殷炳玲;郭金娥;吴红枝
例1.患者29岁,住院号48338,孕1产0。妊娠31+6周,于24孕周出现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休息后不肖失,近3天自觉头痛,胎动减弱,于1997年8月27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和肾炎病史。查体:BP 20/14kPa,P 80/min,R20/min。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四肢及腹壁水肿,两胁腹部叩诊浊音,腹水微阳性,腹围89cm,宫高30cm,胎心率142/min。实验室检查:Hb 105g/L,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5.19g,血浆总蛋白50.4g/L,白蛋白26.3g/L,血尿素氮7.0mmol/L,血肌酐88μmol/L,血浆胆固醇8.01mmol/L,血离子化验均正常。
作者:伍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较为少见的危重症,其发生率约9.5/10万[1]。植入性胎盘常常导致严重性的出血、子宫穿孔和继发感染,故急症子宫切除的机会和围产期发病率高,甚至威胁产妇的生命。
作者:陈叙;姚天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妇科领域内已广泛应用侵袭小的腹腔镜技术,这是微创手术的一种,目前国内外开展腹腔镜手术暴露腹部术野的方法有充入二氧化碳的气腹法和腹壁悬吊的无气腹法。无气腹法与气腹法比较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无气腹法有腹壁皮下钢针悬吊法和腹壁全层悬吊法。本文应用腹壁全层悬吊法腹腔镜手术20余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冯虹;李秀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前置胎盘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和子宫下段纵切口对产时并发症、产后出血量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以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者为对照组(117例),以子宫下段纵切口剖宫产术为研究组(142例),分别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术时并发症、产时和产后24小时累计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产期结局。结果年龄、孕产次、孕周及前置胎盘类型和胎盘附着位置等有关因素比较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术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宫腔填纱条和子宫切除率、围产期结局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前置胎盘行子宫下段纵切口剖宫产术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而且避免子宫切口撕裂、宫腔填纱条和剖宫产术时子宫切除率也明显减少,是前置胎盘剖宫产结束妊娠的首选切口。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 例1.患者37岁,住院号56988766。因血尿5个月,静脉全尿路造影显示右肾积水,末端输尿管不显影,1997年10月25日入院。超声显示子宫右角处有3.0cm×4.0cm×3.5cm囊肿。拟诊:右侧卵巢囊肿,右肾积水,由妇科与泌尿外科联合剖腹探查,术中见右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约4cm,与阔韧带后叶、子宫右侧壁及右盆底腹膜紧密粘连,遂分离粘连,游离附件,沿后腹膜向内探查髂血管以下输尿管,见近膀胱末端处输尿管增粗,呈条索样,长约3.5cm,上端输尿管明显扩张,剖开条索样段输尿管,见管腔内充满暗褐色组织,切除卵巢囊肿和病灶段输尿管,行右输尿管膀胱顶吻合术,术后病理示右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号97-13824)。
作者:高玲;毛菊芳;侍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临床中选择移植胚胎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行IVF-ET治疗并在取卵后第2天移植胚胎的120个妊娠周期共453个移植胚胎的资料。结果 120个治疗周期中单胎75例,双胎33例,3胎10例,4胎以及5胎各1例。4细胞期胚胎所占的比例从单胎的47.3%增至双胎的53.2%和3胎的72.5%,妊娠胎数随移植胚胎中≥4细胞期胚胎的增多而明显增加(X2=10.813,P<0.05)。结论形态学可以作为选择移植胚胎的参考指标之一,但如何在保证妊娠率的同时减少移植胚胎的数目而降低多胎妊娠率还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徐艳文;庄广伦;周灿权;张敏芳;邓明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范围与术后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症状出现时间、程度及术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5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其更年期症状与激素水平。结果切除卵巢组织越多,更年期症状出现的时间越早,频率越高,程度越重,且术后雌激素E2水平越低、结论因疾病需要作卵巢切除时要慎重,尽可能保留卵巢组织及其血供,保留卵巢组织越多越好,对手术后妇女的健康影响小。对于术后激素替代治疗,较为合适的时间是在术后6个月,其用量以激素水平维持在相当于有一侧卵巢的水平。
作者:潘军;狄文;陈德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多为类早孕反应、对月经影响、色素沉着等致心律失常病例。我院内科门诊收治2例口服避孕药致室性早搏病例,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32岁,因服用复方短效避孕药复方甲地孕酮片,半年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症状10余天来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吸烟史,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及服用其它药物史。查体:T 36.5℃,P 72/min,R 19/min,BP 14/9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彩色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谱正常。考虑口服避孕药致室性早搏,嘱其停用,并口服心律平控制症状。4周后复诊,心悸、胸闷症状逐渐消失,以后未再服用避孕药,随访未再次发作。
作者:原巧灵;祁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形间断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时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54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病例进行总结。结果用环形间断缝合方法止血的9例病人手术时间少于子宫切除组(P<0.05),出血及输血少于子宫切除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功止血,保留子宫,且未发生术后合并症。结论环形间断缝合术是前置胎盘胎盘剥离面引起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张渺;金燕志;周子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产科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死亡孕产妇中有近一半人死于产科出血,且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现就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急救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作者:王德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子宫复旧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方法两组各150例,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于术后7天、30天分别行盆腔B超检查观察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术后7天、30天子宫各径线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30天宫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30天子宫切口回声区域的纵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0天子宫切口A型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因子宫切口局部缝线少、异物反应小、吸收快,是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子宫切口愈合的手术方式。
作者:隗伏冰;叶玲;罗笑卿;张卫;郭爱武;贺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加深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病理形态的认识。方法对1例间质结节、15例低度恶性及3例高度恶性间质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肉瘤组中4例以粘膜下肿物为主要表现,4例手术后复发。病理检查4例有宫外病灶,6例伴有性索样分化,7例有明显的平滑肌分化。结论低度恶性间质肉瘤是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主要表现形式,性索样分化与平滑肌分化在间质肿瘤中不少见。
作者:郭东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妇科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患者共386例,术后3年内发生残留卵巢综合征(ROS)12例,发生率3.11%,其中11例采用B超介导经阴道穿刺治疗,术后辅以口服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卫红;陈若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置胎盘与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并为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可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对于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人们尚不完全清楚,但经过数十年来人们大量的研究,已初步确定了一些其相关的病因及发病因素。本文拟就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病因学的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李荷莲;何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宫体部或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不同程度的裂伤称为子宫破裂(rupture of uterus)。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4‰。国外报道为0.08‰。妊娠期子宫破裂一般较少见,国外文献统计共121例,国内文献报道不足20例,国外文献报道破裂早为孕4个半月,国内文献报道的早为孕16周。
作者:李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对足月儿脐血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新生儿胃肠症状的关系。方法利用放免测定择期剖宫产足月儿与对照组急诊剖宫产组及正常产足儿组脐血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结果择期剖宫产足月儿胃肠症状明显,脐血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对新出生婴儿胃肠激素水平及胃肠症状影响显著,尽早母乳喂养有助于缓解症状。
作者:夏志军;张淑兰;周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已有70多年的历史,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监护手段的进步,使期待疗法更增添了积极的因素。期待治疗和采用放宽剖宫产指征是处理前置胎盘,降低母儿病死率关键的两个要点[1]。
作者:潘明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25岁,住院号9070。因停经8个多月,右上腹持续性疼痛4天,于1997年12月20日由我院内科转入产科。患者4天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因有慢性胆囊炎病史5年,内科以妊娠8个多月,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收入院。经输液加抗生素并对症治疗4天,病情未见好转。B超检查示:右上腹部囊性占位病变,81.36mm×91.6mm大小,压迫胆总管并胆系扩张。诊断为:①右卵巢畸胎瘤;②妊娠36周,头位,脐带绕颈。
作者:殷炳玲;郭金娥;吴红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宫腔镜单极电凝、电切功能可使组织达到凝固、切割、止血的目的,从而完成较为复杂的宫腔内手术,如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删除子宫内膜等,但仍存在意外电损伤等潜在危险。此外,因需用不含电解质的膨宫液,故易诱发水中毒[1]。据此,双极汽化功能同样达到单极目的,我院从1998年2月到1999年2月间,应用宫腔镜双极汽化(系统)进行宫腔内手术98例,效果满意。现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施永鹏;冯缵冲;王敏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89例前置胎盘分为轻度组(43例)及重度组(46例),对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组初次出血及诊断时孕周均明显小于轻度组(P<0.05);而产前出血发生率、出血次数及大出血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产前出血者其诊断及分娩时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低于无出血者(P<0.01);急诊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无出血者(P<0.01)。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可循。其类型及产前出血状况不能预测其结局,也不能据此提前做出处理方案。
作者:夏亚军;袁香梅;滕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