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韦淑琴;郑建华;安洋;石大维;邹丽红;李立新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高血压, 血小板功能, 膜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探讨妊高征(PIH)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流式细胞术等分别检测42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和36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MP)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妊高征组和对照组PAdT、PAgT、CD4l、CD62p和CD63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征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米索前列醇(MP)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已取得了满意效果,在国内外已报道较多.但对其副作用(宫缩过频、胎儿窘迫、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仍存在顾虑.我们想选用佳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为此,我科对妊娠足月需要引产的孕妇141例给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分两组采用不同剂量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育革;王岩;宁波新;赵丽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高征(PIH)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流式细胞术等分别检测42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和36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MP)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妊高征组和对照组PAdT、PAgT、CD4l、CD62p和CD63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征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韦淑琴;郑建华;安洋;石大维;邹丽红;李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选择素一P及可溶性粘附分子SVCAM-1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选择素-P(P-sekectin)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脐带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及干扰素(IFN-γ)、地塞米松(DEX)对其表达的影响;了解可溶性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ICP母血、脐血的变化.方法采用脐带内皮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P-selectin的表达;采用ELISA的方法了解SVCAM-1的变化.结果在未加干扰素时,ICP患者脐带内皮细胞P-selectin的表达均较正常妊娠妇女高(P<0.01);经IFN-γ刺激后,随着IFN-γ质量浓度的增加,正常组和ICP组p-selectin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地塞米松可以抑制IFN-γ对胎儿脐带内皮细胞P-selectin的上调作用(P<0.05);ICP患者血清、脐血中SVCAM-1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两组孕妇产后一周母血SVCAM-1逐渐降至正常(P>0.05).结论 ICP患者粘附分子表达的异常可能是ICP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地塞米松可能是治疗ICP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时青云;刘淑芸;彭芝兰;赵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围生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伴垂体卒中病例分析

    1 病历摘要患者27岁,住院号67888.妊娠24周时出现双下肢水肿,31周时发现血压增高18.67/13.33kPa,并伴有头痛,入院后给予硫酸镁及甘露醇等治疗,头痛稍有缓解,1周后头痛再次加重伴呕吐、意识恍惚、言语混乱、双眼黑蒙,同时全身抽搐3次,每次持续3~4分钟,无尿失禁及舌咬伤,上述情况持续5小时后行剖宫产手术,术后3小时后患者开始清醒,术后第二天双眼视力基本恢复,但仍有持续较剧烈的头痛及血压不稳,22.97~17.33/14.67~13.33kPa转入神经内科.既往血压正常,无头痛、复视、视力障碍,无乳溢,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孕前曾口服避孕药两年.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血栓性疾病病史.

    作者:张春生;朱毅敏;吴涛;邓芝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及预防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流行病学已证实人群中HBsAg携带者中的50%来自于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包括:①宫内传播;②产时传播;③产后接触传播.

    作者:尚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产科监测尿中白蛋白的意义

    1963年Keen等人先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中白蛋白,随着研究的日趋深入,1982年Viberti等人进一步提出微量白蛋白尿(mieroalbuminuria,MA)的概念,用于界定尿中白蛋白已呈亚临床升高,但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的一种病理现象.MA已成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指标[1].

    作者:邢长英;王德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淤积为特征,对孕妇预后良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引起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死产等,使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增加.

    作者:王泽华;笪邦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输卵管妊娠部分性葡萄胎1例

    患者34岁,住院号22792.因停经79天,阵发性右下腹胀痛6小时,于1995年7月14日晚10时急诊入院.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995年4月26日.于1995年7月11日初诊,查尿hCG阳性,行诊刮术,病理报告(病理号95-285):蜕膜组织.查体:T 36.8℃,BP 16/11kPa,心肺检查正常,腹部平软,右下腹压痛,腹部无移动浊音.

    作者:董建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400mg达克宁栓3日疗法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400mg达克宁栓3日疗法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连续使用达克宁400mg栓3天,对照组连续使用达克宁200mg栓7天.于试验前、用药后2周、4周进行阴道分泌物念殊菌镜检与培养、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用药后2、4周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1%、91.8%;96.8%、93.7%,念珠菌镜检及培养的治疗有效率为:93.4%、91.8%;96.8%、87.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依从性更高.结论两种疗法皆可有效、安全地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达克宁400mg栓3日疗法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孙爱军;林守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子宫切除妇女围手术期心身反应的评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子宫是女性特有的脏器,妇女行子宫切除术与其它脏器手术在心理方面会有所不同[1].本文对6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身反应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稚晖;朱荫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肝功能指标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6例ICP孕妇肝功能指标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红素(BIL)水平升高者胎儿窘迫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增加,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均与胆红素水平有关,通过公式计算可以预测围生儿预后.孕妇胆汁酸(TBA)升高程度与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率无关,其它肝功能指标、脐动脉S/D比值及瘙痒时间的长短也与胎儿预后无关.结论 ICP孕妇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升高者胎儿预后不佳,必须高度重视,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刘云;漆洪波;李小木;刘健;刘维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妊娠肝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了80例妊娠肝损患者及同期随机抽查的56例非肝损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损组新生儿体重、分娩孕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损组羊水污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损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肝损组血ALT>500nmoL@S-1/L患者与ALT<500nmoL@S-1/L的患者相比,早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妊娠肝损可影响新生儿的体重,且羊水污染机会明显增加,积极正确的处理可以使肝损患者安全度过围产期并能提高围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狄文;林其德;方秀丽;丁传伟;孙赘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甲基异炔诺酮对20例绝经期子宫肌瘤妇女的影响

    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及其mRNA表达数量多于正常子宫肌纤维组织,因此患子宫肌瘤的妇女绝经期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受到限制.我们对自然绝经一年以上的妇女,应用甲基异炔诺酮(商品名利维爱)行HRT治疗,观察血浆内分泌素及子宫肌瘤的变化,以明确利维爱对绝经期合并子宫肌瘤的妇女行HR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肖慧;乔宠;王桂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子宫同时妊娠早产1例

    产妇27岁,住院号:1320,因双子宫同时妊娠30w,在家里急产一女活婴(体重1400g),产后胎盘滞留1小时,于1999年5月13日入院.于2年前因孕足月死胎分娩时发现阴道纵隔,行阴道纵隔切除术.

    作者:罗开清;罗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早期绒毛植入误诊1例分析

    患者39岁,住院号B340337.因停经50天,拟诊早孕并行人流.术后持续阴道少量出血3个月,不伴有腹部疼痛.术后hCG定性持续阳性.曾在当地以人流不全诊刮2次,由外院转入我院.发病以来无明显消瘦及咳嗽、咳痰等症状.既往曾行人流术4次,足月分娩2次.

    作者:霍金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致下肢感觉运动障碍1例

    患者24岁,住院号8490.于1999年2月16日因G1P0孕40周持续性枕横位,头盆不称,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阴道一直有少许血性分泌物.于1999年3月17日阴道突然大量出血,约1000mL,因失血性休克再次入院,经补液输血抗休克,大剂量抗生素及缩宫素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4月4日再次阴道大量出血约1500mL,因失血性休克入院,急诊行髂内动脉造影及栓塞术.

    作者: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1例

    患者25岁,孕1产0,住院号729124.因停经3个月,人流术后1个月,间断阴道出血1个月,于2000年5月25日转入我院.4月26日在外院行人流术,刮出少许组织(具体不详).术后阴道间断性出血,右下腹轻微疼痛.行抗感染、止血治疗无效.

    作者:王开秀;李灵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腺苷蛋氨酸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苦黄注射液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肝功能、瘙痒评分.两组病人在孕32周后行NST检查,分娩后比较两组围生儿预后及产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固醇(CHOL)及瘙痒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产时缺氧发生率低,且孕周较长、新生儿体重较重,剖宫产率较低(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是治疗ICP的有效药物.

    作者:谭友文;庄红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识别与急救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晚期特发性疾病,往往骤然起病,病情危急.可发生于妊娠晚期任何时候,平均在孕35~37周.初起病时仅有恶心、呕吐、头痛、怠倦不适等一般症状,有的有烦渴,或有右上腹或上腹区疼痛,常伴有妊高征.1~2周后病情骤然加剧,出现皮肤、巩膜黄疸,尿少色黄,肝脏功能衰竭,以致肝性脑病;还可发生血凝功能障碍、胰腺炎、低血糖等症状.过去由于认识不足母儿病死率高达80%,现因对本病警惕性提高,母婴抢救成功已明显增加.本文拟就诊断及急救问题作如下几点讨论.

    作者:吴味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自然对合法40例分析

    我院自1998年以来开展了以色列新式剖宫产术.但在实践中观察到此术式皮肤外缝3针,皮肤皮下脂肪全层缝合,因针距远、张力较大针眼处易出现红肿.总结各种剖宫产术腹壁缝合的优缺点,我们在2000年4~5月间大胆采用了横切口脂肪层不缝合自然对合皮肤埋缝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历红;杨松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