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三讲:医学调查研究的概念和设计

邵浩达;阮邦武;王益夫;张明仁

关键词:医学科学研究, 调查研究, 基本概念, 应用范围,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摘要:1 关于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医学科学研究根据其应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调查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端粒端粒酶与妇科肿瘤

    端粒DNA缩短或丢失可导致细胞老化、死亡,而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加到染色体末端上,稳定端粒长度,使细胞永生(如癌细胞),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韶杰;王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分析

    我院近2年诊治了3例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引起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晓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波照射促进腹部裂开切口愈合9例

    我院1998年8月至1999年3月对腹部切口裂开的9例病人采用MTC微波治疗仪照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莉华;马俊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宫腔镜技术的近年进展

    宫腔镜诊断直观、准确,宫腔镜手术可以替代子宫切除治愈异常子宫出血、粘膜下肌瘤等良性疾病,在现代妇科诊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现将近年来宫腔镜技术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宫腔镜检查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14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6.15%,子宫粘膜下肌瘤为85.71%,子宫内膜增殖症为60.94%,子宫内膜癌60%.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关铮;尚存莲;赵春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子宫颈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6例子宫颈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情况,同时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篮比色法(MTT)检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结果 28例(61%)宫颈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阳性,MDR1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有关(P< 0.05),而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MDR1表达阳性的宫颈癌细胞对长春新碱、阿霉素和足叶乙甙交叉耐药.结论 MDR1基因表达阳性的子宫颈癌可能对长春新碱、阿霉素和足叶乙甙耐药,顺铂可作为子宫颈癌化疗的首选药物.MDR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预后有关.

    作者:王言奎;罗兵;戴淑真;王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62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s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62例子宫肌瘤.先经皮肤作股动脉穿刺 ,将动脉导管插至对侧骼内动脉,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肌瘤高度血管征象后,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并通过动脉导管注入真丝线段,阻断肌瘤血供.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由左右两侧子宫动脉同时供血者占95%,但以一侧为主要供血支.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完成后,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治疗后6~24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肌瘤均比治疗前缩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增多、贫血等症状明显改善, 临床总有效率达97%.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更远期的效果尚待继续观察.

    作者:姜陵;笪坚;柯要军;谭伟;樊新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绝经后出血与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

    绝经后出血(postmenopusal bleeding,PMB)系指经绝后一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约60% 的绝经妇女罹患此症[1].可见PMB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

    作者:曲陆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宫颈巨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患者36岁,住院号111813,因经期腹痛伴月经量增多3年余,下腹疼痛发现宫颈囊肿4天 ,于1996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年前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用妇康片治疗4个月,痛经症状减轻,但停药后症状复发.

    作者:董淑筠;伍晓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诊断性刮宫(分段诊刮)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

    绝经后出血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出血的原因很多,尤以子宫出血的病因复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人类寿命延长、绝经后妇女总人口增加,加之激素替代疗法的逐渐推广使用,绝经后子宫出血(postmenopausal uterine bleeding,PMU B)的病人日益增多.

    作者:孔繁斗;褚离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绝经后出血的诊断程序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群比例增大,老年人疾病也相对增多,同样绝经后妇女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防治绝经后妇女疾病,已引起全球医学界和预防医学界广泛关注.

    作者:孙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阔韧带巨大型平滑肌瘤误诊为包虫病1例

    患者47例,孕3产3,无流产史.住院号193.因全腹持续性胀满、不适3年,加重2个月 ,于1998年3月1日入院.入院前B超诊断:肝、腹腔多发性包虫.既往有与狗、牛、羊接触史.月经正常.

    作者:张淑玉;马文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我们将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欣;张绍杰;周新力;李琴;黄雪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第三讲:医学调查研究的概念和设计

    1 关于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医学科学研究根据其应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调查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作者:邵浩达;阮邦武;王益夫;张明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48例体会

    我们在取宫内节育器(IUD)前1周给妇女服尼尔雌醇,以期改善生殖器官条件,提高取环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汉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绝经后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绝经后出血是老年妇女生殖器官疾病常见的症状,不论从发病率或从严重性考虑,都应首先想到癌瘤,直至排除或证实非癌瘤为止;其次为良性肿瘤和生殖道炎症.非损伤性影像方法B超、CT、MRI在诊断绝经后出血的病因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邢福祺;孙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171例诊刮病理分析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症状,据统计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为探寻出血的原因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本文对我院妇产科门诊17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

    作者:刘慧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绝经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绝经后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PMB已成为现代围绝经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葛杏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羊水过少51例分析

    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我院在1996~1999年对51例羊水过少的剖宫产病例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艺青;梁捍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自制乳头吸出器

    我们自制一种使用简便、取材方便、安全有效的平坦凹陷乳头治疗器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丽萍;梁玉双;田立君;孙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