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玲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对癫痫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7例初诊为癫痫患儿行CBZ单药治疗前、平均治疗3个月后及25例长期行CBZ单药治疗平均1年7个月后的癫痫患儿,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并以3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CBZ平均治疗3月后T4、FT4分别为(113.1±40.6)nmol/L和(16.6±3.6)pmol/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38.2±35.6)nmol/L(P<0.01)和(20.5±4.5)pmol/L(P<0.01).长期服用CBZ平均1年7个月的患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4、FT4水平同样降低,分别为(108.9±44.6)nmol/L(P<0.05)和(15.5±3.7)pmol/L(P<0.001).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与CBZ的肝酶诱导作用有关,提示CBZ治疗期间监测患儿甲状腺功能的必要性.
作者:王临旭;李瑞林;和光祖;陈征起;黄绍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差异特点,为心理矫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绘人试验测试及Rutter's儿童行为量表调查,按Koppitz方法在绘人试验基础上进行33项情绪指征分析.结果学习困难组儿童人均出现情绪指征项次数多于正常组儿童,有4项情绪指征显示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学习困难组儿童行为异常出现比例高于正常组.结论学习困难儿童普遍存在有情绪和行为异常问题,心理卫生矫治应是值得重视的解决儿童学习困难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孙朝琪;朱雪明;陆海萍;朱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儿血中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对20例经纤维胃镜和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儿血中胃泌素(GS)、胃动素(MTL)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并以3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对慢性胃炎组患儿取空腹胃液行幽门螺杆菌(HP)-DNA检测.结果慢性胃炎组血清GS及血浆MTL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种胃肠激素质量浓度间无相关关系(r=0.0525,P>0.05);GS质量浓度增高与胃液pH值无相关关系(r=-0.0285,P>0.05);20例慢性胃炎患儿胃液HP-DNA阳性15例.结论慢性胃炎患儿某些胃肠激素的分泌异常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HP感染可能是导致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的另一重要因素.儿童高胃泌素血症可能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测GS、MTL在分泌释放过程中不存在协同及拮抗作用.
作者:黄嘉莉;闫晓莉;谢佩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88年以来, 我们用Olympus CF201Ⅰ或电子肠镜EC-3801型成人纤维结肠镜对63例便血患儿进行了诊断治疗, 现将资料分析如下.一般资料: 男38例, 女25例, 年龄2~14岁.病程2天至7年.以便血为主, 伴有腹泻、腹痛、盗汗、低热、便秘、脓血便等.结果: 63例患儿中,内痔2例,肛管炎1例,肛裂2例; 26例诊断为结肠息肉,其中17例为单发性息肉,7例为多发性息肉,还有2例结肠息肉并发蛔虫感染; 慢性左半结肠炎14例,其中8例当纤维结肠镜进到回肠末端见鞭虫游动; 溃疡性结肠炎4例; 阿米巴肠病3例; 结肠结核2例; 回盲瓣炎2例; 出血性肠炎2例; 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Peuty-Jeghes病1例; 降结肠肿瘤1例; 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多症2例.32例纤维结肠镜送达回盲部,其中8例达到回肠末端,其余纤维结肠镜均插到病变部位以上.对17例结肠息肉患儿进行了电凝电切手术,共切除息肉25枚,无1例发生并发症.送病理检查为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粘膜息肉、炎性息肉等.
作者:丁国平;杨亲明;张春香;刘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与钙剂联合静脉应用抢救小儿有机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将无水乙醇与钙剂联合应用抢救有机氟中毒患儿25例(治疗组),与乙酰胺肌注抢救有机氟中毒患儿23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24例治愈,1例死亡;对照组治愈19例,死亡4例,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χ2=2.3022,P>0.05).结论本法疗效满意,在没有乙酰胺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本法抢救.
作者:蒋瑞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7年我科收治抗癫痫药引起皮疹、粘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3例,报告如下.例1.男,9岁.因发热、皮疹2天于1997年11月15日入院.入院前3周因癫痫发作,当地医院给服用苯妥英钠(量不详).2天前出现高热、颜面部红色皮疹逐渐波及全身.体检:体温39.5℃,血压12/6kPa,神志清,全身皮肤满布多形性红斑样皮疹,高出皮面,压之褪色;两侧颈部、颌下多个淋巴结肿大,部分直径大于1.5cm;双眼结膜充血、散在出血点,咽及口腔粘膜充血,杨梅舌,颈软,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轻压痛,脾未及.趾、指末端皮肤肿胀充血.
作者:陆达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们对59例行胃镜检查的患儿进行同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59例门诊及住院患儿,均因各种上消化道症状接受纤维胃镜检查,其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7个月至14岁.病程短2天,长7年,均无心肺功能异常.术前准备:检查前1天晚餐后禁食,术前禁水4小时,哺乳期婴儿禁奶4小时,钡餐透视检查后2天.术前用药:1岁以下患儿术前不用药,1~3岁患儿术前用2%地卡因做咽部喷雾麻醉.3岁以上患儿术前5分钟口服消泡灵2~3ml(含2%利多卡因,二甲基硅油),不用其他药物.胃镜检查:应用日产欧林巴氏GIF-N30型外径5mm超细径纤维胃镜及录像转换系统,依次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并常规取胃窦粘膜组织活检.
作者:包云光;郎爱素;俞卫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病毒性心肌炎(VM)的心功能改变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2例病毒学确诊的心肌炎患儿测定其心功能,并分析心功能改变与抗心肌线粒体和心肌酶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VM患儿每搏射血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左室侧壁射血分数、室间隔射血分数和左室射血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二尖瓣环收缩运动和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心功能下降与抗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与否无关,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增高者心功能降低者多于CK-MB正常者.结论部分VM患儿心功能降低,心功能降低与CK-MB增高与否有关,与抗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与否无关.
作者:马沛然;李桂梅;王玉林;王述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糖皮质激素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各种疾病.由于其在细胞学及分子水平对多个器官系统具有双重效应, 及在成熟生理学方面的作用, 目前被临床医生用来作为后治疗手段.本文论述糖皮质激素的产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的应用.1 糖皮质激素在产前的应用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 母亲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胎儿肺成熟, 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脑室出血(IVH)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Chen等认为应掌握有可能发生早产的新生儿资料, 以准确预测孕妇分娩时间, 在分娩前1周内有针对性地应用糖皮质激素, 有利于新生儿肺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该研究同时表明, 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孕妇分娩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剂量有关.随着早产儿出生率的增加, 糖皮质激素的产前应用将受到更大的重视.
作者:魏克伦;李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在风湿性疾病中一直居重要地位,很多情况下激素甚至能戏剧性地缓解病情,这可能与激素能迅速有效地抑制很多风湿性疾病正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有关.大量的实践证明激素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都有疗效,这缘于它具有抑制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巨噬细胞对移动抑制因子的反应、稳定炎症细胞内溶酶体膜,阻止其释放溶酶体以及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因子等抗炎作用有关.同时激素还能使淋巴组织萎缩、使循环中的淋巴细胞进入淋巴池(如骨髓),抑制其核酸合成、蛋白质合成,促其细胞溶解,导致淋巴细胞数目减少、活性下降,以抑制这些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激素虽不能抑制抗体合成,但能促进抗体降解,还能降低补体粘附性,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6合成及减少组织胺的形成和释放等,对免疫反应的早期过程(感应、反应阶段)有强烈的抑制效应.这种多环节作用在很多风湿性疾病中发挥了很好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李永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是一种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重要生理和药理作用的甾体激素, 在临床各科中应用广泛, 本文就皮质激素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浅谈.1 皮质激素的生理和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正常人体肾上腺皮质每天分泌皮质醇(氢化考的松)5~30mg,其血浆浓度昼夜不同,以清晨高,午夜低.此外对天然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后人工合成了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也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它们生物半衰期的不同,可区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激素,供临床不同的需要作选择.
作者:李祯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儿男, 15岁.因生长落后4年余, 间断性头痛、进行性视力障碍4个月于1997年4月23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出现发作性头痛, 能自行缓解, 且视力进行性减退, 偶有低热.抗炎治疗好转, 无呕吐.患儿孕39周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 生后即有右侧眼睑下垂.已接种卡介苗, 其父10年前有结核病史.体检:身高134cm, 头围53.5cm, 体重33kg, 血压12/9kPa, 右侧眼睑下垂, 单眼视力双侧均为0.2, 双眼视力0.6, 双侧瞳孔等大正圆, 对光反射灵敏, 心、肺、腹未见异常, 双睾2ml, 阴茎G1期.
作者:施虹;林汉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尘螨过敏与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年龄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的血清IgE水平以及尘螨皮试反应.结果①婴幼儿哮喘屋尘螨皮试阳性率较低(34%),在儿童哮喘则明显上升达70%(P<0.001);②各年龄组皮试阳性的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均明显高于皮试阴性哮喘患儿(P<0.001);③婴幼儿期血清IgE迅速升高,尤其婴幼儿哮喘上升幅度更加明显;进入儿童期后上升幅度明显放慢.结论屋尘螨过敏是婴幼儿哮喘发展成儿童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IgE升高与屋尘螨皮试表达有一定的关系,但它的表现明显早于屋尘螨皮试的表达;为此动态测定婴幼儿哮喘血清IgE水平有助于判断婴幼儿哮喘的预后.
作者:王立波;张灵恩;周莲宝;王向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行为问题的状况.方法随访67例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在肛门功能临床评分基础上应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问题量表调查其行为问题状况.结果 67例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中,13例(19.4%)存在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对照组.9例重度便失禁(肛门功能临床评分0~2分)患儿中,6例存在行为问题,明显高于其他患儿.结论严重便失禁影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行为问题,应进行长期随访,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白玉作;王维林;赵亚茹;曲日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儿,男,4岁.因哭闹,皮疹2天而入院.于入院前2天因发热在本村医院肌注安痛定1支,4小时后哭闹不安,周身痛痒.次日面部及全身较多皮疹,且高热不退.既往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9℃,周身大小不等圆形及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心紫红色有水疱,以眼睑、口唇、肛门部位显著.足底有多个水疱,疱壁薄,疱液清亮,周围红肿,痛痒感.诊断安痛定过敏收住院.入院后给予10%葡萄糖酸钙,氟美松,扑尔敏,肤轻松软膏外敷等治疗,症状逐渐缓解,用药4天痊愈出院.
作者:种惠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发生很多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现就临床常见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介绍如下.1 蛋白质代谢紊乱1.1 骨质疏松这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活力, 减少蛋白质及粘多糖的合成, 使骨基质形成障碍.病变以胸椎下段、腰椎及骨盆骨常见, 严重者可形成压缩性骨折.1.2 肌萎缩糖皮质激素可促使蛋白质消耗, 肌组织水肿及纤维变性, 因此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肌萎缩.临床主要表现为肌无力, 易疲乏.病变部位以腰部、骨盆和四肢近端的肌组织显著.1.3 创口愈合不良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肉芽组织形成, 阻碍成纤维细胞及新血管生成, 使创口早期修复困难.
作者:黄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肌肤相亲包括成人与婴儿间的皮肤接触(touch)及皮肤按摩(massage),近年来研究证明,其不仅是彼此间感情的交流,而且可从多方面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皮肤按摩对婴儿的体重增长、神经精神发育、免疫力等各方面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按摩的分类按摩治疗一般分为六种类型,根据治疗时施加压力的不同依次为:(1)轻压法或轻抚法;(2)摩擦法;(3)固定法;(4)揉捏法;(5)震动按摩法;(6)扣击法[1].其实,在世界上早使用按摩治疗的为我国.早在公元前2698年<功夫>一书中就记载了各种按摩手法,我国的按摩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方法刺激人体体表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治疗的需要和效果总结出来的特定的技巧动作,手法的分类较西方国家更细致、更完善、实践中经验更丰富,但按摩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按摩治疗的研究也只停留在较低水平.
作者:曹静;钱培德;梁秋瑾;肖燕燕;井丽娟;张淑琴;朱敏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肾上腺皮质激素自50年代初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NS)迄今近半个世纪, 尽管其治疗该病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临床实践中它是小儿NS综合治疗的主要药物, 也是目前诱导肾病缓解的有效药物.近年它不仅用于诱导缓解, 而且可依其治疗效应估计NS的预后.例如激素敏感(即呈完全效应)者中, 据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织(ISKDC)报告, 经5~15年随访观察发展至终末期肾(ESRD)者不到3%[1].Trompeter对此类患儿152例随访14~19年只有11例(7.2%)死亡, 且主要死于可以预防的合并症(低血容量、栓塞、败血症)[1].相反, 在激素耐药者中则发展至ESRD的倾向大大增加, 有报告随访10年时已有约50%患儿进入ESRD[1].因此近年一些儿科肾脏病学家将小儿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分为激素效应性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ponsive, NS)和激素耐药的INS(steroid-resistant, INS)两大临床类型[1].
作者:杨霁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自1994年6月至1996年1月收治诊断为口腔溃疡患儿50例,采用思密达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为住院和门急诊因各种疾病所致口腔溃疡患儿共50例.男36例,女14例,其中≤2岁33例,~3岁10例,>3岁7例.病程2~6天.50例患儿除基础疾病的表现外,均表现为齿龈和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口唇、舌面、颊、腭部见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散在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灰白色或黄色物覆盖.
作者:董美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A组轮状病毒(RV)在秋季婴幼儿胃肠炎(腹泻)粪便中阳性检出率可达50%左右.然而有关健康婴幼儿粪便中是否带有该病毒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太仓城内160名健康婴幼儿粪便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标本来源:1996年9~11月底我们对太仓城内3所证实该时期无腹泻流行的托儿所中的6个月至4岁婴幼儿采集粪便共160份.其中6个月至2岁组标本74份,2~4岁组标本86份,待检前置4℃冰箱保存,不超过2天.
作者:吴广恩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