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梅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特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市儿童医院诊治的手足口病28 479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临床重症患儿粪便或咽拭子送检,主要检测EV71和CA16两种病原.观察各月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手足口病住院病例时间分布,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时间分布,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肠道病毒检测结果.结果 以2012年多,为7 587例.每年5月份开始增多,尤其每年6~8月期间发病人数占全年的73.97%~83.73%,2010~2012年高峰为7月份,而2013年为8月份,9月份明显下降.结论 2010年手足口病重症多与EV71感染相关;2012年手足口病患病病例数量大,可能与CA16感染相关;2013年不典型手足口病例多,且发病高峰从2010~2012年的7月份后移至8月份,可能与CA6感染相关.
作者:高艳慧;刘艳;孙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南阳地区矮身材患儿的病因.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5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矮小症患儿155例,详细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及病史,了解患儿父母及其他家族成员身高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155例矮身材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72例(46.45%),特发性矮身材50例(32.26%),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10例(6.45%),小于胎龄儿5例(3.23%),甲状腺功能减低症6例(3.87%),性早熟4例(2.58%),Turner综合征3例(1.94%),软骨发育不全3例(1.94%),黏多糖病2例(1.29%).结论 南阳地区矮身材患儿病因多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身材.
作者:牛文忠;丁显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每日1次,连续应用5d.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K-MB、LDH及C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K-MB、LDH及C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电图改善率为87.50%(49/56),显著优于对照组71.42%(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显著优于对照组82.14%(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尹俊;林世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中医流派传承处方管理系统软件,分析西岐王氏济世堂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第二代代表传承人张文焕先生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张文焕先生1963年至1966年的部分中医处方存根32册(含残卷在内),约1 500多个处方.对这些处方存根进行编号、拍照、存档、注释,将其中405张儿科处方进行系统录入.选取主治小儿脾胃病的150张处方,在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来的150张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甘草使用频次高.按照药物出现频次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甘草、陈皮、白术、茯苓、苍术、焦三仙,同时补虚药出现频次高,依次为利水药、理气药、清热药、化湿药.结论 基于中医传承流派处方管理系统平台开展的张文焕先生治疗小儿脾胃病的数据挖掘和用药规律研究,既为临床治疗小儿脾胃病提供了有效指导,同时也为更好的传承学术思想提供依据.
作者:宋虎杰;李芳芳;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22/2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2/24),对照组为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江星;何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沈阳市尘螨过敏患儿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尘螨过敏患儿400例,其中哮喘290例,鼻炎85例,荨麻疹25例.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家庭环境,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尘螨过敏的危险因素.结果 室内地毯、布艺沙发、毛绒玩具3个因素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分别为2.432、1.347、1.289,其OR值均>1,分别为4.112、3.896、3.652,是增加尘螨变应性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室内地毯、布艺沙发和毛绒玩具是尘螨过敏患儿的危险因素,建议尘螨过敏患儿家庭不用地毯、布艺沙发和毛绒玩具.
作者:王巍;李瑶;魏庆宇;穆亚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济南地区冬季肺炎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8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为支气管肺炎的住院患儿病历资料,取患儿鼻腔内分泌物,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及副流感病毒.结果 208例患儿中男性感染率为68.47%(76/111),女性感染率为67.01%(65/97),不同性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8例肺炎患儿中呼吸道病毒感染者141例(67.79%),其中单种病毒感染56例(39.71%),2种及2种以上病毒感染85例(60.29%);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感染率高.<3岁患儿感染率为77.42%(48/62),3~6岁61.42%(78/127),>6岁78.94%(15/19).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是济南地区冬季肺炎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作者:郑彬茹;张葆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德尔菲法对岭南地区儿童中医体质量表各体质类型指标进行筛选,为岭南儿童中医体质量表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 以前期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为基础,按7种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及各体质可能有的证候列出相应条目,建立问卷,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采用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法对28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 两轮调查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2.9%;第1轮调查中49项条目经调查分析后删除了17项,修改了1项,余31项,有6项组合成3项,余29项进行第2轮调查;第2轮调查中,所调查的29项指标的均数>1.5,满分比>0.5,变异系数<0.3.结论 德尔菲法筛选岭南儿童中医体质量表指标均有实用价值,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为量表的后续制定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卓勋;杨京华;邓丽君;许尤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清肺通络膏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肺组织PI3K、AKT1/2、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肺通络膏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均给予RSV滴鼻接种3d,治疗组于接毒第1天予清肺通络膏背部贴敷,连续7d.于造模第7天后取大鼠肺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1/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I3K、AKT1/2、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肺组织PI3K、AKT1/2、NF-κB p65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感染大鼠时激活了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清肺通络膏能够抑制PI3K、AKT1/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可能是清肺通络膏干预RSV肺炎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小雪;王雪峰;张秀英;王艺欢;王思源;南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小儿消化性溃疡出血部位及病因的特点.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住院的消化道出血患儿142例,根据患儿年龄分组:3个月至1岁组34例、>1~4岁组23例、>4~7岁组38例、>7~15岁组47例.比较不同年龄患儿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的差别.结果 142例患儿中上消化道出血以柏油样大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下消化道出血以鲜红色血便多见.上消化道出血69例,病因发生较高依次为食管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下消化道出血73例,病因发生较高依次为过敏性紫癜、急慢性腹泻.各年龄组过敏性紫癜和急慢性腹泻发生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应详细采集病史,上消化道出血以食管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下消化道出血以过敏性紫癜、急慢性腹泻为主.临床上应采用多种诊疗手段进行观察并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罗威耀;刘志刚;何昀;何小城;彭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万托林与普米克联合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普米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万托林治疗,3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儿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速峰值(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万托林与普米克联合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强化肺功能水平,安全可靠.
作者:汪宜文;张孔良;刘湘玉;徐海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儿科门急诊输液室应用优化输液流程的效果.方法 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输液治疗的患儿共7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优化输液流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输液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输液效果,具体包括输液等待时间、患儿家属对输液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概率.结果 观察组输液平均等待时间为(10.98±3.4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1.04±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为97.7%(34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86.9%(3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护理事件概率为5.7%(2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7%(6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输液流程在儿科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比常规流程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利敏;汤应龙;赵小平;刘花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行鼻塞式CPAP治疗的新生儿77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39例和循证护理组38例.记录两组新生儿护理后CPA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常规护理组患儿CPA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0.8%(12/39),显著高于循证护理组7.9%(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率为59.0%(23/39),显著低于循证护理组92.1%(3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鼻塞式CPAP治疗的新生儿予以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素香;江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治疗急诊高热患儿的疗效,探索临床治疗急诊高热患儿有效的降温方式.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济源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发热患儿1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与对照组92例.观察组在针对病因治疗基础上接受物理降温治疗,对照组在针对病因治疗基础上接受药物降温治疗.观察治疗后第2、4、6小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第2小时两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6小时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高热患儿应用物理降温具有疗效确切、降温速度快等优点.
作者:李利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1例病程短、进展快、病情凶险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诊断和抢救过程的讨论,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系统综述,总结出经验教训供儿科医生参考.1病情摘要1.1现病史 患儿,女,3.5岁,因“发热4d、皮疹及出血点2d”于2012年9月5日13:00入院,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9℃,无寒战抽搐,无咳不喘,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2次,无胆汁及咖啡样物,排糊样便,每日1~2次,无黏液脓血.
作者:迟磊;黄燕;崔振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子生物反馈仪结合面部按摩及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周围性面瘫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电子生物反馈仪结合特殊面部按摩及针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护理方法给予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并指导患儿康复锻炼.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97.1%(34/35),高于对照组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面部按摩、针刺治疗在临床上对儿童面瘫的联合应用,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长系统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儿童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1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在门诊采用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哮喘病历档案,并对其及其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3个月后评估两组患儿肺功能情况和哮喘控制情况.结果 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的观察组患儿,经过3个月后患儿哮喘发作、吸入技术操作正确、肺通气功能、吸入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使其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哮喘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助于儿童哮喘的防治,减轻患儿的痛苦.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NRDS患儿36例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NRDS患儿42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Insure技术进行抢救治疗;对照组采用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后持续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胸部X线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5、10 h 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5、10 h两组患儿的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肺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38%(1/42),9.52%(4/42),均低于对照组16.67%(6/36),27.78%(1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上机时长为(3.29±1.08)d,显著短于对照组(5.45±0.8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h肺野透亮度改善率为90.5%(38/42),对照组为91.7%(33/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Insure技术治疗NRDS疗效满意,可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长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晓婷;庞英超;陈裕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沙棘干乳剂辅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沙棘干乳剂,疗程10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88.3%(53/60),显著高于对照组51.7%(3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0±1.5)d,显著低于对照组(3.0±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程度、脐周压痛程度、食欲减退程度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本病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书;张会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光疗时间对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探讨预警评估干预在预防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至4月收治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新生儿臀部皮肤予3M无痛保护膜保护,观察组新生儿光疗前臀部皮肤予3M无痛保护膜外喷,沿坐骨结节至肛周一圈外贴人工皮保护,人工皮外予3M 9534HP贴膜保护,测量两组新生儿光疗前,光疗后2、4、6、8h患儿臀部皮肤温度,记录两组新生儿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光疗前、光疗后2、4h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光疗6、8h对照组新生儿体温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光疗后2、4、6、8,各时间段新生儿体温均比光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预警干预后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1/50),明显优于对照组1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疗期间造成患儿臀部皮肤温度上升,预警干预后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杨倩;刘永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