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汤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曲站红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 药理学, 研究进展
摘要:六味地黄汤是传统中医中治疗肝肾阴虚证的经典名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药理学功能.对近年来六味地黄汤临床前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康复联合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康复联合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紧张性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散利痛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康复配合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抑郁量表评分、头痛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康复联合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精神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常见肝脏疾病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由于肝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而且进展隐匿,容易被人忽视,应以积极预防为主.就国内近5年来小柴胡汤在肝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小柴胡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谭志勇;刘云云;朱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牵引、针刺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牵引、针刺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使用牵引疗法,标记为对照组;另外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标记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实验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针刺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启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八珍药膳在桡骨远端骨折康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八珍药膳在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钙尔奇D联合八珍药膳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钙尔奇D.观察两组治疗后骨痂形成情况、腕关节功能评定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骨痂形成情况、腕关节功能评定、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无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结论:八珍药膳在桡骨远端骨折康复中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游纯秋;陈贺;陈丽卿;谈吉;林小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热敏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热敏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热敏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治愈率为45.71%,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率为21.42%,总有效率为88.1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热敏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制中药联合心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及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心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70例SAP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34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36例患者接受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腹压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使用中药治疗SAP的同时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强SAP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同时缓解SAP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

    作者:陈刘庆;文驰;梁锦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将其分为2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帕利哌酮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治疗后2周PANSS有非常显著的症状改善(P<0.05),此后的4、8、12周呈现递增的改善状态,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PANSS出现改善,此后自第4周开始,出现非常显著的改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后2、4、8、12周的PANSS变化均比对照组对症状的改善更显著,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到4周TESS评分高,自第6周开始有显著的下降,1个疗程结束后到达低值,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TESS评分持续时间长,分数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进展比较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帕利哌酮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芙蓉;鲁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方法,对照组用针刺风池穴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明显,颈项痛、头晕头痛及椎动脉血流参数等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针刺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在安全性上有明显优势.

    作者:蒋德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川省名老中医龚教授临床诊疗拾穗

    四川省名老中医龚教授现为副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善于治疗各种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笔者向其求学临床经验的过程中,诊余拾贝,以古方、经方活用治疗奇病,有待中医界同仁共同探讨和挖掘,今有幸与同仁们分享,现举例如下.

    作者:贾火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康妇消炎栓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芝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9水平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9(IL-19)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22例为急性发作期,20例为缓解期)为研究对象,并以23例健康者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的外周血IL-19水平,同时测定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者的外周血IL-19水平为(370.2±142.8)pg/mL,缓解期组为(403.9±160.6)pg/mL,均较对照组的(204.4±102.8)pg/mL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急性发作期组外周血IL-19水平与缓解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IL-19水平与FEV10无明显相关性(r=0.25,P>0.05).结论:IL-19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有价值的临床标志,并参与了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

    作者:李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针对左侧MCAO大鼠皮质中shh及gli1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电针对左侧MCAO大鼠皮质中shh及gli1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经神经行为学评分将手术组分为模型组及电针组.采用Zealonga评分法以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情况,记录比较不同组间大鼠的死亡率,以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对大鼠左侧皮质的shh及gli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治疗后,电针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左侧皮质的shh及gli1的蛋白及基因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而电针组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电针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电针可提高MCAO大鼠皮质shh及gli1的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雅吟;陶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患儿易接受、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适宜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院2012年2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ADR报告223例,分别从患者年龄、ADR表现、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3例ADR报告涉及71种药品.其中,抗菌药物有32个品种,ADR 148例,占总例数的66.37%;其次为中药注射剂,有10个品种,ADR 28例,占12.56%.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多(148例),占总例数的66.37%;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37例),占总例数的16.59%.小于9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高(105例,占47.09%);其次为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29例,占13.01%).结论:在婴幼儿及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石素平;廖佑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度儿童自闭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度儿童自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中度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使用头穴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自闭量表评分(CARS)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接受不同的治疗后CAR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儿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结论: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治疗自闭症患儿,降低自闭量表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宇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理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理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疗法,观察评定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治愈十显效)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针灸联合理疗方法治疗该病具有治愈率高、见效快、安全可靠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汤杰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IL-32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IL-32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工、Ⅱ、Ⅲ、Ⅳ级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和AECOPD(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血清,通过ELASA法检测各自血清II-32浓度,并比较组间和组内差异,分析血清IL-32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相关性.结果:①IL-32在9组人群治疗前的浓度差异:AECOPD组IL-32血清浓度水平较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COPD稳定期组较健康对照组IL-32血清浓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COPD稳定期及AECOPD组Ⅰ、Ⅱ、Ⅲ、Ⅳ级各组间IL-32血清浓度均有显著差异,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或<0.05);②IL-32在AECOPD各组人群治疗前、后的浓度差异:AECOPD组工、Ⅱ、Ⅲ、Ⅳ级各组治疗后IL-32血清浓度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后AECOPD各组间仍有显著差异,仍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或<0.05);③AECOPD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32浓度与FEV1% pred、FEV1/ 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0.87和-0.66、-0.81,P均<0.01),COPD稳定期各组患者血清IL-32浓度与FEV1% pred、FEV1/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和-0.74,P均<0.01).结论:IL-32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参与了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炎症反应;血清IL-32浓度与COPD患者FEV1% pred、FEV1/FVC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OPD病情严重程度.IL-32可作为COPD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指标之一,并可能成为COPD未来治疗的新方向之一.

    作者:王海燕;魏成功;段晨霞;游桂玉;何宗义;邓翠娟;邱继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膳食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膳食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降低效果,以期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佳饮食指导.方法:将9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临床饮食组与营养医嘱组,比较两组每日膳食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量,评价不同膳食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结果:患者临床饮食的能量(1 370.36±216.83)高于营养医嘱饮食(1 291.86±228.60)(P<0.05),碳水化合物推荐量(196.02±37.32)高于营养饮食医嘱(177.67±31.36)(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每日蛋白质、脂肪供给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营养医嘱组空腹血糖下降程度较临床饮食组更明显.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饮食与营养饮食存在差异性,全院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营养相关知识的学习,统一认识,为患者提供佳饮食治疗方案.

    作者:黄英;林淑娴;郭丽娜;何盈犀;许欣筑;马女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金钱草胶囊中黄芪党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金钱草胶囊中黄芪党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和HPLC-ELSD法,以多糖和黄芪甲苷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选.结果:筛选得到的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加10倍药材量溶剂,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经优选的工艺提取率高,合理可行,为复方金钱草胶囊的质量控制l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慧;陈吉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医.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宝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