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万晶;宁刚;曲海波;吴康敏;向承发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酶系中某种或数种酶的先天性缺陷,使皮质醇等激素水平改变所致的一组疾病.常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皮质醇水平降低,负反馈抑制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减弱,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增生和分泌过多的该酶作用前合成的激素和前体物.其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取决于缺陷酶的种类和程度,可表现为糖、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水平改变,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如胎儿生殖器发育异常、钠平衡失调、血压改变和生长迟缓等.2010-06本院收治一名弃婴,经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伴急性肾功能不全,现就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赵锋;林响;苏惠兰;曹时珍;郑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38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和皮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76.3%)、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81.6%),血糖升高(60.5%),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精神差(78.9%)、惊跳(76.3%)、肢体抖动(68.4%)为常见,危重病例均有循环和呼吸系统异常表现.治愈3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戴文;尹松楠;朱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编早期干预方案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对早产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主要包括体疗、电疗以及家庭操作指导,运用Peabody运动发展量表、Gesell发展量表及气质测查量表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商数、精细运动商数及总运动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早产儿Gesell发展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气质类型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干预后难养型气质早产儿比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对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有效,对早产儿气质的塑造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照根;许祥永;林正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小儿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方法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及盐酸小檗碱片(或制霉素片)混合液保留灌肠,疗程5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30/32)明显优于对照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黄惠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血培养阳性15例,18例脑脊液外观呈清亮、微混或混浊;18例患儿中痊愈12例,好转4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
作者:唐丽洁;黄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年龄、常见发病原因、首发症状、证型分布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 通过随访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8周,对其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儿有明确发病诱因,其中感染因素17例;过敏因素18例,包括进食特殊食物和吸入粉尘15例,其他过敏3例.患儿均有皮肤紫癜,首发症状为皮肤紫癜26例,伴有消化道症状12例,关节肿痛5例,腹痛、关节肿痛并见2例;45例中初发者28例,血热妄行型占17例;复发者17例,阴虚火旺型10例.4周临床缓解4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8周临床缓解38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年龄≥8岁者居多,以感染和过敏因素常见;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中医证型分布初发者以血热妄行型多见,复发者以阴虚火旺型为主;此病临床缓解率高,但病情易反复,结合中医药治疗,有防止肾脏进一步损害的作用.
作者:何晓丹;白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而成的单味颗粒,与传统汤剂相比,具有不需煎煮、直接冲服、疗效确切、卫生安全、携带保存方便等优点,在儿科临床应用较广.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特征、用药特点,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儿科多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进一步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艳虹;张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儿童鼻出血治疗经验,探讨治疗中存在问题.方法 对367例儿童鼻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及维生素缺乏造成的鼻出血患儿外,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 儿童鼻出血由全身因素造成的较少见,局部因素造成的鼻出血较多,选择恰当的止血方法 是治疗关键.
作者:王选胜;尹学金;贾灵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凉血为主的自拟益肾汤,每日1剂,疗程为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计数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完全缓解率77.5%(31/40),高于对照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振元;齐永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中西结合治疗经验,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临床症状、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 16例患者均为肥胖儿,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痰湿内盛者14例,气阴两虚、胃热津伤者2例;经治疗3个月后,患者平均体质量下降6.7 kg;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者12例;3例血糖稍高于正常值高限,继续予前治疗1个月后血糖控制至正常水平;1例血糖仍得不到控制予加用二甲双胍片口服1个月后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半年后停药血糖控制稳定.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主要表现为超重;中医辨证以脾肾亏虚、痰湿内盛为主;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在体质量减轻及中医体质改善后,血糖可降至正常水平.
作者:刘树林;蔡文就;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四色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4例患儿(其中活动期11例,非活动期13例)和20例健康儿童组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及非活动期比较,活动期SLE患儿CD3+、CD4+、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B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活动期SLE患儿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SLE细胞免疫功能存在异常,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可作为诊断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儿一项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高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又分为模型组和电刺激组,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氮氧混合气体2 h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手术第2天相同时间点给予无电刺激装置(假手术组),连接装置但不接通(模型组),连接装置并且接通(电刺激组).各组12只动物,随机分为7 d干预组(6只)和14 d干预组(6只),两组分别于7、14 d干预后,(1)用Y-型迷宫检测脑损伤鼠的学习记忆功能;(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皮质和海马区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Y-型迷宫测试结果 模型组总时间较电刺激组增多,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正确反应率低于电刺激组(P<0.05);模型组总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正确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假手术组脑组织各部位的结构及细胞层次清楚、形态正常,未见明显损伤性改变.模型组脑组织可见明显的毛细血管出血,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明显,模型建立成功.电刺激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少,多数细胞形态相对正常.(3)电刺激组子鼠脑皮质及海马周围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较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促进脑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作者:陶德双;张丽华;谭丽萍;杨本利;李晓红;王立苹;孙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滋阴泻火法对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疗效.方法 用滋阴泻火法对53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性征、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53例中治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8%;治疗后性激素水平,血浆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较治疗前改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滋阴泻火法治疗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疗效确切.
作者:陈赛斌;李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关节活动度变化来探讨牵伸运动持续时间与关节活动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动物取4周龄Wistar系雄鼠50只,正常组10只,固定组(踝关节用石膏固定1周保持大跖屈位)10只,牵伸组(每日1次进行持续牵伸运动,持续1周)30只,将牵伸组根据牵伸时间不同分为10、30、60 min组,每组各10只,观察踝关节背屈角度.结果 从第1天和第7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来看,30 min牵伸组和10、60 min牵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min牵伸运动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关节活动受限.
作者:李海华;孙颖;吕洋;郭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小儿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五脏不足有余等体质特点与小儿性早熟发病的相关性较为密切,而小儿偏颇体质影响儿童性早熟的发病和证型的判定.通过对小儿体质特点的认识,可以指导儿童性早熟的预防、药物治疗及采取相应的综合调理措施.
作者:李蕙;高树彬;杨一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对于肺炎发热患儿,李燕宁教授根据感受温热、湿热病邪之偏重,采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方法,详审病位之深浅,细辨湿热之偏重,择遴经方验药,斟汗退热,效果显著.
作者:吴金勇;周朋;刁娟娟;李燕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湿敷治疗儿童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中药汤剂湿敷,对照组用2%硼酸溶液湿敷,两组均口服扑尔敏片.观察皮损消退情况及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观察组复发率9.38%低于对照组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湿敷治疗小儿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作者:张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医对女童真性性早熟的认识,分析中医药治疗现状,总结现代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优势.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检索2006-01-01/2010-12-31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获取全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对中医药辨证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方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25篇文献中,西医诊断标准主要参考儿科专著,中医诊断标准仍以证候诊断为主;女童真性性早熟中医辨证以阴虚火旺型多,治疗上多采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肝郁化火型以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痰湿困脾型主要采用健脾燥湿药物灵活配伍治疗.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博;黄伟;王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儿童生存和健康状况,制定儿童保健服务规划.方法 对2001/2010儿童生存和健康状况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较2001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住院分娩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率与200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儿童生存和健康状况的提高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的直接重要因素.
作者:谭振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小儿推拿在小儿情志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却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依照祖国医学心身一元的整体思想,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积极开展小儿推拿治疗情志疾病的理论建设和科学实践研究,是继承发扬小儿推拿疗法的新的方向.
作者:赵守彰;任路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