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生物碱对糖尿病小鼠降糖和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陈新;黄静;李盼盼;李学刚

关键词:黄连生物碱, 降糖作用, 抗氧化作用, 糖尿病
摘要:目的:评价黄连生物碱单体(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及其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活性和氧化应激能力.方法:细胞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及其复合生物碱促进葡萄糖消耗的能力;动物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复合生物碱、高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糖脉康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液丙二醛(MDA),SO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三种生物碱单体均能促进细胞葡萄糖消耗,都有抗氧化作用,但是复合生物碱的效果好.动物实验表明复合物的降糖能力优于单体,且能明显增加SOD活力,降低mALB和MDA含量和AR活性.结论:黄连复合生物碱较强的降糖和抗氧化能力可能通过黄连生物碱单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实现.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安化县甲型肝炎疫苗后时代甲型肝炎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安化县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程序免疫后甲型肝炎的流行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安化县甲肝发病的分布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0-2006年甲肝发病率变动范围为(80.6~6.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0.9/10万,1990年发病高峰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发病地区2000年以前农村发病显著高于城镇(P<0.05),无明显季节特性,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5倍.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40岁以下约占72%,农民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职业(P<0.01).结论:安化县甲肝防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国家尚未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接种率尚达不到有效的保护水平,应将学生、农民等高危人群纳入基础免疫范围,以达到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作者:田灿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川乌在痹证中的配伍应用

    川乌是一味具有大毒但疗效确切的药物,历代医家常以川乌为主治疗痹证,临床上诸多医生畏而不用或少用.就其在治疗痹证中的配伍应用,从寒邪偏胜、湿盛邪恋、营卫不和、瘀血阻滞、久病入络、痰瘀闭阻等六个方面加以论述,强调辨证东治,注重配伍,才能大限度地提高川乌治疗痹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张永鹏;刘静;张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综述

    抗菌药物目前是临床医学中运用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其在预防和减少术后感染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年来关于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受到了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主要对骨科抗菌药物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性分析.

    作者:蒙赤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2010年2月收治HBsAg阳性孕妇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孕妇产前常规体检,新生儿出生后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实验组50例,孕妇于孕28,32,38周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新生儿于出生时及产后两周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同时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产后随访12个月,抽取婴儿外周血检测血清中HBsAg及抗-HBs.结果: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婴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儿,同时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率,对于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乙肝疫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苏菊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16例体会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患者1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行8~1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均为肱骨头坏死、钢板断裂、骨不愈合或感染的情况发生,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对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可减少对组织剥离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康复,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加对症治疗,对照组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加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颗粒.

    作者:陈永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苏忠德运用血府逐瘀汤经验

    武汉第一人民医院苏忠德老中医认为疑难杂病常有气结络淤存在,而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之功正适于此病机.列举苏老之鼻衄、脱发、失眠验案各一例,皆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化裁得良效,说明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功效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值得引起重视和选一步研究.

    作者:李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带下病中医诊断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别称“带下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宫颈炎分急性宫颈炎与慢性宫颈炎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较常见,慢性宫颈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或黄白相兼,有异味.《傅青主女科》将带下分为白、黄、赤、青、黑五种.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上则以白带、黄带为常见,其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着重探讨宫颈炎对妇女的危害及中医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盛薪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物剂型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探究临床用药治疗中正确使用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方法: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全院6 012张处方总药品4 023种,平均每张0.7种;每100例患者中使用注射剂治疗31.2%,其中以静脉滴注给药45.1%.本组中,共发现309张处方存在药物剂型问题,占5.14%.常使用剂型为片剂2 056例,占51.1%;注射剂551例,占13.7%;胶囊495例,占12.3%.结论:促进临床合理药物剂型使用,药剂、临床工作人员需加强业务素质水平,提高药物剂型进展及特点认识,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徐赛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纳米银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细菌感染率、毒副作用及第7天时高热症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细菌感染发生率、第7日高热症状发生例数及毒副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纳米银敷料可迅速促进创面愈合,抗感染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在烧伤治疗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曾麦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讨引起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黄石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近2年来102例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分别对腹泻开始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抗生素联用方式构成比及发病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入院至腹泻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 =4.65,P>0.05);不同抗生素应用时间引起腹泻的发病率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197,P<0.01);不同抗生素联合使用导致腹泻的发病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x2=18.097,P<0.01).结论:危重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腹泻,而及早对ICU危重患者进行个体护理,给予心理疏导、社会家庭支持和疾病知识指导,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是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晓勇;郑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艾滋病病毒(HIV)传染“窗口期”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探讨

    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都可以检测出HIV抗体,而该时期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的时间长短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并与检测方法及所采用的试剂敏感性相关.目前国际公认的窗口期是6个月,但随着检验方式的进步,窗口期已经大大缩短.缩短“窗口期”,严格筛选检测血液是提高输血安全的有力措施,搞好临尿血液质量控制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吕学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肝解忧汤剂治疗支气管哮喘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舒肝解忧汤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41例在西药治疗上采用舒肝解忧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肺功能指数FEV1对比治疗前均有所上升.观察组的3项肺功能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5%,相比于对照组的77.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肝解忧汤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其疗效相比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要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2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2)应用氨氯地平十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n=38)氨氯地平口服;根据血压变化,治疗2周内血压仍不降低者增大剂量;治疗并观察6个月,对比降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收缩压均达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脉压、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8/38);观察组发生率为5.77%(3/5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不仅能有效降低收缩压,而且还能显著降低脉压差,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忠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磺酸酚妥拉明抗心律失常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甲磺酸酚妥拉明(PM)对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了PM对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表明PM降低正常心室肌细胞INa电流密度峰值,钠离子通道失活加速,失活后再恢复时间延迟.结论:PM对心室肌细胞0相动作电位快钠电流有抑制作用,能使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许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0例高龄病人临床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总结高龄病人临床麻醉的经验.方法:对80~89岁的高龄老人60例进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结论:硬膜外麻醉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全麻则应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严格控制剂量.

    作者:杨任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血管新生研究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表达.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ED组,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分别给予处理后观察BrdU的表达.结果:正常脑内有一定量的BrdU表达,缺血后BrdU迅速增加,7天时达到高峰,模型组明显多于正常组、假手术组和ED组(P<0.01),14天时无显著性差异,ED组少于同期模型组.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1天时缺血区可有血管新生,ED可以抑制脑缺血后血管新生.

    作者:田兆华;刘柏炎;杨春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乳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09-2011年门诊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口服乳酸亚铁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硫酸亚铁片治疗.连续服用4周,观察各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化验RBC和Hb数值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用药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分析表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呼吸道感染治疗中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疗效及性价比分析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和帕珠沙星5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其价格和治疗成本,探讨5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和性价比.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A组(n=30)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B组(n=30)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C组(n=30)给予环丙沙星静脉滴注治疗,D组(n=30)给予依诺沙星静脉滴注治疗,E组(n=30)给予帕珠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对比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统计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5种药物的经济成本,做性价比分析.结果:5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种药物治疗每获得1个治疗单位所需要的费用B组低.结论:在5种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安全确切、成本较低,其性价比优,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之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宫颈成熟评分、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出血量、胎盘残留率、软产道裂伤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剖宫产术后孕中晚期瘢痕子宫引产率高,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帅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