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勇;郑芳
目的:中医是经过几千年不断实践检验出来的医学,其科学性毋庸置疑.中医理论融纳了中华“和谐”文化的精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和谐”是中医理论的外在体现,也是中医临床治病要求达到的状态(即阴阳平衡);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而和谐现在中医理论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作者:吴丽;杨孝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6例,年龄32~56岁,平均(43.6±4.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患者,实验组采用米非司酮与桂枝获苓丸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观察患者月经量,血红蛋白,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8%,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实验组患者瘤体平均体积(11.23±4.71)cm3,对照组瘤体平均体积(18.83±7.56)cm3;用药后不良反应实验组5例,对照组12例;随访1年后,实验组5例复发,对照组12例复发,均施行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毛小刚;方珊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傅青主治疗经带病,其立论着眼于肝脾肾三脏,治疗重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疏肝益肾.其法不拘于古,治病求本,理法严谨,用药精良,随证多变.
作者:李少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研究红芪和黄芪水煎剂对老龄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只老龄小鼠用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编号,随机分成6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左旋咪唑,黄芪高、低浓度,红芪高、低浓度30日.观察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结果:红芪、黄芪水提物能提高老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P<0.05),可以增强老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P<0.05),但同浓度的红芪与黄芪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芪和黄芪水提物均能提高老龄小鼠的免疫作用,且两者作用相似.
作者:崔芬芬;丁婷婷;蒙礼娟;蒋晓丽;张李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患者1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行8~1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均为肱骨头坏死、钢板断裂、骨不愈合或感染的情况发生,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对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可减少对组织剥离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康复,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在伤口愈合障碍的患者皮下放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伤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剖宫产手术妇女42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210例.治疗组,进行腹壁缝合时,在脂肪层放置自制的引流管引流;对照组切口和缝合部位相同,只是不放置引流管.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210例患者中,伤口愈合为甲级者176例,乙级30例,丙级4例,没有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甲级116例,乙级70例,丙级20例,丁级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和手术完成后住院的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其皮下置引流管引流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梁淑君;陈解萍;邓丽芳;胡建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正常给予祛痰、予止咳、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0.4~0.8mg/(kg·次),加入5%葡萄糖50mL静滴,疗程3~5d.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痊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闫惠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卒中后肺炎对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2月 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5例,按照卒中后是否发生肺炎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未发生肺炎;观察组60例,发生肺炎.出院后随访半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卒中近期预后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长;生活质量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避免.
作者:周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41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h)的首次空腹血糖,并按血糖值分为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结果:血糖正常组发生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好于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P<0.05);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脑梗死死亡率比血糖正常组高(P< 0.05).结论:检测血糖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
作者:曲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个体化期待治疗对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78例,将期待治疗方案的39例设为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案的3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终止妊娠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婴儿体重、Apgar评分、病死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项目.结果:采用个体化期待治疗的观察组分娩时孕周、婴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产后出血量、RDS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褥感染率(2.6%)与对照组(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超检查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无致命性活动性阴道出血者,可选择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期待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鹤;王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病机制,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E峰,A峰,E/A,DT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异常、能量代谢障碍和心肌僵硬是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2)应用氨氯地平十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n=38)氨氯地平口服;根据血压变化,治疗2周内血压仍不降低者增大剂量;治疗并观察6个月,对比降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收缩压均达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脉压、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8/38);观察组发生率为5.77%(3/5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不仅能有效降低收缩压,而且还能显著降低脉压差,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忠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破伤风患者临床救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救治的90例破伤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痉挛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痉挛窒息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破伤风应加强临床鉴别诊断,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力西月对于破伤风痉挛能取得比安定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减少因VAP危险因素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以及死亡.方法:通过对调查此病例的相关情况,以及分析与探究VAP相关因素.结果:通过诸多因素对比判断出了危险因素.结论:这些临床危险因素与VAP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降低临床危险因素对VAP发生率的降低极为关键.
作者:林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0.0%左右.目前仍为难以治愈性疾病,通过治疗以控制其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期为主要目标.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Carfilzomib、NPI-0052等)、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热休克蛋白(HSP)抑制剂等以及单克隆抗体治疗MM,目前已在临床试验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有效率、临床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均有较大提高.现对MM的国内外新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马勇;汪兴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 62例诊断为小儿腹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原体感染致腹泻64例,非感染腹泻98例,将感染腹泻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在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治疗,B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非感染腹泻患儿应用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治疗,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72h后感染性腹泻患儿A组痊愈32例,B组痊愈25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100%,非感染患儿痊愈9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针灸推拿可以明显缩短感染性腹泻的病程,加速腹泻及发热症状的恢复,并对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康意义.
作者:郑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85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优良率达92.94%(79例),残石率14.12%(12例).结论: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是当前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的首选疗法.
作者:李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消化内科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为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应该采用保守综合治疗,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布来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服利肝隆颗粒;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纤维化4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似.
作者:朱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剖宫产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及改善分娩结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产妇行一般治疗,观察组95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并实施心理辅导.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的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实施心理辅导可显著缓解产妇焦虑等负性情绪,缓解产后疼痛.
作者:熊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