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傅青主女科》之经带病治疗特色浅析

李少平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 傅山, 带下病, 血崩, 月经病
摘要:傅青主治疗经带病,其立论着眼于肝脾肾三脏,治疗重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疏肝益肾.其法不拘于古,治病求本,理法严谨,用药精良,随证多变.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Encor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4月被彩超和钼靶检查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直径3cm以内)的62例患者情况,在超声引导下经Encor旋切术治疗后的疗效,并记录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62例患者108个病灶均成功切除,单发35例,多发27例.肿块切除时间20~45min,平均30min,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4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纤维腺病27例,囊性小叶增生12例,硬化性腺病样改变2例,纤维腺病伴局灶导管扩张6例,纤维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趋势18例.62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均随访复查,2例发生血肿(1例术后48h进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后痊愈,1例2个月自行吸收),未发现残留和复发灶.结论:超声引导下Encor旋切系统可对<3cm的乳腺良性病灶进行精准高效的切除,操作安全,创面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熊娟;胡昆鹏;王蔚蔚;徐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加对症治疗,对照组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加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颗粒.

    作者:陈永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PLC法考察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的质量

    目的: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为指标成分,评价5个厂家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方法:选择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mm×15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nm,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含量;选择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5个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符合药典(2010版)规定,但不同厂家的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本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当前复方丹参片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作者:李晓燕;刘庆;张巧珍;王人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鼻腔异物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鼻腔常见异物及治疗.方法:需要小孩家长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用鼻腔镜撑开患儿鼻前庭然后用吸引器吸净患儿鼻腔中的分泌物,然后根据患儿鼻腔中的异物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如鼻腔中的异物较软,则需用鼻腔异物钩针刺中异物,拉出即可.若是不能刺入的较硬异物,则需用钩针伸到异物的后方,然后将钩针柄上提,即可把鼻腔中异物取出.若患者鼻腔粘膜肿胀,则在取出异物之前用麻黄素滴鼻液.若患者鼻腔粘膜有炎症现象则需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便可,对那些有溃疡或者坏死的患者局部涂抗生素眼膏便可,若有必要,则加用口服抗生素或者静脉滴注,患者的鼻粘膜现象在1周后便可治愈.结果与结论:小儿有鼻腔异物对小儿的危害很大,异物是有刺激性和理化性的,这样容易引起鼻腔继发性炎症和出血等现象,长时间这样下去容易形成结石.纽扣电池危害大,要特别引起家长注意.因为纽扣电池有腐蚀性,在鼻腔内有可能腐蚀患儿的粘膜及软骨,引起一系列危害,如坏死、溃疡、穿孔等.为了孩子安全,家长好不要给孩子玩那些小的,容易塞入鼻腔的东西.

    作者:邢兰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临床上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2011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回顾性研究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49例患者的胰腺体积明显增大,30例患者胰腺组织内部密度不均匀,胰腺包膜改变15例,34例总者出现凌腺轮廓模糊,胰周渗出有积液,26例患者肾旁筋膜增厚及脾肾间隙模糊,6例患者并发假性囊肿,同时还有4例患者腹腔少量积液.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类型,且具有无创性,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智棠;邱凯涛;黄德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连生物碱对糖尿病小鼠降糖和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黄连生物碱单体(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及其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活性和氧化应激能力.方法:细胞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及其复合生物碱促进葡萄糖消耗的能力;动物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复合生物碱、高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糖脉康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液丙二醛(MDA),SO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三种生物碱单体均能促进细胞葡萄糖消耗,都有抗氧化作用,但是复合生物碱的效果好.动物实验表明复合物的降糖能力优于单体,且能明显增加SOD活力,降低mALB和MDA含量和AR活性.结论:黄连复合生物碱较强的降糖和抗氧化能力可能通过黄连生物碱单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实现.

    作者:陈新;黄静;李盼盼;李学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并采用LC/TOF 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根据精确分子量初步鉴定出22个生物碱成分.结论: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各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有较大差异.采用LC/TOF MS法分析鉴定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快速的优点,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性及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该排泄物的选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善书;杨涛;吴娇;梅文莉;戴好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85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优良率达92.94%(79例),残石率14.12%(12例).结论: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是当前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的首选疗法.

    作者:李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42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并与同期行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的36例(42眼)作对照,通过1~2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2年发现,治疗组38眼治愈,治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52.4%,对照组20眼术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47.6%,两组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角膜创面愈合恢复时间为4~8天,平均5.2天,对照组愈合恢复时间为6~13天,平均8.7天,两组角膜创面愈合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操作简便,对眼部损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丁莉;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薏苡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薏苡为禾本科薏苡属(coix)植物,其种仁、根、茎和叶都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薏苡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认为需要加强薏苡仁的度量控制方法和薏苡仁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以期为薏苡的下一步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周爱芬;朱虹;叶挺梅;童应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呼吸道感染治疗中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疗效及性价比分析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和帕珠沙星5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其价格和治疗成本,探讨5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和性价比.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A组(n=30)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B组(n=30)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C组(n=30)给予环丙沙星静脉滴注治疗,D组(n=30)给予依诺沙星静脉滴注治疗,E组(n=30)给予帕珠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对比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统计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5种药物的经济成本,做性价比分析.结果:5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种药物治疗每获得1个治疗单位所需要的费用B组低.结论:在5种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安全确切、成本较低,其性价比优,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之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200mg /100mL,2次/d;观察组给予400mg/100mL高剂量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1次/d.比较两组治疗7~14d前、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治疗总有效率为8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比较两组上述两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观察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不良发应症状少,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忠金;向四国;陈木扬;黄明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纵膈肿瘤53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纵膈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11年间行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50例,恶性3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80~500mL,平均出血260mL.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1%,经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8个月,1例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复发后2个月内死亡,3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病情复发,行二次手术,余下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手术切口和方式的选择是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关键.

    作者:庄成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拟养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口服养容胶囊,对照组(32例)口服保肝药,疗程为6个月.观察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指标(ALT、TBil、Alb)及血清肝硬化指标(HA、LN、Ⅳ-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综合临床疗效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容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建孟;姜良华;程显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41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h)的首次空腹血糖,并按血糖值分为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结果:血糖正常组发生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好于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P<0.05);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脑梗死死亡率比血糖正常组高(P< 0.05).结论:检测血糖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

    作者:曲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1年接受治疗的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孕妇1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瘙痒症状、黄疸明显好转,临床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甘胆酸、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降低分娩危险,改善分娩结局,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国华;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出血原因,对照组临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临床给予奥曲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上消化道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主要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原因引起的.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比较复杂,是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质量.

    作者:陈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脓毒症大鼠肝损伤机制及参附注射液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大白鼠肠穿孔建立脓毒血症模型,观察大白鼠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探讨大白鼠脓毒血症引起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和参附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手术造成大白鼠肠穿孔并引发脓毒血症.健康大白鼠6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实验组(CLP组)和治疗组(SF组).NS组开腹,分离出盲肠,穿线不结扎—穿孔,然后关腹,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CLP组开腹,分离出盲肠,结扎并穿孔,然后关腹,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然后关腹.SF组术后腹腔注射参附,然后关腹,并每隔10h追加一次给药.根据不同时间点将CLP组和SF组分为3h、6h、12h、24h四个亚组,每个亚组各5只大鼠,在4个不同手术时间点分别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并无菌提取肝组织标本,检测单个核细胞中NF-κB活性、TNF-α水平.结果:与NS组对比,CLP组:①单个核细胞中NF-κB活性明显增高,6h明显(P<0.01);②血清TNF-α浓度明显升高,6h明显(P<0.01);SF组与CLP组对比,参附注射液可显著降低NF-κB活性、TNF-α水平(P<0.01).结论:①NF-κB和TNF-α参加了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导致肝脏损伤;②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NF-κB以及TNF-α的释放,减轻肝脏损伤,对脓毒血症起治疗作用.

    作者:丁文博;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根据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时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使病情得到控制,防止复发.结论: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感冒药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感冒是人们常见的疾病,由于其较为普通,所以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感冒药的错用、滥用等现象广泛存在,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从感冒药的分类和成分着手,通过分析其不良反应以及适用人群,对于感冒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有利于广大感冒病人安全、正确地用药.

    作者:黄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