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彦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垂体后叶素,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出血原因,对照组临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临床给予奥曲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上消化道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主要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原因引起的.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比较复杂,是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质量.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皮下积液的佳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A组25例患者进行单管的负压引流,对B组25例患者进行双管的负压引流,并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0%,较A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双管负压引流,效果显著优于进行单管负压引流,应予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阳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后感染原因的分析及预防

    锁骨下静脉置管所引起的导管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可引起导管性败血症,处理不当可致2%~3%的死亡率.为此必须了解患者置管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在留置过程中的一些需加以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病机制,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E峰,A峰,E/A,DT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异常、能量代谢障碍和心肌僵硬是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24.6±5.8)岁,单侧唇腭裂患者29例,双侧唇腭裂患者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均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结果:患者手术后效果良好,进行X线片头颅检查,结果显示,术前和术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9个月术后正畸治疗,恢复正常咬合功能.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不但能够显著地改善双颌畸形,而且可以快速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作者:李永平;张诗雷;谢俊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0例高龄病人临床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总结高龄病人临床麻醉的经验.方法:对80~89岁的高龄老人60例进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结论:硬膜外麻醉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全麻则应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严格控制剂量.

    作者:杨任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BiPAP通气治疗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采用BiPAP通气方法对患有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4例患有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低流量吸氧治疗和BiPAP通气治疗.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H、PaO2、SpO2、PaCO2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发生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Bi-PAP通气方法对患有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谭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部彩超在胃部疾病诊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彩超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部疾病患者108例,进行腹部彩超和胃镜检查,观察两种临床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腹部彩超检查有11例和胃镜检查的结果不一致,误诊率为10.18%,其中有5例患者是胃溃疡被误诊为胃炎,2例胃溃疡被误诊为胃癌,4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只诊断出胃炎.结论:腹部彩超在胃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诊断快速、无痛苦、准确性较高的特点,但是对于恶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不够准确,可以作为胃部疾病筛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200mg /100mL,2次/d;观察组给予400mg/100mL高剂量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1次/d.比较两组治疗7~14d前、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治疗总有效率为8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比较两组上述两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观察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不良发应症状少,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忠金;向四国;陈木扬;黄明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0例胃大切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消化内科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为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应该采用保守综合治疗,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布来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随机抽取8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科,将其分为治疗组(泮托拉唑)与对照组(奥美拉唑)两组,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对比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作者:袁骥;艾彦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讨引起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黄石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近2年来102例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分别对腹泻开始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抗生素联用方式构成比及发病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入院至腹泻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 =4.65,P>0.05);不同抗生素应用时间引起腹泻的发病率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197,P<0.01);不同抗生素联合使用导致腹泻的发病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x2=18.097,P<0.01).结论:危重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腹泻,而及早对ICU危重患者进行个体护理,给予心理疏导、社会家庭支持和疾病知识指导,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是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晓勇;郑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磺酸加贝酯为主治疗急性胰腺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磺酸加贝酯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一般治疗加上甲磺酸加贝酯,对照组用一般治疗加上抑肽酶.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磺酸加贝酯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田秀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0例骨科手术病人神经内分泌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及观察骨科手术病人心理的应激反应情况.方法:对80例骨科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在住院前期手术前使用放免法来对病人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肾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其肾素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而余均差异较显著(P<0.01).结论:骨科病者在术前机体上有较明显的神经内分泌以及生化和生理的变化.

    作者:邢益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拟养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口服养容胶囊,对照组(32例)口服保肝药,疗程为6个月.观察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指标(ALT、TBil、Alb)及血清肝硬化指标(HA、LN、Ⅳ-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综合临床疗效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容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建孟;姜良华;程显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感冒药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感冒是人们常见的疾病,由于其较为普通,所以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感冒药的错用、滥用等现象广泛存在,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从感冒药的分类和成分着手,通过分析其不良反应以及适用人群,对于感冒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有利于广大感冒病人安全、正确地用药.

    作者:黄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根据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时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使病情得到控制,防止复发.结论: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丁苯酞组(40例),对照组子阿司匹林肠溶片0.1/次,1次/d,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静滴,1次/d,胞磷胆碱注射液0.75静滴,1/日,疗程14天.丁苯酞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次,2次/d,共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丁苯酞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治疗后第8天和15天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丁苯酞组治疗前为(10.51±3.02),治疗后第8天为(7.82±2.43),治疗后第15天为(5.80±1.82);对照组治疗前为(10.78±2.98),治疗后第8天为(9.95±2.55),治疗后第1 5天为(7.35±1.95),两组比较,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明显(P<0.01).BI评分,丁苯酞组治疗前为(20.65±6.57),治疗后第8天为(35.54±10.62),治疗后第15天为(53.88±13.50);对照组治疗前为(21.02±6.96),治疗后第8天为(30.65±8.06),治疗后第15天为(42.63±11.89),丁苯酞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彭全;彭达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苏忠德运用血府逐瘀汤经验

    武汉第一人民医院苏忠德老中医认为疑难杂病常有气结络淤存在,而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之功正适于此病机.列举苏老之鼻衄、脱发、失眠验案各一例,皆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化裁得良效,说明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功效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值得引起重视和选一步研究.

    作者:李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并采用LC/TOF 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根据精确分子量初步鉴定出22个生物碱成分.结论: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各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有较大差异.采用LC/TOF MS法分析鉴定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快速的优点,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性及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该排泄物的选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善书;杨涛;吴娇;梅文莉;戴好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控制30例临床观察

    疼痛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中医护理干预因其方便、易行、疗效肯定、副反应少等优点较易被患者接受.对照比较混合痔术后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方式发现,中医护理干预在术后疼痛控制方面有独特优势.

    作者:朱愫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