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艳霞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患者1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行8~1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均为肱骨头坏死、钢板断裂、骨不愈合或感染的情况发生,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对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可减少对组织剥离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康复,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并采用LC/TOF 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根据精确分子量初步鉴定出22个生物碱成分.结论: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各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有较大差异.采用LC/TOF MS法分析鉴定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快速的优点,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性及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该排泄物的选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善书;杨涛;吴娇;梅文莉;戴好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纵膈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11年间行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50例,恶性3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80~500mL,平均出血260mL.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1%,经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8个月,1例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复发后2个月内死亡,3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病情复发,行二次手术,余下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手术切口和方式的选择是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关键.
作者:庄成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部彩超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部疾病患者108例,进行腹部彩超和胃镜检查,观察两种临床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腹部彩超检查有11例和胃镜检查的结果不一致,误诊率为10.18%,其中有5例患者是胃溃疡被误诊为胃炎,2例胃溃疡被误诊为胃癌,4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只诊断出胃炎.结论:腹部彩超在胃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诊断快速、无痛苦、准确性较高的特点,但是对于恶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不够准确,可以作为胃部疾病筛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武汉第一人民医院苏忠德老中医认为疑难杂病常有气结络淤存在,而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之功正适于此病机.列举苏老之鼻衄、脱发、失眠验案各一例,皆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化裁得良效,说明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功效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值得引起重视和选一步研究.
作者:李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黄连生物碱单体(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及其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活性和氧化应激能力.方法:细胞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及其复合生物碱促进葡萄糖消耗的能力;动物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复合生物碱、高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糖脉康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液丙二醛(MDA),SO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三种生物碱单体均能促进细胞葡萄糖消耗,都有抗氧化作用,但是复合生物碱的效果好.动物实验表明复合物的降糖能力优于单体,且能明显增加SOD活力,降低mALB和MDA含量和AR活性.结论:黄连复合生物碱较强的降糖和抗氧化能力可能通过黄连生物碱单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实现.
作者:陈新;黄静;李盼盼;李学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病机制,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E峰,A峰,E/A,DT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异常、能量代谢障碍和心肌僵硬是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服利肝隆颗粒;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纤维化4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似.
作者:朱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85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优良率达92.94%(79例),残石率14.12%(12例).结论: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是当前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的首选疗法.
作者:李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当前基层医院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误诊现状.方法:对被误诊的24例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现状和误诊原因.结果:2010年3月-2011年4月期间误诊率高达15.9%,其中29.2%被误诊为循环系统疾病,16.7%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16.7%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从误诊原因看:54.2%是首诊医生判断失误引起的,16.7%躯体症状明显引起的,9.2%是医生对焦虑认识缺乏引起的.结论:应加强对患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医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共同提高焦虑抑郁的早期诊断率,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黄丽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综述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埃坡霉素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埃坡霉素属于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作用强大、结构新颖、疗效确切的微管稳定剂.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接受过紫杉烷类药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卵巢癌、膀脆癌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埃坡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杨艳;陈旭冰;陈光勇;刘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41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h)的首次空腹血糖,并按血糖值分为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结果:血糖正常组发生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好于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P<0.05);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脑梗死死亡率比血糖正常组高(P< 0.05).结论:检测血糖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
作者:曲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化,了解安装起搏器的时机.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获得心房颤动的患者350例,将其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1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70例.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出现R-R间期>1.5s共321次,白天发生70次,夜间发生251次,恢复后150例出现传导阻滞,30例发生P-R间期延长,12例于夜间12时至次日凌晨6时发生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出现R-R间期>1.5s的次数为290次,白天发生35次,夜间发生135次,恢复后有150例为出现传导阻滞,20例患者出现PR间期延长,10例患者于夜间11时至次日凌晨5时发生传导阻滞.结论: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监测其心率变化情况,提高传导阻滞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唐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二氢杨梅素为蛇葡萄科藤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血栓、护肝、调节血糖、血脂以及抗癌等药理活性.目前二氢杨梅素结构修饰研究主要是利用前药原理及拼合原理,改善其脂溶性和水溶性,引入一些基团以提高药效和稳定性,且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二氢杨梅素的3种结构修饰的目的及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哲;杨悟新;强烈应;王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全瓷冠在无髓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4例无髓牙患者进行全瓷冠修复,处理各种牙齿问题,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共修复治愈154例患牙,多数使患者达到满意效果,治愈并满足无髓牙患者美观要求.结论:全瓷冠在无髓牙修复中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钟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高龄病人临床麻醉的经验.方法:对80~89岁的高龄老人60例进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结论:硬膜外麻醉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全麻则应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严格控制剂量.
作者:杨任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傅青主治疗经带病,其立论着眼于肝脾肾三脏,治疗重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疏肝益肾.其法不拘于古,治病求本,理法严谨,用药精良,随证多变.
作者:李少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其次感染性腹泻病人的致病原因,预防此类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再次发生.方法:采集患者肛拭子7份、吃剩的菜2份、呕吐物1份、井水1份.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8与《霍乱病防治手册》第五版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7份病人肛拭子中检出沙门氏菌5株、2份剩菜中检出沙门氏菌1株(鸭肉)、井水及呕吐物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感染性腹泻疫情是由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杨丽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38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则采用文拉法辛治疗,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1~6周之后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对不良反应用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从总体疗效方面来看,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从第1周开始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则是从第2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的;完成6周治疗之后,观察组在有效率及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是在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都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药物,疗效相似,但是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文拉法辛.
作者:刘洪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式误差对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8例.A组患者采取大真空袋固定,B组患者采取头架及小真空袋固定,C组采用体板与体模固定,测量并计算3种摆位方式误差.结果:A组摆位在X、Z轴误差为(0.53±0.46)mm和(0.46±0.33)mm与C组的误差(1.57±0.64)mm和(1.43±0.62)mm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用性强、精密度高的真空袋固定方式对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