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辉;林咸平;李辉军;崔钢锋
例1 女 23岁学生主因弯腰时不慎将左眼撞于课桌角,致左眼疼痛、流泪、异物感、视物模糊不清5h,于2005年12月7日来诊.伤后半小时曾在外院诊为角膜上皮擦伤,并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包扎.之后患者自觉症状无好转,又来我院就诊.视力:右眼1.0,左眼0.02.左眼结膜混合性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结膜下出血.裂隙灯下见到边缘整齐的角膜瓣向鼻上方移位,多条皱褶,前房、瞳孔正常,遂追问病史23个月前曾行双眼LASIK手术.诊断:左眼钝挫伤性角膜瓣移位;双眼LASIK后.治疗:常规消毒,0.4%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用吸水海棉棒清除基质床边缘的新生角膜上皮,自鼻侧向外放射状轻推角膜瓣,令角膜瓣边缘良好复位,BBS溶液瓣下冲洗,再确认角膜瓣平整复位,瓣下无残留异物及上皮碎屑后,滴泰利必妥、氟米龙滴眼液加压包扎.48小时后,左眼视力0.8,角膜瓣透明无皱褶,瓣边缘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左眼视力0.8,角膜瓣透明无上皮植入.
作者:孙江红;李毅;武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氪红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作为首发治疗急性发作期闭角型青光眼的功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6例(38眼)急性发作期青光眼且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一组采用3种局部降眼压药物滴眼治疗,即2%毛果芸香碱、0.5%噻马心胺和派立明眼液滴眼,另一组采用氪红激光作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30min、1h、2h、4h、8h眼压下降值(眼压差),并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激光治疗组眼压在术后30min、1h、2h、4h、8h分别比术前平均下降(15.3±6.3)mmHg(1mmHg=0.133Kpa)、(27.1±8.5)mmHg、(38.0±5.2)mmHg、(41.5±4.6)mmHg、(43.2±3.4)mmHg,药物治疗组在30min、1h、2h、4h、8h后的平均眼压差分别为(3.2±2.1)mmHg、(11.4±3.3)mmHg、(17.2±5.1)mmHg、(28.6±4.3)mmHg、(41.8±5.2)mmHg,t检验比较两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差,在30min、1h、2h、4h的眼压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0.01,0.00,0.02).激光治疗组角膜水肿在术后2h全部消退,药物治疗组只有13眼(68%)在治疗8 h后角膜水肿消退.激光治疗组除部分病例瞳孔保持中等散大外,没有发现其它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氪红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能安全快速地降低眼压,可以有效地终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对不能全身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患者有益,鉴于该方法有使瞳孔扩大的潜在危险,建议联合应用缩瞳剂.
作者:周少博;胡群英;麦庆怡;孙克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标准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波阵面像差改变与视觉质量的关系.方法 检查LASIK术后患者133人(266眼),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为低、中、高、超高度近视4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SE、角膜地形图、波阵面像差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术前平均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1.06±0.09,术后1年平均UCVA为1.09±0.12,角膜地形图形状以平滑型为主(75.19%),视觉质量满意度为96.99%.术后模拟角膜计读数(simulated keratometry,SimK)等效值、SimK差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不同时期间比较SimK值无显著改变(P>0.05);分组比较低、中度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间SimK值无显著变化(P>0.05),但高度和超高度组术后6个月内SimK值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及1年间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各组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oot of mean square of general aberration, RMSg)明显减小(P<0.01),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oot of mean square of higher aberration,RMSh)增大(P<0.05),C4减小,C7、C8、C12增大,且C4、RMSg的改变与术前SE有相关性(P<0.01).角膜地形图Simk值及波阵面像差与术后视力无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 术后6个月内低、中度近视地形图Simk值较稳定,而高度近视地形图Simk值6个月后才趋于稳定.术后RMSg减小,RMSh增加.角膜地形图Simk值及波阵面像差与术后视力无线性相关性.但角膜地形图的形态、Zernike函数C7增大、C12增大与术后视觉质量关系密切.
作者:段练;宋鄂;张岩;安芳;李芳;刘涛涛;毕明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失败后患者的开放式滤泡复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29例34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进行了6~18月的随访,治疗12月后有28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23眼不用任何药物眼压<21mmHg,6眼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手术前平均眼压(32.12±8.55)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周、1月、3月、6月、12月分别为(10.1±3.3)mmHg、(14.5±4.2)mmHg、(19.1±3.8)mmHg、(17.8±3.2)mmHg、(19.9±4.8)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青光眼采用开放式滤泡复通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文强;周和政;曾波;周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Eales病血管炎症活动期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门诊及收治的Eales病患者42只眼.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激素治疗组(22只眼)以及对照组(20只眼),随访3~52个月,评价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视力提高、视力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激素组治愈率90.9%(20只眼);新生血管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9.1%(各1只眼),视力提高63.6%(14只眼).对照组20只眼,出现新生血管5只眼、牵引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反复玻璃体出血3只眼、共11只眼占55%.结论 Eales病血管炎症活动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效果确实、可靠,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减少并发症、保持较好视功能的理想方法.
作者:尹正玉;魏世辉;马成;黄厚斌;张鲲;陈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理性近视指屈光度高于-6.0D、视力进行性下降、且多伴有眼轴的延长和眼基质的改变等并发症的致盲性眼病.高度近视占近视人群的27%~3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存在种族差异.黄种人比白种人患病率高[1].
作者:黄立;张丰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者女 78岁因左眼突发疼痛伴流血15小时于2006年6月1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6月1日晨起时左眼突发疼痛伴流血,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左眼球破裂、球内肿物,遂转我院治疗.既往双眼青光眼病史10余年,未曾治疗,双眼失明半年.否认眼部外伤病史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血压130/80 mmHg,空腹血糖:5.1 mmol/1.双眼:视力无光感.眼压:右眼46mmHg,左眼无法测量.右眼球结膜睫状充血(+),角膜雾状水肿,角膜睑裂区可见条带状灰白色混浊区,深达角膜前弹力层,前房轴深约2CT,周边前房<1/4CT,虹膜纹理不清,未见新生血管长入,瞳孔约7mm×7mm,直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核黄红色混浊,眼内情况窥不清.
作者:周才喜;梁勇;胡美霞;李凯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原发性眼内恶性淋巴瘤[1]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型,甚少见,仅占眼内肿瘤的1%或更少.国外文献报道仅百余例[2],国内也罕有报道.极易导致误诊为其它眼内肿瘤.近年我院遇到1例原发性眼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谯雁彬;朱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敷贴放疗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联合国产敷贴器对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17例17只眼进行治疗并对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视力下降6只眼,不变8只眼,提高3只眼.瘤体增大7只眼,不变7只眼,缩小3只眼.治疗后平均观察时间12个月,长者达3年.黄斑皱褶1只眼,视网膜出血2只眼,部分性视神经萎缩1只眼,眼球摘出5只眼.结论 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敷贴放疗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具有确切疗效.但对瘤体较厚者效果较差.
作者:王明扬;王光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肝素表面修饰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60例(88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所有病例随机植入肝素表面修饰折叠型人工晶体或蓝光滤过折叠型人工晶体.应用激光闪光细胞检测仪(Laser flare cell meter,LFCM)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天、7天、30天及90天房水的平均闪辉值,以评价前房炎症反应.并观察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及滤过泡和角膜内皮计数情况.结果 (1)术前,二组患者房水闪辉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植入肝素表面修饰折叠型人工晶体者,手术后7天内的房水闪辉值均明显低于蓝光滤过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组,而术后30、90天时两种人工晶体植入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眼压控制稳定,角膜内皮功能正常.结论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后眼血-房水屏障功能受损,植入肝素表面修饰折叠型人工晶体能显著减轻白内障术后短期内的炎症反应,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王金华;刘剑萍;张虹;王宁利;王晓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不同切削深度患者暗视/明视下对比敏感度(CSF)的差异,评估LASIK术后患者视功能状态.方法 对37例(72眼)接受LASIK手术患者按切削深度分为2组:A组切削深度为24.5~90.0 μm,平均(66.4±15.9)μm.B组切削深度为90.1~135.8μm,平均(107.0±13.6)μm.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测量暗视/明视下CSF值.结果 LASIK术后3个月内各组CSF均较术前下降.B组暗视下在12.0及18.0c/d空间频率的CSF下降幅度较A组大(P<0.01),明视下在6.0、12.0及18.0c/d空间频率的CSF下降幅度较大(P<0.01).6个月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LASIK术后3个月内,近视度数高、切削深度大者CSF下降明显,但术后6个月时均趋向恢复.
作者:冯宇宁;方学军;于芳芳;金鑫;杨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后圆锥角膜是LASIK术后较少见并发症,现将我科近期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意义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对DR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DR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2-DM)患者及20例健康人群分为5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TGFβ1水平并进行比较.将45例背景型DR患者分为2组,25例福辛普利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行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眼底病变的变化并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的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GFβ1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糖尿病三组之间比较,PDR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背景型DR组;背景型DR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NoDR组,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福辛普利治疗后背景型DR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及UAER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福辛普利治疗组治疗前后DR眼底的变化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R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病变进展进一步升高,TGFβ1可能在DR发病及其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福辛普利通过抑制背景型DR患者产生TGFβ1,从而发挥可能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但短期内观察眼底的病变无明显改善.
作者:李春霞;陈海冰;肖文玮;吉红云;郑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和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30名(50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按照UBM检查分组:虹膜膨隆型眼做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A组,18人,31眼);虹膜高褶型眼做倍频Nd:YAG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B组,12人,19眼);激光术后1月停用降眼压眼液,前房角开放度无明显增加,并且眼压≥21mmHg者,改做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C组,8人,10眼).结果 术后3个月30名患者的平均眼压和平均用药指数从术前的(21.8±3.1)mmHg和2.6±1.4降到(17.8±1.6)mmHg和1.0±0.90.A、B、C三组术后小梁虹膜夹角分别增加了10°、9°、11°,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分别增加了0.17mm,0.19mm,0.22mm,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A、B、C三组术后瞳孔增大者分别为16%、53%、50%,视力下降者分别为13%、32%、30%.3组间比较,术后视力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瞳孔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对根部虹膜高褶的青光眼疗效较好.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虹膜膨隆型青光眼疗效较好.对1种激光疗法效果不佳者可联合2种激光治疗.
作者:周炜;黄焕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罗×女 43岁于2005年11月底感左眼球向前突出,伴左眼胀痛,无视力减退及复视等改变.2006年4月3日以左眼球突出原因待查入我院.查无神经科病理征.全身体格检查无异常.视力:右眼1.0左眼1.0,左上眼睑皮肤血管轻度迂曲扩张,左侧颜面部血管亦轻度纡曲扩张,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光滑透明,前房周深1CT,房水无混浊,虹膜纹理清晰,双瞳孔直径3mm,圆形,对光反应灵敏,晶体无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右16mmHg,左19mmHg.
作者:唐宁;杨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冲动型眼球震颤合并水平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27例病人,面转角矫正术后在注视眼上施行,斜视矫正术在斜视眼上施行.结果 24例(88.89%)面转角完全矫正;3例面转角基本矫正,残留原方向10°以内头位扭转角;24例病人斜视矫正达到临床治愈,3例达到不完全功能治愈;所有病人原在位眼震减轻或消失,第一眼位双眼视力均得到改善,较术前提高超过2行.结论 先天性冲动型眼球震颤合并水平斜视,在明确注视眼、面转角方向、斜视性质及其 相互关系的前提下,可一次手术同时解决.
作者:李永亮;高富军;林会儒;林珊;马荣庆;周红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角膜内皮炎自1982年由Khodadoust和Attarzadeh[1]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均有报道.急性期常伴有眼压升高而继发青光眼.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33例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继发青光眼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素惠;周存江;肖凤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IOLMaster和A超对中央前房深度(ACD)及眼轴(AL)测量结果,分析二者关系,验证IOLMaster生物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对46例88眼分别用IOL Master和A超对ACD和AL进行5次连续测量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重复性用平均离散系数(COV)表示;两组之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分析.结果 IOL Master和A超测量ACD和AL的平均值分别为:(3.08±0.44)mm、(24.06±2.36)mm和(2.63±0.51)mm、(23.87±2.11) mm.CCT:(0.518±0.031)mm.IOL Master和A超测量ACD和AL的COV分别为0.52%,0.11%和12.4%,1.16%.二者测AL具有显著相关性(r=0.783;P<0.001);IOL Master测量的ACD值大于A超测量值(大于0.45mm,P<0.001),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0.094; P=0.546);而将IOLMaster测量的ACD减去CCT值后两者间具有相关性(r=0.275;P=0.035).结论 与A超相比IOL Mas-ter对ACD和AL的测量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贾力蕴;王宁利;梁远波;辛晨;段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者女 19岁 4岁时开始出现发热时即有歪头视物现象,病情好转后,歪头现象消失.10年前开始常出现歪头视物现象,且发现左眼外斜,逐渐加重,从未就医.于2004年6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询问病史,患儿足月剖腹产,母亲否认孕期病毒感染及用药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查体: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9,不能矫正.屈光度右眼 -1.25DS 左眼 -1.75D(S) -1.00DC×10°.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眼位:33cm角膜映光:-15°L/R10°~15°,△+c 33cm-20△L/R15△.眼球运动:左眼向下、内下、外下转均受限.
作者:付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国产重水在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33眼)非磁性眼内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术中注入重水协助眼内异物取出.结果 29例(33眼)异物全部一次手术取出,术后未发生视网膜脱离.5眼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复位.6眼术前合并眼内炎者,术后得到有效控制.术后无一例重水残留.结论 在玻璃体切除联合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中使用重水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万光明;梁伸芝;卢杰;张效房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