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芹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案疗效有限,约有20%的儿童和65%的成人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或缓解后复发.据统计,复发或难治ALL的儿童5年生存率约为20%,而成人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10%.因此需进一步通过对其分子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以揭示其发病机制,进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以改善预后.
作者:蒙珊;何爱丽;赵万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息肉(EP)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及其与EP的相关性.方法 以病理诊断为EP病的60例为实验组,以病理诊断为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病的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TNF-α及IL-4的阳性表达,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TNF-α在实验组阳性率为91.67%,对照组为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在实验组阳性率为33. 33%,对照组为8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其异常表达TNF-α、IL-4相关.
作者:靖芳;代小燕;邸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37眼)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1次/d,20次为1疗程,视情况及视力提高程度治疗2~4个疗程.结果 平均注射2.8个疗程后,37眼中31眼不同程度视力提高,达81.1%,6例稳定(16.2%),1例下降(2.7%).无休克、恶心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出现一过性头痛、高血压和口干、皮肤轻度瘙痒等不适,均在数小时后自行缓解.结论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贵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结构化护理方案对失禁性皮炎患者进行护理,从而对其预防效果予以观察,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失禁性皮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2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结构化护理方案能够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张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抗生素不同使用时长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7例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资料,其中包括60例术后未使用抗生素(对照组)、72例术后预防性应用24 h抗生素(24 h预防组),75例术后预防性应用48 h抗生素(48 h预防组).分别比较术后第5天各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3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7,P=0.426);3组深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3,P=0.005).与对照组相比,24 h预防组、48 h预防组患者WBC计数、CRP水平、体温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术后深部感染阳性率,但对切口感染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文霆;黄正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具有生长速度快、易转移、复发和广泛的耐药性等特征[1].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HCC发生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感染者发生HCC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200多倍.虽然HBV介导恶性转化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弄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区 X区编码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在HBV相关HCC的发生过程中起十分关键的作用.HBx是由HBV的X区开放读码框架编码的,具有反式激活作用的多功能蛋白质.它不与宿主DNA直接结合,而是在在侵染宿主细胞后,通过与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发挥功能.HBx在调节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及凋亡中均表现出很大的活性.现从HBx基因突变、HBx与非编码RNA的相互作用,以及HBx对宿主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等角度,对其影响HC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的新近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周俊;方若丹;李宣颖;李银霞;雷萌;朱光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20只单纯性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肥胖组和电针组,两组均给予高脂喂养,电针组在高脂喂养的基础上,取穴中脘、丰隆、足三里给予电针治疗,疗程为8周.检测两组0、2、4、6、8周的体重及血清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结果 两组在8周干预过程中体重仍呈上升趋势,但电针组体重增长在第6周时被抑制(P<0.05).8周后,电针组NEFA、TG、TC水平明显低于肥胖组(P<0.05).结论 电针能够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大鼠的单纯性肥胖状态.
作者:杨亚南;舒晴;田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案例教学法从产生到现在,已走过了近百年,理论和实践相当成熟,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但对于医学教育来说,案例教学仍不失为一种新颖、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骨科学教学可以定义为:围绕特定的骨科病例,在老师的指引和组织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起分析、讨论、争论、评论,促使学生建立起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本文结合骨科学临床实践,详细地介绍了案例的选择和确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具体应用,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认为案例教学特别适合骨科临床教学和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作者:肖卫东;喻爱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婴儿、学龄前儿童,其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体内酶系统不健全,免疫功能不完善,微生态平衡稳定性差.由于儿童免疫低下,且体内菌群特别是肠道菌群正处于生理性演替过程中,因而易受到各种因素(如喂养、环境、疾病和抗生素的应用等)的制约,导致严重的微生态平衡紊乱,主要表现在以双歧杆菌为主的益生菌数量明显不足,菌群之间正常比例严重失衡.正常菌群的转移和一些机会菌的大量生长繁殖,可造成现菌群失调,导致相关疾病发生,损害儿童健康.过去的10余年是医学史上的一个新的时代,由于益生菌的使用,儿童的健康有了很大的提升.益生菌的作用有:促进肠内有益菌的发育、减少病原体的定植、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缓解乳糖不耐受、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等[1].益生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综述益生菌的定义及分类、作用及作用机制、儿童应用、安全性评价来阐述其对儿童保健的作用.
作者:曾冬新;赵东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检测在非正常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136例非正常妊娠早期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难免流产组(n=30)、异位妊娠组(n=62)、先兆流产组(n=44),并选择60例正常妊娠作为对照组.对每组患者的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非正常妊娠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倍增时长较高,而激素水平上升斜率却较小(P<0.05);非正常妊娠患者血清孕酮及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雌二醇联合检测有助于非正常妊娠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2月~2017年6月择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94例,病床号为奇数的46例入选对照组,病床号为偶数的48例入选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失眠发生率、计划外药物镇痛率、住院时间分别为25.00%、12.50%、22.92%、2.08%、(11.4 ± 2.1)d,均低于对照组的56.52%、21.74%、52.17%、19.57%、(13.0 ± 2.4)d;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 ± 0.8)分,高于对照组的(6.7 ± 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结肠癌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薛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13年5月~2014年4月就诊于我院36例36眼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8例(18眼)给予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18例(18眼)给予常规羊膜遮盖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后7、14、21、28 d角膜溃疡的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7、14、21、28 d的治愈率分别是0.22、0.274,0.39、0.44,0.67、0.61,0.83、0.78,二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是13.73 ± 5.76,对照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是13.07 ± 6.2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观察期间两组均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是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程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
作者:韩利娜;王向迎;毛毅敏;孙瑜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放射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射护理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充分认识放射护理工作中对比剂不良反应及外渗风险、患者坠床和跌倒风险、磁共振金属吸入风险、患者身份或检查部位识别错误风险等,有效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可有效降低放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莉;宋黎;汪巧玲;周莉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泡沫硬化剂不同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适应征、并发症.方法 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选择:①单纯性泡沫硬化疗法,包括顺行和逆行;②彩超监视下泡沫硬化疗法;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术后泡沫硬化疗法;④CO2气体的泡沫硬化治疗等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第①种方式对下肢静脉曲张较细小尤其是小腿部静脉曲张较为适合,由于治疗病例较多,各种并发症也产生较多,但都是一过性或为可逆的;第②种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安全,并发症相对较少,但操作上较繁琐,不适于门诊大量病人治疗;第③种方式适用于粗大的大隐静脉主干曲张和有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者;第④种方式产生的并发症少,尤其是肺动脉气栓的可能性小,安全性较高.结论 各种方式的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均可达到治疗目的,但其安全性不同,并发症产生的机率不同,操作的繁琐程度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选择.
作者:谭最;黄静宇;殷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AF)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460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心电图分为AF组(226例)和非AF组(234例).对血清胆红素和业已共识的传统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并比较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F组年龄及左心房内径(LAD)比非AF组大(P=0.000),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尿酸(UA)、胱抑素(cysC)、血肌酐(CREA)及D-二聚体较非AF组高,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非AF组低,糖尿病与AF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5,Walds=41.120)和LAD(OR=1.220, Walds=28.710)是 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BIL(OR=1.078,Walds=4.321,P=0.038)和 DBIL(OR =0.827,Walds=4.468,P=0.035)及TC(OR=0.207,Walds =11.471,P=0.001)也与房颤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胆红素含量高、胆固醇水平低、高龄及左房内径增大者发生AF的危险性越大.
作者:朱玉果;周洲;刘子铭;曾宪涛;童传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人群的疾病特征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尤其肿瘤疾病的防治.据WHO资料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居全球之冠,而作为胃黏膜癌变的启动因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早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定义为Ⅰ类致癌因子[1].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发表了重要的关于H.pylori感染处理的共识报告[1~3],强调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根除H.pylori可作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H.pylori感染呈全球性分布,老年人是H.pylori感染的高发人群[4].尽管大多数 H.pylori感染者一生中都没有症状,但其中15% ~20%发生消化性溃疡,5% ~10%发生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展为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此外,H.pylori感染还可能与老年人的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多种胃肠外疾病相关[3,5~7],从而导致老年人高住院率和病死率,给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老年人H.pylori感染的诊治具有其特殊性,需在临床工作中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尹曙明;保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初始心电图缺血分级(GI)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纳入本院诊断为STEMI且接受PCI治疗的患者160例.依据心电图表现,分GI2组(ST段抬高不伴QRS的终末部分电位扭曲)与GI3组(ST段≥2个相邻的导联抬高,同时伴QRS的终末部分电位扭曲).观察两组院内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及心衰等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指标.结果 GI3组心律失常、休克及心衰等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均显著高于GI2组(P<0.05).结论 患者接受急诊PCI术后,心电图缺血分级仍是其心血管事件中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
作者:贾雯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闭式引流的效果,并进行护理总结.方法 选取86例中等量、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根据B超定位选择置管部位,采用16Ga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方法同深静脉置管术.结果 平均留管时间7.2 d,发生不良反应15例(17.5%).结论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便、安全,易于护理.
作者:别容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奥曲肽联用凝血酶治疗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142例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B组给予奥曲肽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止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输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7%,B组为81.6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2.82%,B组为9.8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用凝血酶治疗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有效止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