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程阳;李定章;周胜
目的:初步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跟和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13例(15眼)同时患有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行连续环形撕囊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眼压和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视力平均为0.34±0.19,明显好于术前0.05±0.07(P<0.05);术后3个月跟压和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分别为2.03±0.31kPa(15.21±2.36mmHg)和0.83±0.32种,较手术前的2.33±0.14kPa(17.5±1.03mmHg)和2.7±0.21种减少(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的又一种新的理想的选择.
作者:葛坚;林明楷;刘奕志;卓业鸿;蓝育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新生血管在大部分眼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并常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如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等目前均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眼部新生血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目前眼部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平;吴德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男 62岁农场工人住院号15867 于1999年12月14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偶然触到右眼眶内鼻上侧有一肿物.未发现眼球外突及视力变化,无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未做过任何检查及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石忠鑫;徐春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应用UBM对28例41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的观察,对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房角增宽不明显的患者,局部点0.5%pilocapine后再次复查UBM.结果:83%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后,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50%的慢性闭角型青光跟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仍不能完全治愈,局部点0.5%的pilocapine可减少房角粘连的机会.结论:对闭角型青光跟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的房角再评价十分重要.
作者:谢程阳;李定章;周胜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氪黄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根据跟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结果,用氪黄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1998年3月至2001年1月在我中心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212例330眼.轻度白内障95跟,轻度白内障伴玻璃体混浊76眼.随访视力、眼底、FFA.结果:视力增进62眼占18.8%;视力无变化167眼占50.9%;视力下降101眼占30.6%.FFA结果有效246跟,有效率74.5%.需补充光凝78眼,4眼光凝过程中跟底出血,改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论:氪黄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对屈光间质清晰者效果好,而且对屈光间质轻度混浊的病例效果也较满意.
作者:徐延山;刘爱华;孙慧敏;袁佳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眼前节碱烧伤在角膜病中占有很大比例,重症碱烧伤对眼部损害极大,可能造成角膜穿孔、睑球粘连、干眼症、继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等,严重影响视功能,临床治疗极为棘手,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碱烧伤的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及尝试.力求找到一种切实可行施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受伤早期的急救措施如彻底冲洗,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有缺血情况者球结膜下注射肝素、球结膜放射状切开,前房穿刺等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不再叙述.角膜烧伤后角膜组织无菌性溃疡,甚至穿孔,成为目前众多临床医生感到十分苦恼和棘手的问题.本文就角膜溃疡的形成,愈合及近年来治疗进展情况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赵世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自1999年9月以来,我们应用氟康唑滴眼液普芬和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智敏;何慧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无虹膜症是一种少见的跟遗传病,发病率为1/64000~1/100000.我中心遇2家系,报告如下.
作者:饶晓宇;胡绍先;官苍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开眶手术的种类、手术进路、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总结我院1986~1998年间十种常见的开眶手术1302例.结果:全部病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340例,静脉性血管瘤204例,静脉曲张106例,视神经脑膜瘤96例,神经鞘瘤97例,视神经胶质瘤38例,(表)皮样囊肿135例,泪腺混合瘤83例,泪腺腺样囊性癌54例,炎性假瘤149例.手术方法包括前路开眶722例,外侧开眶553例,内外联合开眶7例,经额开眶7例,眼眶内容切除13例.术后6个月内出现眼外肌功能障碍355例,上睑下垂96例,瞳孔形状改变31例.结论:开眶手术的术式选择和手术进路设计非常重要,手术效果与病变的性质、位置、粘连情况、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正确术式的选择利于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术后肿瘤复发频度依次为炎性假瘤、神经源性肿瘤、泪腺肿瘤和血管性肿瘤.
作者:孙丰源;潘叶;赵红;宋国祥;田文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2000年7月~12月对5例角膜溃疡合并穿孔患者,在没有可供移植的角膜材料情况下,实施羊膜移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保君;杨华;郭晓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继发黄斑裂孔的原因,手术方法、特点和疗效.方法:11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周边裂孔,硅胶带环扎或外加压,放液,注气.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月~2年,视网膜复位良好,黄斑孔贴附.终视力均在0.02以上,其中≥0.05者9例,好视力0.2.结论:视网膜脱离继发黄斑裂孔的形成可能与视网膜急性缺氧,黄斑囊变有关.手术关键是封闭周边裂孔,配合气体填充,术后黄斑孔不必激光封闭.此种手术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术后视力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作者:段安丽;王景昭;陈惠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关于那它欣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国内尚未见报导,于2000年1~3月我院应用那它欣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例,获得满意疗效.本文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3~67岁,均为农民.病史13~42天.植物性外伤史2例,病毒性角膜炎合并感染1例,不明原因者1例,均经当地医院多方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而来我院.结膜囊分泌物及角膜坏死组织刮片检查.见真菌菌丝4例;真菌培养4例有真菌生长者2例,其中曲霉菌1例,镰刀菌1例.
作者:许梅;康汝秀;王洪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女 36岁右眼结膜下发现包块3天余,伴眼红、眼痒.3个月前,右侧面颊部有一包块,曾诊疗于多家医院未愈,以后包块移至右侧眶内侧缘,CT显示为炎性包块.
作者:桂元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还原性谷胱苷肽滴眼液对角膜上皮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无明确致病原因(如眼睑位置异常、急性眼部感染及严重干眼症)的点、片状角膜上皮缺损患者85例,随即分为谷胱苷肽治疗组(55例)及素高捷疗对照组(30例),疗程2周,定期随诊,以量化标准记录患者用药后主要症状及客观临床检查结果.结果:治疗7天及1 4天,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是67.3%及83.6%;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33.3%及50.0%,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有显著学差异.结论:谷胱苷肽滴眼液可作为一种角膜营养剂,促进角膜上皮的损伤修复.
作者:殷晓棠;孙旭光;杨宝铃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瞳孔膜闭或瞳孔闭锁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的手术技巧及手术要点.方法:应用小直径连续环形撕囊,原位超声乳化等技术对58例63眼瞳孔膜闭或瞳孔闭锁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结果:63眼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32眼(50.8%),术后1周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46眼(73%).所有病例人工晶体位于中央,大部分病例前房正常术后反应,瞳孔维持原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小直径连续环形撕囊,原位超声乳化治疗瞳孔膜闭或瞳孔闭锁并发白内障,可达到减少虹膜刺激,保持原瞳孔形态,降低手术合并症,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
作者:刘华;张先平;杨学风;李海斌;刘英华;何丽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危角膜移植病例在行大直径角膜移植手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高危角膜移植病例19例(19眼)采用>9mm的大直径角膜植片的角膜穿透性移植术治疗角膜病1 9例(19眼),并与非高危角膜移植组25例(25眼)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比较,裸眼视力≥0.5者大植片组有11眼(占57.9%),小植片组有10眼(占40.0%)可以看出大植片组视力恢复优于小植片组角膜移植病例(P<0.05).在手术后12个月时大植片组较小植片组角膜散光的发生比较低(P<0.05).本文观察结果大角膜植片排斥反应的治疗并不因植片大而更困难.结论:治疗角膜病变范围较大的高危角膜病患者,采用>9mm直径的角膜植片行角膜移植的手术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宏健;林赛萍;何光辉;陆斌;毛伟;王骥;周雨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女 26岁住院号220720因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于2001年4月16日在外院剖宫手术.术后血压较高.于2001年4月17日突然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当时测血压180/130mmHg(24/1 7kPa),眼科会诊示:双眼视网膜脱离.转入我院产科.入院诊断:①重度妊高征.②剖宫手术后.请眼科会诊询问病史既往有双眼屈光不正史10年.右眼视力0.6(-4.00DS→1.0),左眼视力0.1(-6.50DS→1.0).眼科检查双眼视力均为眼前指数,戴镜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瞳孔约3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检查:右眼底视网膜上方呈半球形青灰色隆起.左视网膜颞侧及下方呈青灰色隆起,血管弯曲爬行.均未见裂孔.眼科诊断:妊高征并双眼视网膜脱离.治疗上予以降血压、解痉、维生素等处理.
作者:袁勇;朱益华;唐宝丰;张慧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CL),特别是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oly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软性CL(soft CL,SCL),由于与框架眼镜相比具有视野开阔、像差小、像畸变轻等光学优势,较透气性硬镜(rigid gas permeablelens,RGP)配戴舒适,容易适应,配戴者逐渐增多[1,2].然而,为了提高透氧气(oxygen transmissibility,Dk/L)与舒适度,普通球面SCL(spherical SCL,SSCL)越做越薄、越做越软,其对散光的矫正能力越来越弱.据Holden(1975)统计,配CL者约有45%有0.75D以上的散光.据美国眼科协会CL分会1993年调查统计那些停戴SCL者约有20%是因为对矫正视力(corrected visual acuity,CVA)不满意,其中散光未能全部矫正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CL理事会1991年调查发现,对CL有兴趣的配镜者约有1/3被其验配师告知因为他们的散光度数太高,不能配戴CL.长期以来,有许多人一直认为,SCL不能矫正散光[3].
作者:郑荣领;金秀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62例眼眶炎性假瘤的影象学检查特点、组织病理学分型、治疗方式及其效果.结果:①手术切除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组的复发率19%低于单纯皮质类固醇治疗组的复发率35.3%(P<0.05);②纤维组织增生型假瘤的复发率16.7%低于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型假瘤的复发率(32.3%)(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口服皮质类固醇是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比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东豪;庞友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远、近视力、角膜曲率变化等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采用推送器植入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术后定期随访远、近视力及角膜曲率等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平均远视力≥1.0,平均近视力优于Jaeger3,术后角膜散光情况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小、愈合快,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小,患者远、近视力均较理想,无需配戴眼镜矫正,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晶体.
作者:汤欣;宋慧;孙慧敏;张军;袁佳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