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濂
眼部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Zoster Virus, HZV)侵犯三叉神经的第一、第二支或两支同时受累而发生的眼部疾病.由于受感染者机体免疫力的不同,其眼部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并且眼眶、眼球各部位都可受累,可出现多种类型的病变.现将我院1992~1997年诊治的带状疱疹性眼病57例分析如下.
作者:柯敏;蔡小军;柳七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自1990~1997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 11 例, 现将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捷荣;熊晓红;金雅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pH电极位置对反流性食管炎酸监测的影响,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试验(T)组.C组30例用测压法将pH电极置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上缘5 cm处;T组30例用pH梯度法将电极放于胃食管连接处(GEJ)上方5 cm处.连续24 h pH监测.结果显示,C与T组前鼻孔至GEJ平均距离分别为(46.2±4.1) cm与(46.5±4.5) cm,两者无明显差异(P=0.8).两组前鼻孔至GEJ平均距离(46.3±4.3) cm比C组前鼻孔至LES上缘平均距离(43.3±3.1) cm低3.0 cm(P=0.0003).食管酸监测的pH<4,总百分时间和总计分在T组(8.5和45.5)和T组中GEJ>LES上缘+3 cm和<-3cm范围者(10.0和99.3)较C组(4.8和26.3)均有明显增高,P均<0.01),而T组中GEJ≤LES上缘+3 cm和≥-3 cm范围者(7.1和39.4)则无明显差异(P均>0.05).研究结果表明,因GEJ常比LES上缘偏低,故以GEJ安放电极(尤其是GEJ>LES上缘+3 cm或<-3 cm范围者)对反流性食管炎行pH监测时,可能会扩大酸监测结果.
作者:徐章;王子强;于云鹤;胡阳黔;黄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研究保留耻骨直肠肌重建原位肛门治疗直肠癌的方法,在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且无法保肛术式的基础上,保留痔上神经以及所支配的耻骨直肠肌重建原位肛门20例.术后1个月10例达到优或良,术后3个月全部病例均达到优或良,无手术后死亡.结果表明此术式不仅能达到根治性切除,而且复发率低,比较其他会阴部人工肛门术式具有节便效果好、损伤小的特点.
作者:孙华文;涂毅;涂庭山;谢宝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系一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以仅侵犯消化道的某一段,也可同时侵犯若干段,一般以末端回肠较为常见.病理变化以炎症反应为特点,炎症涉及消化道管壁的全层伴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特征性的细胞聚集而形成非干酪性肉芽肿.
作者:何跃明;艾中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许多肠道方面病变都需要施行造口手术,但患者对造口往往产生恐惧,原因是造口对其生活带来不便.笔者收集了158例患者,了解到只要造口部位及方式合理以及正确配戴造口袋,其并发症很少发生,可如同正常人一样生活.
作者:张根福;朱振亚;史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通过近年研究,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与IBD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指机体的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的生理功能,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友才;邓长生;朱尤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发生在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系统两种以上的恶性肿瘤,为多原发性癌,其预后较差,5年治愈率仅9%~22%[1].术后生存15年极为罕见.近,我们随访到2例甲状腺与消化道的多原发性癌,同时性和异时性各1例,术后已生存15年,且仍健在,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小肠粘连梗阻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保守治疗常能奏效,如疑有肠绞窄,必须手术.但如何防止术后再粘连甚至再手术,仍是一道难题.现将我院1995~1999年收治粘连性小肠梗阻75例报道如下.
作者:凌碧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Ⅰ型糖尿病(IDDM)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属IDDM的亚型, 对LADA进行早诊断,采用胰岛素治疗,有利于保护残留的部分胰岛分泌功能, 延缓病情的发展.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林明珠;李少华;王彩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类老年人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约占食管疾病的75%.我们采用高舒达与普瑞博思联用治疗老年人GERD 71例,旨在探讨一有效、经济及副反应小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萍;孙光祺;陈伟峰;康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fistul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尽管一般情况下无需处理,但部分患者因反复继发感染或感染蔓延到外耳道及耳后,易误诊为急性乳突炎或其他并发症,故不可轻视.现将耳前瘘管88例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姜春秋;刘元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沙眼衣原体(CT)感染所致婴儿肺炎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法(单式PCR)检测CT的有关文献报道日益增多.我们于1997年1月~1997年9月对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方法检测CT并与对照组及单式PCR方法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剑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包括单纯性腹壁损伤和合并内脏损伤.我院1980~1990年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70例,其中单纯性腹壁损伤25例,合并内脏损伤145例,现将后者报道如下.
作者:魏大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门静脉高压时胰腺功能异常中的可能作用,采用NADPH组织化学法和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OS)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正常组、肝硬化组及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组大鼠胰腺组织内NOS的分布.结果显示:NOS主要分布在胰腺的腺泡周围、胰管、血管和胰岛;其中肝硬化组及部分门静脉结扎组大鼠NOS阳性神经纤维较正常组明显增多,染色增强.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合酶在门静脉高压时胰腺功能紊乱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天才;谌辉;唐望先;梁扩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患者补充羊水量,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采用静脉留置针在B超监测下经腹穿刺于羊膜腔内,滴注林格氏液.羊水过少组(简称治疗Ⅰ组)30例,对照Ⅰ组23例;胎膜早破组(简称治疗Ⅱ组)36例,对照Ⅱ组30例.羊水过少者当滴注至羊水指数上升≥10 cm时,停止滴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未临产者,保留针套,间歇滴注至72 h,结束分娩.胎膜早破已临产者维持滴注直至分娩.结果:两组病例经治疗者剖宫产率明显降低,治疗Ⅰ、Ⅱ组分别为53.3%(16/30),8.3%(3/30).与对照Ⅰ、Ⅱ组91.3%(21/23),90%(27/30)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产褥病率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胎膜早破合并早产(28~34周)者治疗11例,无1例围产儿死亡,对照组10例,围产儿死亡4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采用静脉留置针经腹穿刺羊膜腔内滴注林格氏液治疗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效果满意、操作简便安全、无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惠珠;洪月英;赵芸;汪有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慢性酒精中毒(chronic Alcoholic Toxication,CAT)是指长期饮酒导致成瘾的严重后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酒类消费和酒精依赖呈上升趋势.笔者总结我院1992年1月~1997年2月住院期间确诊的CAT 120例,通过对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CAT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酒精损害健康的重视.
作者:王伟;鄂富久;杜义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21例胆总管下端狭窄或结石未取尽者施行了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大口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本濂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研究CD44s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明确CD44s在胃癌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应用抗CD44s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了97例胃癌标本.结果显示部分正常胃腺体中下2/3的细胞膜和23.71%(23/97)的胃癌细胞被染成棕红色,免疫反应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膜上;硬癌CD44s表达率较高(P<0.05),浸润型胃癌CD44s强表达率较显著;CD44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D44s强阳性表达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CD44s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展并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黎家庆;朱尤庆;吴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3年~1998年,笔者在我院针灸门诊采用当归注射疗法治疗重症疼痛性肩周炎4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尹鸣祥;王秋凤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