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巍;张秀敏;李斌;方娴
目前,传统的医学考核手段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考察的需要,亟需进行考核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归纳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考核模式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新型的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见习考核、PBL考核、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考察模式更有利于八年制的系统教学。并探讨了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深化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提供思路及参考。
作者:张黎;杨光耀;亓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被动吸烟情况及其他危险因素,为女性COPD社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相结合的方式,随机抽取女性COPD患者和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各300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该院女性COPD患者被动吸烟率56.6%,肺功能正常女性被动吸烟率为41.6%。单因素分析显示,被动吸烟年限、平均每日被动吸烟时间、生物燃料的使用、冬季燃煤取暖、冬季室内平均温度、家庭年收入、体重指数( BMI)可能是罹患COPD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被动吸烟年限长(P<0.001,OR=4.78)、平均每日被动吸烟时间长(P<0.001,OR=8.26)、冬季采用燃煤取暖(P<0.001,OR=2.53)、冬季室内平均温度低(P=0.01,OR=2.19)、低BMI(P=0.01,OR=0.72,95%CI:0.56-0.95)是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COPD患者被动吸烟率高于肺功能正常的女性,危险因素来自多个方面。
作者:刘志敏;桑丽丽;孙鹏;刘哲慧;胥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考察第二医药用途发明专利保护的起源与发展,揭示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本质以及瑞士型权利要求的固有缺陷。并分析了我国第二医药用途发明的立法现状,阐明了改革我国第二医药用途发明专利保护方式的必要性,同时借鉴欧洲的新保护经验,提出了我国第二医药用途发明专利保护方式改革的路径。
作者:王国柱;王占军;张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由于医院中药制剂具有制造成本影响因素众多以及存在隐形价值等特点,导致成本核算困难,难以科学合理定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对南京市某医院中药制剂的调查资料,建立医院中药制剂定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医院中药制剂定价问题。通过分析该院中药制剂肺宁合剂的价格方案,对所提办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医院中药制剂定价方法的有效性,对医院中药制剂价格制定有参考价值。
作者:蔡娟娟;申俊龙;黄建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护理服务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出院患者对进一步治疗与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强,延伸护理模式成为综合性医院的一个关注重点及工作方向。武汉市某医院通过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延伸护理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服务支持,为出院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建立出院患者随访机制,成立专病俱乐部,积极开展志愿护理服务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在提高医院社会效益的同时,还促进社区医疗的发展和社区护理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王颖;卢吉;褚彦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替代医疗方案范围宽泛,从诊断方案到治疗方案,从单个诊疗措施的替代到整个医疗方案的替代。基于替代医疗方案界定困难重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替代医疗方案的确定应坚持公认的医疗方案标准,并限定于:能够达到相似诊疗效果的医疗方案;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诊疗方案;一揽子诊疗方案。
作者:马辉;林中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医药的独特功效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可,国外中医药学术团体纷纷建立,中医人才需求量上升,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提高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医药发展。由于中医注重医生自身的经验,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作者:张亚斌;路绪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利用财政剩余均等法的思维方式对2008-2010年江西省5县市卫生服务均等化状况进行比较,发现各地财政剩余均等化程度不同,随着人均财政收入的增加,均等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地区对卫生投入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各地对卫生服务的投入与经济的增长相比,不升反降,卫生投入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建议上级政府在转移支付,在支持弱势地区的同时,要促进高税收地区、高收入地区增大卫生领域的投入,从财政支持上保证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作者:王军永;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台湾几家医院的参访,探讨医院临床师资培育的方法,重点包括临床师资培育中心的组织机构、临床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教学主治医师和临床教师的激励制度几个方面。期望能够借鉴台湾的有益经验,在完善临床师资培育体系、以临床能力为核心的师资培育课程和建立有效的临床教学激励机制方面,进一步做好临床师资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王亚军;贾建国;樊洁;康骅;陈丽芬;李大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工作存在四类主要法律问题:美沙酮门诊执业准入不够规范,不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门诊工作人员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公安部门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给美沙酮维持治疗带来负面影响;患者管理与医疗服务工作缺少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建议加强美沙酮门诊人力资源建设,有效提高人员配置率和业务技能;加强资金支持和劳动保障,保护门诊工作人员的权益;改革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做好卫生行政、公安与司法行政部门工作协调;加强全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社会心理干预技能培训。
作者:孟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整合理念引入医学课程改革是推进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在经过反复地探索和实践之后,形成了以模块化课程模式为主、临床前期课程为重要补充、小范围试点先行为实施策略的医学课程整合趋势和特点。但在改革取得进展的同时,在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如整合课程中知识的分离与遗漏,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重点冲突,以及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新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等问题。
作者:王晶;曾志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是民事法律关系。医疗纠纷属民事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途径解决,也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存在立案难、举证难、医患双方不平等的问题,导致本应纳入司法处理的医疗纠纷屡屡演变为医闹、打医、杀医等暴力事件。因此,有必要强化医疗诉讼立案监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明妨碍和专家证人制度,畅通化解医患纠纷的司法路径。
作者:谢登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建立一个基于医院体检中心的检后服务模式,并将此模式用于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管理。方法:将研究人群分为健康管理组和常规体检对照组。对健康管理组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和中医体质测评,检后进行健康管理。统计连续3年完成体检和随访的两组人群管理前后各项体检指标、生活方式、常见慢性疾病高风险比例以及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健康管理组人群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中风、冠心病及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的患病高风险比例显著下降(P<0.05);生活方式(运动及饮食习惯、吸烟、过量饮酒)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代谢综合症高危人群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显著降低(P<0.05);腰围、空腹血糖的下降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均具有显著性(P<0.01);管理组医疗费用控制比对照组更理想(P<0.05)。结论:以网络为依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体检人群进行检后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常见慢性病的发病风险,符合费用效果和费用效益原则,可用于医院体检中心检后健康管理。
作者:张桂兰;邹永光;陈叶坪;韩淑芳;李海波;罗望翠;刘芳;黄秀芳;张薇;郭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具有专业性、中立性、高效性、准司法性。调解协议属于合同,其司法确认可有效对接医疗纠纷的调解与诉讼。目前,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尚不完善,对于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是否具有实质既判力以及执行依据等方面存在争议。从现在的非诉程序转为争讼程序,将有利于完善司法确认程序规则及搭建整个确认体系。本文分析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意义以及调解协议在司法确认程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明晰司法确认主体、规范司法确认程序规则、严格调解协议审查方式及范围、明确当事人及案外人的救济手段等建议。
作者:李梦涤;罗伟瑞;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体系的构建及完善,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对自身诊疗行为的规范,更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对医疗技术侵权问题纠纷的解决。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五十八条规定为依据,且以“当时的医疗水平”确定的,但该标准过于笼统、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国外在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方面较为先进,如设立严谨全面的抽象标准、建立临床路径、设立专业医事法庭等,对于我国医疗技术过失认定标准的建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何心;张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年龄对ICU住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主要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查找,筛选提取数据,使用Stata12.0及Revman 5.0进行相应的合并处理。结果:本研究异质性检验χ2=45.12,P<0?001,因此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合并≥60岁组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是<60岁组的1.5倍,95%CI=(1.02,2.21),Z=2.07,P=0.039。经Begg’s检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高龄(≥60)是ICU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平均增加感染危险度约1.5倍。应加强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贾巍;张秀敏;李斌;方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公平程度,为进一步优化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orenz曲线、Gini系数,对全区10个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1-2012年,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人力资源总量在人口配置上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98、0.178,均在0.2以下,为佳的平均状态;在按工作量配置上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57、0.184,都处于佳的平均状态;在按区域面积配置上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22、0.347,也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但按区域面积配置的公平程度要低于按人口、按工作量配置的情况。结论:派出机构卫生监督人员总数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的地理可及性有待增强。
作者:周春红;陈晓玲;徐钢;郭爱萍;郭芳芳;张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开展TBL教学的效果与对策。方法:选取2011和2012级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12级为教改组,采用TBL教学法;2011级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考试成绩比较和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改组考试总成绩及A2题型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两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教改组共有75.3%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等9项很有帮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杨少芬;李佩琴;林斯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十年来,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推广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盲区。本文以南京市某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为例,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倡导生命全过程的中医药特色卫生服务教育;推广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把顺时养生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发挥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和特色,促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作者:吴德珍;魏鲁霞;申俊龙;徐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期,我国提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健康服务业”落脚在“服务”二字,但我国医院对“服务”二字的内涵理解、人文基础、建设路径都还在探索阶段。目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除了资源不足、医疗消费理念等方面的问题之外,医院没有开展有效的服务文化建设也是重要原因。不进行服务文化建设,很难使医务人员真正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本文分析了“服务”的内涵,提出我国医疗服务文化应当确立具有本国特色的价值观基础,即以我国医疗职业道德、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两大基础。本文进一步构想了我国医疗服务文化的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患者为中心配置资源、激励医生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与患者建立互动参与式的良好关系。
作者:熊天威;单玉涛;吴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