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色谱法分析重组单克隆抗体电荷异质性应用进展

任华景;刘晓志;杜力;高健;王志明

关键词:重组单抗, 色谱法, 酸性物种, 碱性物种, 翻译后修饰
摘要:无论是电荷,分子量还是其他性质都存在着许多变量,这是单克隆抗体的基本特性.这些电荷变量基本上涉及酸性和碱性.本文概述了能导致一般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及其对抗体结构、稳定性、生物功能等的影响,保证单抗制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及质量控制.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内单域抗体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来自骆驼或鲨鱼的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ies,sdAb)仅包含抗体的重链可变区,而从人抗体中筛选到的人sdAb中包含重链(Heavy chain,VH)或轻链(Light chain,VL)的可变区.与完整抗体和scFv(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相比,sdAb是体外和体内都稳定的非聚合分子.与scFv片段不同,sdAb是细胞质/细胞核蛋白质的新型抑制剂,并可以在细胞质中正确折叠.sdAb能特异性抑制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位点,构象异构体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区域,这些区域不适合使用基因敲除及RNAi技术进行研究.作为细胞质/细胞核蛋白质的抑制剂,使用sdAb的研究数量持续增加,同时使用无需免疫动物的合成单域抗体文库中,研究者筛选出一些有成药应用前景的药物分子.目前,研究涉及的抗原靶点包括病毒蛋白、癌相关蛋白、毒素、神经系统相关蛋白、植物和果蝇蛋白等,可以针对几乎所有的细胞质/细胞核中的抗原表位,进行功能性sdAb的筛选.逃逸蛋白结构和细胞穿透肽的高效转染的研究,拓宽了sdAb的应用领域.新一代细胞特异性纳米颗粒,将携带细胞质/细胞核sdAb作为蛋白抑制剂,开拓病毒感染及癌症新的治疗领域.

    作者:潘永刚;刘晓志;高健;王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饱和氢生理盐水在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中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饱和氢生理盐水(Saturated hydrogen saline,SHN)对癫痫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NC组)、癫痫组(SE组)和SHN干预组,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均达到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Morris水迷宫试验方法检测大鼠定位航行能力及空间探索能力.试剂盒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氧化还原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炎症指标,包括白介素-1β(Interleuld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Western blot测定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 lewkmia-2, 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大鼠水迷宫试验第2、3、4、5、6天定位航行能力及寻找平台潜伏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E组寻找平台潜伏期时间较对照组、SHN组延长(P<0.05).各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E组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较对照组、SHN组缩短(P<0.05).各组海马组织SOD、GSH-Px、CAT、MD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E组SOD、GSH-Px、CAT低于对照组、SHN组,MDA高于对照组、SHN组(P<0.05).各组IL-1β、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E组IL-1β、TNF-α高于对照组、SHN干预组(P<0.05).各组海马组织中Bcl-2、Bax、caspase-3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组Bax、caspase-3、Bax/Bcl-2比值高于对照组,Bcl-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x、caspase-3、Bax/Bcl-2比值低于SHN组,Bcl-2高于SH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N干预大鼠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模型具有改善记忆障碍、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作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SHN作用于Bax/Bcl-2和caspase-3凋亡通路相关.

    作者:冯清林;范仕兵;赵锐;宋毅;冉住国;刘明冬;李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止痛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肠麻痹的影响

    目的 观察3种不同类型的静脉止痛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5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N组)与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及维持采取相同方案,于术毕前给予各组对应药物作为负荷量并接PCIA静脉镇痛泵.记录三组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不同时刻VAS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首次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对应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S组拔管时间较B组缩短,镇静评分较低(P<0.05).N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较B组、S组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S组(P<0.05).结论 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雷莫司琼进行镇痛,效果理想,并能缩短术后肠麻痹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艳峰;刘洪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色谱法分析重组单克隆抗体电荷异质性应用进展

    无论是电荷,分子量还是其他性质都存在着许多变量,这是单克隆抗体的基本特性.这些电荷变量基本上涉及酸性和碱性.本文概述了能导致一般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及其对抗体结构、稳定性、生物功能等的影响,保证单抗制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及质量控制.

    作者:任华景;刘晓志;杜力;高健;王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近红外光谱法用于半夏伪品鉴别

    目的 实现对半夏及其伪品掌叶半夏的快速鉴别.方法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多种预处理方法,对半夏及掌叶半夏进行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判别模型.结果 在6 600 ~5 400 cm-1波段内,采取原始图谱结合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的预处理方法,辨识率可达100%;聚类分析可有效地将半夏与掌叶半夏分为2类,样本辨识的准确率达96.9%.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用于半夏及掌叶半夏的快速鉴别准确可靠,方法可行.

    作者:夏爱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喷膜剂的研究进展

    喷膜剂是一种喷洒在皮肤、黏膜患处及损伤表面的新型透皮制剂.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已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喷膜剂的应用、处方组成以及质量评价进行了总结归纳.

    作者:齐笑;赵雪;赵雪琪;王艳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磷酸鞘氨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IP)在脓毒性休克患者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3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脓毒症、重度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3个亚组;比较各组血清SI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表达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死亡率;根据脓毒性休克患者的APACHE Ⅱ,分为<15分、15 ~ 20分、>20分3个分段,比较不同分段的血清SIP、PCT表达水平、死亡率;根据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S1P表达水平与PCT、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血清SI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均高于单纯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P<0.05);而单纯脓毒症组与重度脓毒症组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15分、15 ~ 20分、> 20分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S1P、PCT表达水平、死亡率随着APACHE Ⅱ评分提高而提高,各APACHE Ⅱ分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S1P与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均呈明显正相关(r=0.381、0.358、0.463,P<0.01).结论 S1P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通过监测血清S1P表达水平,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顸后.

    作者:朱先华;胡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临床对琼氏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1例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及肺部感染,2次脑脊液培养示琼氏不动杆菌,经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后病情恢复.结论 随着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越来越多,其导致的院内感染更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潘兴;王慧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蒜素对慢性肾衰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大蒜素(Allicin)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的影响,研究大蒜素对CRF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腺嘌呤溶液250 mg/(kg·d)灌胃21 d的方法建立CRF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大蒜素低[5 mg/(kg·d)]、中[10 mg/(kg·d)]、高[20 mg/(kg·d)]剂量组,每组2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只.疗程为28 d.测定血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24h尿蛋白量(Pro)],测定肾脏质量并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变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测定血清中层黏连蛋白(LN)、纤维联结蛋白(F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肾组织中的Ⅰ型胶原(Col Ⅰ)、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结果 大蒜素中、高剂量组CRF大鼠血清BUN、SCr、UA含量和Pro降低(P<0.05或P<0.01),肾脏组织病变明显改善,体重增加(P<0.05),肾脏指数及肾脏组织病变评分降低(P<0.01).CRF大鼠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含量降低(P<0.05或P<0.01);血浆PC-Ⅲ、C-Ⅳ降低,FN提高(P<0.05或P<0.01);肾脏组织Col Ⅰ、PAI-1表达下调,MMP-1表达上调(P<0.05或P<0.01).大蒜素高剂量组CRF大鼠血清IL-6含量和血浆LN水平降低(P<0.05).结论 大蒜素能够抑制肾脏组织纤维化,进而对CRF大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洋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例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及文献分析

    原发性心包间皮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预后较差的肿瘤,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患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予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7个月后死亡.组织学上主要呈椭圆形编织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团,细胞核深染.此类病例较少见,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认为其为一类可诊断的心包肿瘤.为发现这种罕见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需要积累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

    作者:孙佳莹;马淑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出气冷凝液中ET-1、IL-6、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出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明确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平喘、化痰、解痉、吸氧、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Lipo PGE1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及EBC中ET-1、IL-6、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FEV1/预计值、FEV1/FVC、ET-1、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ET-1、IL-6、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O2、FEV1/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能有效降低EBC中ET-1、IL-6、TNF-α水平.EBC中ET-1、IL-6、TNF-α水平可作为COPD疗效的判断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1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在1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并为医生推荐合理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协助医生制定佳用药方案,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参与患者治疗的必要性.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可积极帮助医生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个体化用药.

    作者:詹侠;鲍红荣;戚静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5版Beers标准在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使用2015版Beers标准评价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的发生率,确定PI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的横断面研究,纳入人群为我院2017年3月出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使用2015版Beers标准来评价住院患者的PIM发生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I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4.17±7.07)岁,平均住院天数(10.75±5.81)d,平均用药种类(13.12±8.41)种.200例(62.1%)至少存在1种PIM问题,其中容易发生PIM的两类药物是苯二氮(草)类和质子泵抑制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科、年龄75 ~ 84岁和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6种更倾向于发生PIM.结论 我院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老年住院患者,年龄75 ~ 84岁的PIM发生率高;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越多,PIM发生的几率越大;对于老年住院患者,用药更应该个体化,减少使用的药物种类,促进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侯凯旋;闫素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I3Kγ抑制剂AS605240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小鼠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PI3Kγ抑制剂AS605240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小鼠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分为4组,对照组:取10 mL人肝癌HCCLM3细胞液(细胞浓度为5×106/mL)于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置于CO2培养箱(37℃、5% CO2、20% O2);5-氟尿嘧啶组、PI3Kγ抑制剂组、联合组的培养方法同对照组,其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分别含有10 μg/mL 5-氟尿嘧啶、10 umol/mL PI3Kγ抑制剂AS605240及10 μg/mL 5-氟尿嘧啶+10 μmol/mL PI3Kγ抑制剂AS605240.以上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后,MTT法检测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Ki-67、cycD1、β-catenin、VEGF、p53、CD31蛋白水平.结果 5-氟尿嘧啶组、PI3Kγ抑制剂组、联合组的OD值、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OD值、存活率(%)低于5-氟尿嘧啶组、PI3Kγ抑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氟尿嘧啶组OD值、存活率与PI3Kγ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氟尿嘧啶组、PI3Kγ抑制剂组、联合组的Ki-67、cyc D1、β-catenin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Ki-67、cyc D1、β-catenin蛋白水平低于5-氟尿嘧啶组、PBKγ抑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氟尿嘧啶组Ki-67、cyc D1、β-catenin与PI3Kγ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氟尿嘧啶组、PBKγ抑制剂组、联合组的VEGF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5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EGF蛋白水平低于5-氟尿嘧啶组、PBKγ抑制剂组,p53蛋白水平高于5-氟尿嘧啶组、PI3Kγ抑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氟尿嘧啶组的VEGF、p53与PI3Kγ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γ抑制剂AS605240与5-氟尿嘧啶联合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p53蛋白的调控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VEGF的抑制有关.

    作者:金科;朱剑梅;邱发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载万古霉素人工骨微球的人体局部释放及全身药物浓度监测

    目的 通过测定载万古霉素人工骨微球植入骨感染患者体内后全身及局部的药物浓度,了解万古霉素人工骨的释放规律,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人工骨治疗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7月收治的骨感染患者13例,手术时在局部感染灶植入2 9万古霉素与硫酸钙人工骨混合制成的药物微球,术中局部埋置引流管,分别于术后2h及此后每日清晨留取患者静脉血及伤口引流液标本,直至术后引流管拔除.使用酶放大免疫法进行静脉血及引流液万古霉素浓度测定.结果 13例患者中,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41.93±14.39)岁,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3d,血药峰浓度为1.68 μg/mL,达峰时间为16.09 h,局部释放率高峰值出现在9h,大释放速率为28.72 mg/h.累计局部释放率为23.06%,溶出模型拟合符合Weibull方程,r=0.966 8.结论 局部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微球可以至少在术后1周内伤口局部达到很高的药物治疗浓度,而全身药物浓度很低,可以避免全身使用万古霉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毛璐;张伯松;董迪;卞婧;李静;齐文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甲硝唑脑病一例

    患者长期服用奥氮平、氯氮平,在服用2周甲硝唑后出现头晕、走路不稳、意识不清,考虑为甲硝唑脑病.停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未再复发.

    作者:李进伟;田力;薛维爽;付开磊;滕伟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排草香细胞毒性及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 测定排草香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及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测定排草香不同溶剂(水、乙醇、乙醚)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细胞毒性,以紫杉醇组作为阳性对照;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 MTT、SRB法测定显示,排草香各提取物组及紫杉醇组均对MGC-803细胞显示出一定的毒性;IC50对比各组细胞毒性:紫杉醇组>醚提物组>醇提物组>水提物组,且排草香醚提物组及醇提物组的细胞毒性均显著高于水提物组(P<0.05);木犀草素在0.03~0.7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仪器精密度良好(RSD=0.17%,n=6),重复性良好(RSD =0.32%,n=6),加样回收率良好(101.13%,RSD=1.43%,n=6),稳定性良好(RSD =0.16%,n=6);各提取物中木犀草素含量对比:醚提物(0.98%)>醇提物(0.65%)>水提物(0.43%).结论 排草香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且其活性可能与木犀草素含量有关,为临床排草香抗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芳;吴泽幼;包思;梁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硫酸吲哚酚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患者190例,检测生化指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血浆中硫酸吲哚酚(IS)进行检测.采用Spearman相关或Pearson相关分析IS与其他生化或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S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结果 共入组190例,男117例,女73例,年龄(57.3±14.2)岁,LVH患病率达65.8%.单因素线性回归显示,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β=7.05,P=0.01),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IS与LVMI仍呈正相关(β =4.1,P=0.0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独立正相关(β=6.55,OR =0.70,95% CI =0.63-0.77,P=0.03).结论 CKD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S与LVMI呈独立正相关,血浆IS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雒华;贺晓莉;杨小娟;刘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对一例胃癌患者的药学监护与实践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如何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方法 以1例65岁男性胃癌复发患者为例,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主动参与临床,协助医生制定化疗方案,综合分析本次及既往化疗方案,结合辅助用药情况,查找不良反应原因,为临床提出合理性解决建议,对患者治疗进行跟踪监测并提供用药教育.结果 患者化疗过程顺利完成,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结论 在新医改背景下,临床药师可以在治疗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药物治疗更趋合理,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朱昆;刘玉梅;郭义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门诊处方审核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提高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 介绍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审方规则和我院工作建立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处方审核中的应用.收集我院使用该系统后,2017年6-8月门诊处方审核及干预等情况,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我院2017年6-8月系统预审核处方667 118张/次,系统预审有问题处方占11.03%,医生主动返回修改处方占比7.57%,药师审核处方占比3.46%,药师复审合格处方占比呈上升趋势,而药师审核处方、药师干预处方及干预后医生返回修改处方占比呈现下降趋势,门诊处方合格率均在97.58%以上.其中消化科门诊和肝脏外科门诊的处方合格率变化明显,分别提高了7.95%和9.96%,8月处方合格率均在95.65%以上.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能有效规范医生的开方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和处方质量,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李鑫;廖丽娜;陈燕红;陶霞;陈万生;邬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