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用药分析

詹侠;鲍红荣;戚静燕

关键词:冠心痛, 糖尿病, 肺部感染, 临床药师
摘要:目的 探讨1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在1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并为医生推荐合理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协助医生制定佳用药方案,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参与患者治疗的必要性.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可积极帮助医生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个体化用药.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甲硫哒嗪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安定类药物甲硫哒嗪(Thioridazine,THIO)对于髓母细胞瘤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人髓母细胞系DAOY和正常细胞系研究THIO佳的给药浓度.利用CCK8、Transwell和定量PCR的方法研究THIO对DAOY细胞移动能力、生存能力及肿瘤干细胞特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10 μmol/LTHIO可抑制DAOY细胞增殖及其在低糖条件下的生存能力,降低DAOY细胞移动,减少肿瘤干细胞特性基因的表达.结论 THIO对髓母细胞DAOY有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髓母细胞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邢丹;赵颖梅;刘志辉;张芳菲;李克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3例严重用药错误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用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方法 对1994-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PubMed数据库报道的严重用药错误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23例严重用药错误报告,其中E级10例,F级9例,H级3例,I级1例.ME案例错误内容中,品种和用量错误为常见,各占47.83%;人员因素引发的ME多,占56.52%;涉及高警示药品8种,占34.78%;涉及药品的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占78.26%.结论 针对E级及以上的错误,医务人员应迅速展开临床救治,使其对患者的伤害降至低,规范和落实相似药品和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特别关注儿童患者用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赵慧;董迪;安瑗;甄健存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磷酸鞘氨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IP)在脓毒性休克患者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3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脓毒症、重度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3个亚组;比较各组血清SI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表达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死亡率;根据脓毒性休克患者的APACHE Ⅱ,分为<15分、15 ~ 20分、>20分3个分段,比较不同分段的血清SIP、PCT表达水平、死亡率;根据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S1P表达水平与PCT、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血清SI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均高于单纯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P<0.05);而单纯脓毒症组与重度脓毒症组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15分、15 ~ 20分、> 20分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S1P、PCT表达水平、死亡率随着APACHE Ⅱ评分提高而提高,各APACHE Ⅱ分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S1P、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S1P与PCT表达水平、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均呈明显正相关(r=0.381、0.358、0.463,P<0.01).结论 S1P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通过监测血清S1P表达水平,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顸后.

    作者:朱先华;胡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门诊处方审核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提高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 介绍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审方规则和我院工作建立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处方审核中的应用.收集我院使用该系统后,2017年6-8月门诊处方审核及干预等情况,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我院2017年6-8月系统预审核处方667 118张/次,系统预审有问题处方占11.03%,医生主动返回修改处方占比7.57%,药师审核处方占比3.46%,药师复审合格处方占比呈上升趋势,而药师审核处方、药师干预处方及干预后医生返回修改处方占比呈现下降趋势,门诊处方合格率均在97.58%以上.其中消化科门诊和肝脏外科门诊的处方合格率变化明显,分别提高了7.95%和9.96%,8月处方合格率均在95.65%以上.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能有效规范医生的开方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和处方质量,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李鑫;廖丽娜;陈燕红;陶霞;陈万生;邬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对卵巢癌细胞相关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卵巢癌细胞相关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检测右美托咪定对卵巢癌SKOV3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PI双染色验证右关托咪定能否诱导SKOV3卵巢癌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右美托咪定对SKOV3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右美托咪定对SKOV3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右美托咪定能降低SKOV3卵巢癌细胞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右美托咪定能诱导SKOV3卵巢癌细胞凋亡,当右美托咪定浓度达到10、100 nmol/L,凋亡率分别为8.21%和8.30%;右美托咪定能减弱SKOV3卵巢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KOV3卵巢癌细胞的活性,减弱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作者:连红梅;姜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临床对琼氏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1例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及肺部感染,2次脑脊液培养示琼氏不动杆菌,经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后病情恢复.结论 随着琼氏不动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越来越多,其导致的院内感染更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潘兴;王慧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11β-HSD1抑制剂对大鼠股骨头坏死微环境及骨重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分析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抑制剂对大鼠股骨头坏死微环境及骨重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建立激素诱导股骨头坏死模型.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分为2组,各15只,对照组不进行处理,试验组选择腹腔内注射11β-HSD1抑制剂(8 g/kg).检测血清TGF-β1含量、股骨头组织11β-HSD1含量、脑组织SOD与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的11β-HSD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的11β-HSD1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的血清TGF-β1含量为(51.44±6.39) pg/mL,空白组为(29.44±4.29) pg/mL,试验组为(48.29±5.11)pg/mL,对照组为(59.22±5.1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OD含量显著减少(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的SOD、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1β-HSD1抑制剂能够改善大鼠股骨头坏死的微环境,抑制TGF-β1的表达,增强成骨作用,有利于骨重建.

    作者:何宁;曾云;王志勇;韩珩;唐冰;熊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排草香细胞毒性及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 测定排草香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及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测定排草香不同溶剂(水、乙醇、乙醚)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细胞毒性,以紫杉醇组作为阳性对照;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 MTT、SRB法测定显示,排草香各提取物组及紫杉醇组均对MGC-803细胞显示出一定的毒性;IC50对比各组细胞毒性:紫杉醇组>醚提物组>醇提物组>水提物组,且排草香醚提物组及醇提物组的细胞毒性均显著高于水提物组(P<0.05);木犀草素在0.03~0.7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仪器精密度良好(RSD=0.17%,n=6),重复性良好(RSD =0.32%,n=6),加样回收率良好(101.13%,RSD=1.43%,n=6),稳定性良好(RSD =0.16%,n=6);各提取物中木犀草素含量对比:醚提物(0.98%)>醇提物(0.65%)>水提物(0.43%).结论 排草香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且其活性可能与木犀草素含量有关,为临床排草香抗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芳;吴泽幼;包思;梁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色谱法分析重组单克隆抗体电荷异质性应用进展

    无论是电荷,分子量还是其他性质都存在着许多变量,这是单克隆抗体的基本特性.这些电荷变量基本上涉及酸性和碱性.本文概述了能导致一般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及其对抗体结构、稳定性、生物功能等的影响,保证单抗制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及质量控制.

    作者:任华景;刘晓志;杜力;高健;王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纳布啡超前镇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炎性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布啡超前镇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炎性因子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纳布啡组(N组)和对照组(C组),全身麻醉诱导前,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接同一配方静脉镇痛泵(PCA).两组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2h (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观察和记录患者拔管后Ramsay评分和T1 ~ T3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后PCA追加按压总次数;于术前1d及术后1d、3d、5d,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评分.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血清IL-6和TNF-α浓度在T1~ T3时均升高(P<0.05),但N组低于C组(P<0.05);N组在T1~T2时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PCA追加按压总次数少于C组(P<0.05);两组拔管后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d比较,仅C组MMSE评分在术后1d、3 d均降低,且低于N组(P<0.05),在术后5d内,N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C组(7.1% vs.23.8%,P<0.05).结论 纳布啡超前镇痛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急性疼痛和炎性反应,并能降低早期POCD的发生率.

    作者:刘涛;张建峰;曹波;叶繁;杨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蒜素对慢性肾衰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大蒜素(Allicin)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的影响,研究大蒜素对CRF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腺嘌呤溶液250 mg/(kg·d)灌胃21 d的方法建立CRF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大蒜素低[5 mg/(kg·d)]、中[10 mg/(kg·d)]、高[20 mg/(kg·d)]剂量组,每组2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只.疗程为28 d.测定血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24h尿蛋白量(Pro)],测定肾脏质量并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变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测定血清中层黏连蛋白(LN)、纤维联结蛋白(F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肾组织中的Ⅰ型胶原(Col Ⅰ)、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结果 大蒜素中、高剂量组CRF大鼠血清BUN、SCr、UA含量和Pro降低(P<0.05或P<0.01),肾脏组织病变明显改善,体重增加(P<0.05),肾脏指数及肾脏组织病变评分降低(P<0.01).CRF大鼠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含量降低(P<0.05或P<0.01);血浆PC-Ⅲ、C-Ⅳ降低,FN提高(P<0.05或P<0.01);肾脏组织Col Ⅰ、PAI-1表达下调,MMP-1表达上调(P<0.05或P<0.01).大蒜素高剂量组CRF大鼠血清IL-6含量和血浆LN水平降低(P<0.05).结论 大蒜素能够抑制肾脏组织纤维化,进而对CRF大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洋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1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在1例冠心病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并为医生推荐合理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协助医生制定佳用药方案,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参与患者治疗的必要性.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可积极帮助医生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个体化用药.

    作者:詹侠;鲍红荣;戚静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例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及文献分析

    原发性心包间皮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预后较差的肿瘤,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患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予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7个月后死亡.组织学上主要呈椭圆形编织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团,细胞核深染.此类病例较少见,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认为其为一类可诊断的心包肿瘤.为发现这种罕见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需要积累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

    作者:孙佳莹;马淑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近红外光谱法用于半夏伪品鉴别

    目的 实现对半夏及其伪品掌叶半夏的快速鉴别.方法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多种预处理方法,对半夏及掌叶半夏进行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判别模型.结果 在6 600 ~5 400 cm-1波段内,采取原始图谱结合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的预处理方法,辨识率可达100%;聚类分析可有效地将半夏与掌叶半夏分为2类,样本辨识的准确率达96.9%.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用于半夏及掌叶半夏的快速鉴别准确可靠,方法可行.

    作者:夏爱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应用2015版Beers标准综合评价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

    目的 应用2015版Beers标准,综合分析不同级别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西安医学院下属的3家不同等级的教学医院,随机抽取2017年1-6月724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病案,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老年人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为78.59%,不同等级医院发生率分别为:二甲(46.00%),三乙(76.67%),三甲(83.71%).②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5个因素是联合用药数量、年龄、医保类型、医院等级及主管医生年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65,P<0.001),该模型的预测正确率为86.9%,总说服力为32.4%.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发生率高,尤其是三甲医院.再者,患者年龄越大、医保报销比例越高、联合用药数量越多、医院级别越高、主管医生年资越低,越容易发生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

    作者:张海苗;张博江;褚静;杨瑞亚;杨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发病中血清CD40L、VCAM-1水平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哮喘患儿血清CD40L、V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5例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MP-IgM患儿阳性率和血清CD40L、VCAM-1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合并MP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MP-IgM阳性率为54.2% (32/59)、16.4% (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11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未合并MP及合并MP的哮喘患儿的CD40L、VCAM-1水平均升高(P<0.05),且合并MP哮喘患儿的CD40L、VCAM-1水平高于未合并MP的哮喘患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0L、VCAM-1为哮喘合并M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外周血CD40L、VCAM-1水平升高与MP感染的哮喘患儿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卞相丽;国志;张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静电吸附法在药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静电吸附法是仅靠物理作用而非化学手段的一种载药、修饰方法.近年来,静电吸附法在制剂载药、修饰递药载体及改变医药材料的表面性质等医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静电吸附法在载药、修饰及改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静电吸附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赵雪;齐笑;赵娟萍;张秋樾;王艳宏;李伟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硫酸吲哚酚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患者190例,检测生化指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血浆中硫酸吲哚酚(IS)进行检测.采用Spearman相关或Pearson相关分析IS与其他生化或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S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结果 共入组190例,男117例,女73例,年龄(57.3±14.2)岁,LVH患病率达65.8%.单因素线性回归显示,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β=7.05,P=0.01),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IS与LVMI仍呈正相关(β =4.1,P=0.0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独立正相关(β=6.55,OR =0.70,95% CI =0.63-0.77,P=0.03).结论 CKD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S与LVMI呈独立正相关,血浆IS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雒华;贺晓莉;杨小娟;刘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015版Beers标准在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使用2015版Beers标准评价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的发生率,确定PI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的横断面研究,纳入人群为我院2017年3月出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使用2015版Beers标准来评价住院患者的PIM发生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I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4.17±7.07)岁,平均住院天数(10.75±5.81)d,平均用药种类(13.12±8.41)种.200例(62.1%)至少存在1种PIM问题,其中容易发生PIM的两类药物是苯二氮(草)类和质子泵抑制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科、年龄75 ~ 84岁和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6种更倾向于发生PIM.结论 我院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老年住院患者,年龄75 ~ 84岁的PIM发生率高;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越多,PIM发生的几率越大;对于老年住院患者,用药更应该个体化,减少使用的药物种类,促进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侯凯旋;闫素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载万古霉素人工骨微球的人体局部释放及全身药物浓度监测

    目的 通过测定载万古霉素人工骨微球植入骨感染患者体内后全身及局部的药物浓度,了解万古霉素人工骨的释放规律,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人工骨治疗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7月收治的骨感染患者13例,手术时在局部感染灶植入2 9万古霉素与硫酸钙人工骨混合制成的药物微球,术中局部埋置引流管,分别于术后2h及此后每日清晨留取患者静脉血及伤口引流液标本,直至术后引流管拔除.使用酶放大免疫法进行静脉血及引流液万古霉素浓度测定.结果 13例患者中,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41.93±14.39)岁,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3d,血药峰浓度为1.68 μg/mL,达峰时间为16.09 h,局部释放率高峰值出现在9h,大释放速率为28.72 mg/h.累计局部释放率为23.06%,溶出模型拟合符合Weibull方程,r=0.966 8.结论 局部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微球可以至少在术后1周内伤口局部达到很高的药物治疗浓度,而全身药物浓度很低,可以避免全身使用万古霉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毛璐;张伯松;董迪;卞婧;李静;齐文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