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向宁;刘兴贵
目的 考察瑰及乳膏的体外释放度,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白及多糖为指标、生理盐水为释放介质、0.2%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采用透析袋法研究瑰及乳膏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10 h内白及多糖累积释放度为84.2%,为速释期;在12 h以后其释放度为15.8%,为缓释期;48 h内累积释放度为97.9%.结论 瑰及乳膏具有缓释特性,每10 h使用一次可保持疗效.透析袋法用于瑰及乳膏的体外释放度考察,操作便利、方法稳定、结果可靠.
作者:陈芳;常明泉;李德福;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KK3和MKK6在榄香烯致人U87MG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榄香烯作用于人U87MG及U251胶质瘤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EK信号通路中MKK3和MKK6的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含量.通过转染显性负突变质粒DN-MKK3和DN-MKK6,抑制MKK3和MKK6的活性.然后分别行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榄香烯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结果 榄香烯显著抑制了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并可使细胞中MKK3和MKK6的磷酸化水平上调.抑制MKK3和MKK6的活性则可显著削弱榄香烯的抗胶质瘤增殖和G0/G1细胞周期阻滞作用.结论 榄香烯可以通过将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进而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MKK3和MKK6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朱廷准;徐英辉;李晓明;罗力涵;梁国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早孕要求行无痛人流的孕妇80例,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观察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5 mg,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50 μ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R、SpO2、MAP、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HR、SpO2、MAP、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静脉全麻是无痛人流的另一麻醉方法.
作者:顾正峰;高宏;秦国伟;王志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麻醉药,是高选择性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因其化学结构中有独特的酯键,所以被血浆和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非特异酯酶快速水解代谢,药代动力学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瑞芬太尼起效迅速,血脑平衡时间较短,代谢快,无蓄积,因此被应用于临床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阶段.瑞芬太尼具有镇痛、镇静作用的同时,也有呼吸抑制、骨骼肌强直、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现对瑞芬太尼应用于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进行综述.
作者:刘妍雨;陈宏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rocyanidin,PC)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以及凋亡通路,揭示其抗乳腺癌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细胞,24 h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PC组,MTT法检测PC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Caspase-9、Caspase-12的含量.结果 PC(10~320 μg/mL)6个剂量组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40、80和160 μg/mL 3个浓度下体外培养,PC可提高MCF-7细胞的凋亡率,并诱导出现G2-M细胞周期阻滞;PC作用48 h后,Caspase-9、Caspase-12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 PC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其凋亡通路与Caspase途径有关,并涉及Caspase家族的内质网和线粒体两条通路.
作者:薛瑞;王明仲;洪学军;吴倩;廉果;何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28例.A组给予非洛地平,B组给予缬沙坦,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血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蛋白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24 h蛋白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和缬沙坦均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保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但非洛地平价格明显低于缬沙坦,有望成为广大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肾脏保护药物.
作者:凌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进行无痛人流的4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实验组先注射咪达唑仑,然后静脉注射丙泊酚.观察两组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镇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麻醉优良率和镇痛有效率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平均意识恢复时间与丙泊酚的使用量分别为(2.27±1.09)min和(2.45±0.09)mg/k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人流术中可以获得更好的麻醉与镇痛效果,值得在无痛人流术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霞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98例慢性咳嗽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 3种病因发生率较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35.71%)、鼻后滴漏综合征(29.59%)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3.27%),根据诊断程序检查,91例明确病因(确诊率为92.9%),并通过相应治疗后症状消除或缓解,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成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多变,需根据诊断程序来综合分析,进行对应的诊断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的针对性治疗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细孔柱法,测定复方胆通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ODS反相细孔柱(2.1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v/v)=85:15,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结果 复方胆通胶囊中大黄酚含量测定在0.01~0.15 μg/g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大黄素含量测定在0.02~0.24 μg/g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结论 实验所建立反相高效液相细孔柱法测定复方胆通胶囊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检测胆通胶囊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的标准方法.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口服药品说明书中关于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的标注情况,探讨如何保证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方法 收集我院361份口服西药说明书,按有无标注服药时间进行统计;46种缓控释及肠溶制剂按有无标注服药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361份药品说明书中,标注服药时间的143份,占全部品种的39.61%;46种缓控释及肠溶制剂中,标注服药方法的30种,占全部品种的65.22%.结论 为保证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应规范药品说明书的书写,同时药师应善于归纳总结,做好用药指导,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雪云;贾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动态ABC分类法在药品采购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开发软件对医院药学中的药品采购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将药品销售的动态ABC分类与实际保有库存量作为开发软件的重要参数,用以开发一套名为阳光药品采购的软件.结果 阳光药品采购软件得出的采购额度与医院HIS系统中药品采购计划生成的采购额度相比,能够降低库存成本,理论上可以节约大约1.5倍的药品采购资金.结论 新的阳光药品采购软件的应用可以降低库存成本,节约药品采购资金.
作者:王宾;林耀才;张鞠蕾;古伟文;刘金英;孙丽;许珍强;王保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前列地尔+生长抑素治疗组(观察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 %、65.63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赵向宁;刘兴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宫缩乏力高危剖宫产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取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缩宫素20 U子宫肌肉注射和卡前列甲酯栓1 mg肛塞,观察组则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和欣母沛250 μg宫体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尿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欣母沛可有效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疗效优于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
作者:董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体外观察黄芪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20、100、200 μg/mL的黄芪作用于Hep-2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黄芪可显著抑制Hep-2细胞增殖且存在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率随着黄芪浓度增高逐渐升高,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光镜观察细胞数量减少,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典型细胞凋亡.结论 黄芪可调控喉癌细胞周期,形成G2/M期阻滞,通过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发挥其抗癌作用.
作者:宋岩;刘秀萍;白伟良;季文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二氯乙酸钠(Sodium dichloroacetate,DCA-Na)、顺铂(DDP)联合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DCA-Na、DDP应用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法)检测DCA-Na、DDP单药及两药联合作用于A549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检测DCA-Na作用于A549细胞后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8、-9蛋白的活性.结果 DCA-Na、DDP单药组均对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0.4、2 μg/mL的DDP与37.5、75、150 μg/mL的DCA-Na联合作用A549细胞24、48、72 h后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DDP单药组(P<0.05),且2 μg/mL的DDP与75 μg/mL的DCA联合在48 h表现为协同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549细胞联合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各单药组(P<0.05).DCA-Na作用于A549细胞后,分别在12、24、48、72 h测得Caspase-3、-8、-9蛋白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A-N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也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一定浓度范围的DCA-Na和DDP联合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能够产生协同作用.DCA-Na可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且与DDP联合后其诱导凋亡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单辉国;茅国新;潘骥群;周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蓝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分别在治疗前后1、3、5 d检测患儿血清中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并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第3天和第5天血清中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础蓝光治疗次数及照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加快患儿血清中胆红素恢复正常的速度,缩短治疗时间,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皮炎湿疹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白芍总苷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4周疗效,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1、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41.25%、51.25%、72.5%;对照组分别为27.5%、32.5%、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Th1/Th2比值分别为(6.01±2.07)、(5.13±2.12),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h1/Th2比值明显升高,提示Th2细胞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分别为2例头晕、嗜睡,1例轻度腹泻但未停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不良反应2例,为头晕和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患者均能耐受,未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可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皮炎湿疹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而且治疗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明显.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小檗碱的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甲醛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小檗碱对炎症局部组织中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结果 小檗碱能显著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 小檗碱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组织中PGE2生成有关.
作者:李宇馨;李瑞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药品周转率、药品储存﹑拆零药品﹑备用药品等方面,概述药品有效期管理,明确药品有效期管理的现实意义,确保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
作者:李培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匹维溴胺50 mg/次,3次/d.对照组加用谷维素30 mg,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3次/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消化道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且在联合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正常,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作者:岑永豪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