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何忠;谭明旗
目的 利用HIS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监测.方法 对各项抗菌药物用药指标进行分析,合理设计报表,通过HIS系统取得各项数据,可以得到相关的指标数值.结果 通过HIS系统报表形式能快速、准确、方便地取得各项抗菌药物的监测数据.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传统的皮下注射给药方式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便,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胰岛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以期寻找到方便、顺应性好、损伤小的给药方式.本文对近年来胰岛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刘慧敏;朱雪松;陈富超;李春雷;黄麟杰;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采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的50例为观察组,采用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孕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对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8%;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上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等轻微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17例恶心、呕吐等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均有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疗效优于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
作者:刘春霞;胡金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吉马酮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检测吉马酮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吉马酮作用细胞后亚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 吉马酮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吉马酮可以诱导A549细胞凋亡,凋亡率与药物呈剂量效应关系;电子显微镜下经吉马酮处理后的细胞可见染色质浓聚、染色质边集等典型的凋亡改变,而空白对照组没有变化.结论 吉马酮可以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超;张毅;何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常规治疗+盐酸纳洛酮治疗)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ET水平、GCS评分情况以及EEG检测异常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前部动脉血流情况、大脑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对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颅内压、减少病死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清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国产丙泊酚注射液用于临床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试验组(国产丙泊酚组)和对照组(竟安组)各4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设定血浆靶浓度3 μg/mL,至受试者意识消失,然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3 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4~8 ng/mL和肌松药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每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BIS.同时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消失后血浆丙泊酚靶浓度为3 μg/mL时的BIS值、辅助用药的种类和剂量、麻醉维持期是否知晓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期间两组高心率、低心率、低血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BIS值、意识消失后血浆3 μg/mL时BIS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知晓率均为0.试验组辅用阿托品或麻黄碱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使用总剂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痛、兴奋多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丙泊酚注射液在麻醉深度、意识消失时间、麻醉知晓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与进口丙泊酚注射液(竟安)相当,用于临床麻醉安全有效.
作者:黄明;陈艳红;孙莹杰;周锦;张铁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76例晚期肾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采用IFN-α、IL-2交替治疗;实验组38例,采用索拉非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总控制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皮疹/脱皮等;实验组的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能更好地控制癌变,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青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给予恩替卡韦(ETV)0.5 mg,1次/d口服.对照组44例给予阿德福韦酯(ADV)10 mg,1次/d口服.观察两组的肝肾功能、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ALT、HBV-DNA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HBeAg阴转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时,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HBV-DNA高度应答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ETV更适用于HBV-DNA明显升高者,对HBV复制所致的重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李东;马德强;柯昌征;张银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处方的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门诊药房共72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及发生原因.结果 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药品数量差错为25例,占34.7%;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为14例,占19.5%;用法用量差错为13例,占18.1%;药品名称相似或包装相似而错发的为9例,占12.5%;用药禁忌差错为5例,占6.9%;其他差错为6例,占8.2%.导致发生差错的原因有:药师方面原因49例,占68.1%;医师方面原因13例,占18.1%;患者方面的原因有8例,占11.1%;环境方面的原因有2例,占2.8%.结论 加强管理,提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注重工作的每一环节,杜绝门诊药房处方的调剂差错.
作者:徐文芳;王华飞;肖廷英;贾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骨科腰椎内固定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A组,生理盐水稀释为2 mL)或生理盐水2 mL(B组).术毕即开始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A).采用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及术后2、4、8、24、48 h的镇痛效果,记录患者24 h、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量,同时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用于腰椎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可以增强舒芬太尼PCA镇痛效果.
作者:陈晓光;侯轶楠;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532激光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532激光光凝治疗的病例79例(79眼),并按要求用药复查且资料完整,其中治疗组43例(43眼),激光后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6例(36眼),激光后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包括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65.1% vs.47.2%,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 vs.75.0%,P<0.05).结论 532激光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更好地促进积血吸收,改善眼底微循环,减少副作用,提高视功能.
作者:吴小军;高丰;殷晖;潘颖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奈拉滨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奈拉滨1 500 mg/(m2 · d)静滴2 h(第1、3、5天),21 d为1个疗程.1例复发性T-ALL给予2个疗程,1例难治性T-ALL给予1个疗程.结果 1例复发T-ALL在第1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伴不完全血象恢复(CRi),继续应用奈拉滨1个疗程后获CR.但4个月后疾病再次复发.8个月后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另1例难治性T-ALL应用1个疗程后无治疗反应,停用奈拉滨,应用其他联合化疗后获CR,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情稳定.2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Ⅰ~Ⅱ级神经系统毒性,Ⅰ级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功异常.无奈拉滨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奈拉滨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T-ALL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作者:于锦香;李艳;王晓雪;王萍萍;蔡大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以品管圈活动为载体,提高科室员工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规范优质门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整理、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调配组的调配差错条数、发药组不合格处方审核张数、咨询组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成功例数.结果 门诊药房品管圈活动干预后,调配差错率降低65.8%,不合理处方审出量提高22.8%,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成功率提高39.6%.结论 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药师调配、发药、药物咨询与指导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创建了优质门诊药学服务的模式.
作者:郭红;姜德春;王海莲;王雅薇;任雷涛;刘荣;李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经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1例未经化疗或者放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方法进行3~5个疗程的治疗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3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稳定11例,肿瘤增长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8.09%.总的临床收益率为71.4%.主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18例),其他为感觉性神经炎、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腹泻.毒副反应主要以1级和2级为主.经过2年随访,死亡18例,存活3例.结论 奥沙利铂经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宗煜;倪绍祥;张宪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0例)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1(36例)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2(32例)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危及生命的出血现象.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可行.
作者:邢雨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因结核性胸膜炎1个月,发热、皮疹3 d,高热、皮疹加重2 h入院.1个月前,患者因结核性胸膜炎口服异烟肼,0.3 g,1次/d;利福喷丁,0.45 g,2次/d;吡嗪酰胺,0.5 g,3次/d;乙胺丁醇,0.75 g,1次/d.3 d前,患者因发热,颜面部、躯干、四肢散在性红色斑片状皮疹,在门诊接受抗过敏治疗.2 h前,因高热40 ℃,皮疹加重,入院治疗.
作者:赵小红;杨红玲;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测量大鼠血压、全血乳酸(LD)、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对大鼠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注射用生脉显著升高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降低全血LD、血浆NO和MDA含量,提高血浆的SOD活力;且注射用生脉可减轻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的损伤.结论 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光;丁晓飞;吴英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FN-α)、伊马替尼、羟基脲3种药物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后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治疗后2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9例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细胞的含量.结果 羟基脲组外周血树突细胞含量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5).伊马替尼组和TNF-α组外周血树突细胞含量比羟基脲组明显增加(P<0.05),但和正常人相似(P>0.05).伊马替尼和TNF-α两组之间树突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DC含量明显减少,抗肿瘤作用下降.而伊马替尼和IFN-α可促使体内DC的增殖,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两者间促使DC增殖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爽;顾敏;刘卓刚;郝良纯;王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5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与单独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米非司酮.
作者:代洪波;林虹;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AH患儿12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所有病例使用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16周,对照组同期给予安慰剂.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持续天数、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及腺样体/鼻咽比值(A/N比值)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6周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咳嗽持续天数、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及A/N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咳嗽持续的天数,改善睡眠障碍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
作者:汤海玲;曹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