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顾敏;刘卓刚;郝良纯;王弘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传统的皮下注射给药方式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便,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胰岛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以期寻找到方便、顺应性好、损伤小的给药方式.本文对近年来胰岛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刘慧敏;朱雪松;陈富超;李春雷;黄麟杰;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8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7.1% vs.86.7%,P<0.05);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FEV1%预计值及FEV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可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严鸿翔;占宏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因结核性胸膜炎1个月,发热、皮疹3 d,高热、皮疹加重2 h入院.1个月前,患者因结核性胸膜炎口服异烟肼,0.3 g,1次/d;利福喷丁,0.45 g,2次/d;吡嗪酰胺,0.5 g,3次/d;乙胺丁醇,0.75 g,1次/d.3 d前,患者因发热,颜面部、躯干、四肢散在性红色斑片状皮疹,在门诊接受抗过敏治疗.2 h前,因高热40 ℃,皮疹加重,入院治疗.
作者:赵小红;杨红玲;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APE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郧;卢小伟;赵文成;马珍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532激光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532激光光凝治疗的病例79例(79眼),并按要求用药复查且资料完整,其中治疗组43例(43眼),激光后联合应用和血明目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6例(36眼),激光后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包括视力、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65.1% vs.47.2%,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 vs.75.0%,P<0.05).结论 532激光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更好地促进积血吸收,改善眼底微循环,减少副作用,提高视功能.
作者:吴小军;高丰;殷晖;潘颖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给予恩替卡韦(ETV)0.5 mg,1次/d口服.对照组44例给予阿德福韦酯(ADV)10 mg,1次/d口服.观察两组的肝肾功能、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ALT、HBV-DNA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HBeAg阴转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观察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时,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HBV-DNA高度应答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ETV更适用于HBV-DNA明显升高者,对HBV复制所致的重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李东;马德强;柯昌征;张银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奈拉滨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奈拉滨1 500 mg/(m2 · d)静滴2 h(第1、3、5天),21 d为1个疗程.1例复发性T-ALL给予2个疗程,1例难治性T-ALL给予1个疗程.结果 1例复发T-ALL在第1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伴不完全血象恢复(CRi),继续应用奈拉滨1个疗程后获CR.但4个月后疾病再次复发.8个月后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另1例难治性T-ALL应用1个疗程后无治疗反应,停用奈拉滨,应用其他联合化疗后获CR,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情稳定.2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Ⅰ~Ⅱ级神经系统毒性,Ⅰ级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功异常.无奈拉滨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奈拉滨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T-ALL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作者:于锦香;李艳;王晓雪;王萍萍;蔡大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09 年1月至2012 年10 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2次/d 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静脉用药辅助治疗AECOPD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张强;何忠;谭明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国产丙泊酚注射液用于临床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试验组(国产丙泊酚组)和对照组(竟安组)各40例.靶控输注丙泊酚,设定血浆靶浓度3 μg/mL,至受试者意识消失,然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3 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4~8 ng/mL和肌松药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每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BIS.同时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消失后血浆丙泊酚靶浓度为3 μg/mL时的BIS值、辅助用药的种类和剂量、麻醉维持期是否知晓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期间两组高心率、低心率、低血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BIS值、意识消失后血浆3 μg/mL时BIS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知晓率均为0.试验组辅用阿托品或麻黄碱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使用总剂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痛、兴奋多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丙泊酚注射液在麻醉深度、意识消失时间、麻醉知晓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与进口丙泊酚注射液(竟安)相当,用于临床麻醉安全有效.
作者:黄明;陈艳红;孙莹杰;周锦;张铁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骨科腰椎内固定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A组,生理盐水稀释为2 mL)或生理盐水2 mL(B组).术毕即开始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A).采用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及术后2、4、8、24、48 h的镇痛效果,记录患者24 h、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量,同时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用于腰椎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可以增强舒芬太尼PCA镇痛效果.
作者:陈晓光;侯轶楠;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抑制组与替代组,每组40例,均实施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术,术后均给予131I+优甲乐治疗,抑制组优甲乐给予抑制剂量(2.5 μg/kg),替代组优甲乐给予替代剂量(2.0 μg/kg),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甲功及骨代谢情况.结果 抑制组FT3、FT4均显著高于替代组与对照组(P<0.01),且TSH显著低于替代组与对照组(P<0.01);三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患者术后131I+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骨代谢影响较小.
作者:刘勇;周珍;彭小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肺栓塞中高危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相关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栓塞中高危且接受阿替普酶溶栓的患者39例,观察在溶栓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积极干预,完成溶栓治疗共38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出现便潜血阳性,但无柏油样便及血便;3例出现动脉采血局部血肿;1例出现低血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50 mg阿替普酶2 h缓慢推注治疗溶栓过程中,严密的观察与监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及防治出血等并发症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丹;赵娜;戴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p242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T24细胞贴壁培养于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链霉素的1640培养液中,37 ℃、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处理组加入浓度为50、100、200、500 nM pp242;对照组不加药物,每天更换1640 培养液.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pp242对T24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法检测pp242处理后的T24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p242对膀胱癌T24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膀胱癌治疗药物.
作者:张国君;刘卓刚;张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采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的50例为观察组,采用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孕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对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8%;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上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等轻微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17例恶心、呕吐等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均有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疗效优于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
作者:刘春霞;胡金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常规治疗+盐酸纳洛酮治疗)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ET水平、GCS评分情况以及EEG检测异常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前部动脉血流情况、大脑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对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颅内压、减少病死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清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太子参具有抗应激、抗疲劳、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资料,对太子参药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太子参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汪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以品管圈活动为载体,提高科室员工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规范优质门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整理、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调配组的调配差错条数、发药组不合格处方审核张数、咨询组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成功例数.结果 门诊药房品管圈活动干预后,调配差错率降低65.8%,不合理处方审出量提高22.8%,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成功率提高39.6%.结论 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药师调配、发药、药物咨询与指导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创建了优质门诊药学服务的模式.
作者:郭红;姜德春;王海莲;王雅薇;任雷涛;刘荣;李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处方的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门诊药房共72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及发生原因.结果 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药品数量差错为25例,占34.7%;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为14例,占19.5%;用法用量差错为13例,占18.1%;药品名称相似或包装相似而错发的为9例,占12.5%;用药禁忌差错为5例,占6.9%;其他差错为6例,占8.2%.导致发生差错的原因有:药师方面原因49例,占68.1%;医师方面原因13例,占18.1%;患者方面的原因有8例,占11.1%;环境方面的原因有2例,占2.8%.结论 加强管理,提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注重工作的每一环节,杜绝门诊药房处方的调剂差错.
作者:徐文芳;王华飞;肖廷英;贾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伴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40例,静脉注射长春西汀20 mg/d.给药前及给药15 d后检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等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40例T2DM患者的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显著降低(P<0.05).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宇家;刘峰;王艳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蜂胶黄酮(EPF)对环磷酰胺(CTX)诱导HL770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L7702细胞按一定密度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24孔板,培养24 h后,向各孔中分别加入CTX(4 ng/L)、CTX(4 ng/L)+EPF(20、30、40 ng/L),继续培养24 h,进行WST-1、AO/EB双染、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染色.采用小鼠随机分组,试验组每天给予EPF 100、200、400 mg/mL灌胃,0.5 mL/支,连续给药10 d,同时注射CTX 0.15 g/kg,共3 d.取血清检测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等活性及尿素氮(BUN)含量.结果 EPF与CTX共处理HL7702细胞生长抑制明显改善,当EPF浓度达到40 ng/mL时,促进生长作用呈现正比例曲线特征.试验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绝大多数细胞形态饱满,几乎没有死亡细胞.CTX单独处理的HL7702细胞组24 h晚期凋亡细胞占30.2%,CTX与EPF共处理细胞组凋亡细胞分别占19.2%、13.1%、7.1%.结论 EPF对CTX诱导的HL7702凋亡作用具有拮抗作用,可缓解CTX引起的毒性.
作者:张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