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的影响

陈光;丁晓飞;吴英良

关键词:注射用生脉, 感染性休克, 盲肠穿孔结扎术, 一氧化氮
摘要:目的 考察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测量大鼠血压、全血乳酸(LD)、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对大鼠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注射用生脉显著升高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降低全血LD、血浆NO和MDA含量,提高血浆的SOD活力;且注射用生脉可减轻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的损伤.结论 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立普妥联合甘乐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生化及肝脏超声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甘乐)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生化及肝脏超声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我院NAFLD患者106例,口服立普妥(10 mg,每晚1次)、甘乐(40 mg,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TG、TC、ALT、AST及肝脏超声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TG、TC、ALT、AST及肝脏超声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 立普妥联合甘乐可使老年NAFLD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肝脏超声影像显著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石振东;赵凤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辅助治疗AECOPD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09 年1月至2012 年10 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2次/d 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静脉用药辅助治疗AECOPD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张强;何忠;谭明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APE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郧;卢小伟;赵文成;马珍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奈拉滨治疗2例成人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并文献复习

    目的 观察奈拉滨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奈拉滨1 500 mg/(m2 · d)静滴2 h(第1、3、5天),21 d为1个疗程.1例复发性T-ALL给予2个疗程,1例难治性T-ALL给予1个疗程.结果 1例复发T-ALL在第1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伴不完全血象恢复(CRi),继续应用奈拉滨1个疗程后获CR.但4个月后疾病再次复发.8个月后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另1例难治性T-ALL应用1个疗程后无治疗反应,停用奈拉滨,应用其他联合化疗后获CR,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情稳定.2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Ⅰ~Ⅱ级神经系统毒性,Ⅰ级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功异常.无奈拉滨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奈拉滨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T-ALL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作者:于锦香;李艳;王晓雪;王萍萍;蔡大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采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的50例为观察组,采用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孕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对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8%;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上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等轻微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17例恶心、呕吐等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均有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疗效优于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

    作者:刘春霞;胡金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替普酶用于中高危肺栓塞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肺栓塞中高危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相关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栓塞中高危且接受阿替普酶溶栓的患者39例,观察在溶栓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积极干预,完成溶栓治疗共38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出现便潜血阳性,但无柏油样便及血便;3例出现动脉采血局部血肿;1例出现低血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50 mg阿替普酶2 h缓慢推注治疗溶栓过程中,严密的观察与监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及防治出血等并发症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丹;赵娜;戴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品管圈为载体创建优质的门诊药学服务模式

    目的 以品管圈活动为载体,提高科室员工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规范优质门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整理、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调配组的调配差错条数、发药组不合格处方审核张数、咨询组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成功例数.结果 门诊药房品管圈活动干预后,调配差错率降低65.8%,不合理处方审出量提高22.8%,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成功率提高39.6%.结论 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药师调配、发药、药物咨询与指导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创建了优质门诊药学服务的模式.

    作者:郭红;姜德春;王海莲;王雅薇;任雷涛;刘荣;李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76例晚期肾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采用IFN-α、IL-2交替治疗;实验组38例,采用索拉非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总控制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皮疹/脱皮等;实验组的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能更好地控制癌变,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青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p242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pp242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T24细胞贴壁培养于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链霉素的1640培养液中,37 ℃、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处理组加入浓度为50、100、200、500 nM pp242;对照组不加药物,每天更换1640 培养液.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pp242对T24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法检测pp242处理后的T24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p242对膀胱癌T24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膀胱癌治疗药物.

    作者:张国君;刘卓刚;张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的影响

    目的 考察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测量大鼠血压、全血乳酸(LD)、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对大鼠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注射用生脉显著升高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降低全血LD、血浆NO和MDA含量,提高血浆的SOD活力;且注射用生脉可减轻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的损伤.结论 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光;丁晓飞;吴英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0年我院结核病区基本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结核病区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为2012年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以下简称2009版目录),统计我院结核病区2010年药物销售数据,应用金额排序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结核病区应用了160种基本药物(西药+中成药),占2009版目录基本药物总数量(307种)的52.12%;其销售金额(西药+中成药)为430.58万元,占结核病区药品总收入(2 266.06万元)的19%.结论 我院结核病区基本药物的使用品种数低于河南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90%),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符合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12%).

    作者:张永香;张强;卢乙众;邓智建;刘新民;王业民;刘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处方的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门诊药房共72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及发生原因.结果 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药品数量差错为25例,占34.7%;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为14例,占19.5%;用法用量差错为13例,占18.1%;药品名称相似或包装相似而错发的为9例,占12.5%;用药禁忌差错为5例,占6.9%;其他差错为6例,占8.2%.导致发生差错的原因有:药师方面原因49例,占68.1%;医师方面原因13例,占18.1%;患者方面的原因有8例,占11.1%;环境方面的原因有2例,占2.8%.结论 加强管理,提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注重工作的每一环节,杜绝门诊药房处方的调剂差错.

    作者:徐文芳;王华飞;肖廷英;贾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用药指标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目的 利用HIS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监测.方法 对各项抗菌药物用药指标进行分析,合理设计报表,通过HIS系统取得各项数据,可以得到相关的指标数值.结果 通过HIS系统报表形式能快速、准确、方便地取得各项抗菌药物的监测数据.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0例)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1(36例)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2(32例)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危及生命的出血现象.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可行.

    作者:邢雨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蜂胶黄酮对环磷酰胺诱导HL77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蜂胶黄酮(EPF)对环磷酰胺(CTX)诱导HL770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L7702细胞按一定密度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24孔板,培养24 h后,向各孔中分别加入CTX(4 ng/L)、CTX(4 ng/L)+EPF(20、30、40 ng/L),继续培养24 h,进行WST-1、AO/EB双染、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染色.采用小鼠随机分组,试验组每天给予EPF 100、200、400 mg/mL灌胃,0.5 mL/支,连续给药10 d,同时注射CTX 0.15 g/kg,共3 d.取血清检测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等活性及尿素氮(BUN)含量.结果 EPF与CTX共处理HL7702细胞生长抑制明显改善,当EPF浓度达到40 ng/mL时,促进生长作用呈现正比例曲线特征.试验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绝大多数细胞形态饱满,几乎没有死亡细胞.CTX单独处理的HL7702细胞组24 h晚期凋亡细胞占30.2%,CTX与EPF共处理细胞组凋亡细胞分别占19.2%、13.1%、7.1%.结论 EPF对CTX诱导的HL7702凋亡作用具有拮抗作用,可缓解CTX引起的毒性.

    作者:张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帕瑞昔布钠对腰椎内固定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骨科腰椎内固定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A组,生理盐水稀释为2 mL)或生理盐水2 mL(B组).术毕即开始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A).采用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及术后2、4、8、24、48 h的镇痛效果,记录患者24 h、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量,同时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用于腰椎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可以增强舒芬太尼PCA镇痛效果.

    作者:陈晓光;侯轶楠;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胰岛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传统的皮下注射给药方式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便,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胰岛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以期寻找到方便、顺应性好、损伤小的给药方式.本文对近年来胰岛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刘慧敏;朱雪松;陈富超;李春雷;黄麟杰;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AH患儿12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所有病例使用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16周,对照组同期给予安慰剂.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持续天数、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及腺样体/鼻咽比值(A/N比值)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6周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咳嗽持续天数、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评分及A/N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咳嗽持续的天数,改善睡眠障碍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

    作者:汤海玲;曹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口服抗结核药致药物超敏综合征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因结核性胸膜炎1个月,发热、皮疹3 d,高热、皮疹加重2 h入院.1个月前,患者因结核性胸膜炎口服异烟肼,0.3 g,1次/d;利福喷丁,0.45 g,2次/d;吡嗪酰胺,0.5 g,3次/d;乙胺丁醇,0.75 g,1次/d.3 d前,患者因发热,颜面部、躯干、四肢散在性红色斑片状皮疹,在门诊接受抗过敏治疗.2 h前,因高热40 ℃,皮疹加重,入院治疗.

    作者:赵小红;杨红玲;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0.125%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0.125%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择期行TURP术的患者56例,ASA分级Ⅰ~Ⅲ.随机分成罗哌卡因镇痛组(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组(L组).两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R组配方为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 μg/mL;L组配方为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 μg/mL.记录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使用、患者恢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时VAS评分均高于同一时点安静时评分(P<0.05).两组患者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术后静注吗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和对镇痛的整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术后应用0.125%罗哌卡因或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 μg/mL行硬膜外镇痛均能获得满意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郭善斌;田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