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单药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宋颖;魏巍

关键词: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超重,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时责任护士对30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施行整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药物治疗,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有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30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均明显下降,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是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磷酸肌酸钠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脑梗死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磷酸肌酸钠组(PCr组),每组20只.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6h后将大鼠处死,检测血清及脑匀浆SOD、MDA、GPX活性,计算脑梗死体积,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脑梗死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P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PCr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内SOD、GPX、MDA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和PCr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组大鼠的梗死体积较脑梗死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 PCr可减少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缓解缺血后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郭传骥;李铁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种药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AECOPD诊断标准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单一雾化吸入,治疗后对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咳嗽缓解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沭舒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显著,且方便、简单、安全.

    作者:李少丹;林日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选择尚未进入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4、5期)6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的iPTH、血钙、血磷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65例患者经治疗12周后,血清iPTH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钙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而血磷有下降趋势.在治疗8、12周时,患者的Ca2+×p3-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72.3%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骨化三醇口服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非透析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袁移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通淋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 验证通淋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通淋颗粒对家兔发热的影响;观察通淋颗粒对SD大鼠纸片肉芽影响;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试验;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试验;选用SD大鼠进行通淋颗粒的利尿作用及对尿电解质的影响试验.结果 动物口服通淋颗粒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免发热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急、慢性炎性渗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正常动物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排出量,并可以改变大鼠尿电解质的含量.结论 通淋颗粒具有较明显的解热、抗炎、镇痛、利尿作用.

    作者:安君;魏凤玲;崔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氮平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米氮平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联合组(MP组),每组32例.P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MP组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普瑞巴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MP组的疼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行.

    作者:王志彬;姚鹏;兰培丽;丁远远;马佳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踝臂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对躁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2011年7-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治疗8周,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心电图,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并在治疗开始及结束后检测24h动态血压和踝臂指数.结果 8周末,两组治疗前后随机血压及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降压有效率均为85%,奥美沙坦酯降压可持续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降压谷峰比均>50%.两组治疗8周ABI较前分别有所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谷峰比满意,能够24h平稳降压,且长期应用可改善动脉硬化.

    作者:刘静一;赵政党;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评价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及降糖效果.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为期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患者HbA1 c和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降糖指数(DI)、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HbA1c、EPG、2hPPG均下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下降更多,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DI上升明显(P<0.05).结论 西格列汀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并能提高胰岛素降糖指数,但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强.

    作者:李玲;韩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TNF-α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β3-AR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心脏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衰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培养生后2dSD大鼠心肌细胞,取第4天的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TNF-α的培养液,检测不同时间作用下β3-A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细胞受TNF-α刺激后,β3-AR mRNA及蛋白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表达量增加,至作用浓度为1.6 ng/mL、作用时间为12h达峰值.结论 TNF-α作用下心肌β3-AR上调,且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引起心衰的原因之一.

    作者:荣箭;刘春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作者:黄坚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血管性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0.25 mg/次,3次/d,神经节苷脂40 mg,1次/d;对照组加用美多巴,开始剂量每次1/4片,每日3次,逐渐加量,每日多不超过5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UPD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可有效治疗血管帕金森病.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18例在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注射碘佛醇的速度为3~6 mL/s,用量为80~100 mL.所有患者在增强前2h及增强后即刻、1h、48 h分别记录各项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以及观察注射部位情况,在增强前2h和增强后48 h,均进行肾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而且在增强时及增强后立刻、15 min、1h和48 h分别查看、记录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注射碘佛醇后发生热感及潮红28例(8.8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4例(1.26%).未发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明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人氟安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人氟安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转移率的影响.方法 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中行中人氟安800 mg腹腔内植入化疗法;5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仅行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疗效、1年及3年生存率和胃癌转移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63.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人氟安组1年及3年生存率、胃癌转移率分别为81.25%、64.58%和10.99%,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行中人氟安化疗法疗效显著,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癌症转移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小苗;肖宝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静脉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Y1组)、中剂量组(Y2组)和高剂量组(Y3组).麻醉诱导前,三组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溶于NS至20mL),剂量分别为0.2、0.5、0.8μg/kg,且均在10 min内完成.麻醉诱导药物相同.记录三组患者泵注前(基础值)、泵注后5 min、插管时、插管后1、2、5、15 min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输注右美托咪定后,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均呈下降趋势,且Y3组患者HR在右关托咪定输注完毕时下降明显(P<0.05);插管时,Y1组患者的SBP、MAP、HR高于基础值(P<0.05),并高于同时刻的Y2、Y3组(P<0.05),而Y2、Y3组各指标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15 min内,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逐渐下降到基础值附近,尤其是在插管后15 min,SBP、DBP、MAP、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韩光;刘坤;孟凌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病例,统计分析后得到万古霉素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 共入选病例78例,发现临床中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指证用药、给药速度不标明或标注不准确、应用剂量偏低、对特殊情况下的剂量调整方法不当以及靶谷浓度的选择不当、监测时机不当等.结论 针对临床中实际存在的应用问题,通过建立万古霉素应用标准及鼓励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孙浩;徐英宏;刘晓东;菅凌燕;肇丽梅;王大南;臧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急性肝损害患者的药学监护

    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急性肝损害的病例治疗,临床药师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及进行药学监护,并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药师与医生共同组成治疗团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壮;戴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制水蛭通络方在脑卒中治疗中促进血肿吸收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自制水蛭通络方在脑卒中治疗中促进血肿吸收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脑卒中血肿吸收治疗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清开灵注射液基础性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自制水蛭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脑卒中治疗中促进血肿吸收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改善情况在第14天和第21天有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基本痊愈6例(9.52%),有效46例(73.01%),无效11例(17.47%),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有效15例(23.81%),无效48例(74.19%),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水蛭通络方在脑卒中治疗中能促进血肿吸收,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金斌;刘绍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应用普拉克索和美多巴为治疗组,应用吡贝地尔缓释片和美多巴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于老年PD患者,普拉克索不仅可以改善运动状态,还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作者:张红雷;尤林;白抚生;赵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难治性ITP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慢性难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难治性ITP患者,联合应用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菌素治疗,血小板计数>30×109/L或高于原基础值1倍以上,即为有效反应.结果 本组有效率为75.0%,有效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24个月,之后8例(40.0%)复发.8例复发患者继续采用该疗法,6例出现有效反应.14例经联合疗法后出现初始有效反应的患者中,2例在终停药后症状仍减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有效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作者:潘月芬;方遒;吴霞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虎杖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虎枝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7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应用复方虎杖颗粒治疗)和对照组(36例,应用别嘌醇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上升(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血尿酸、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虎杖颗粒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脂、高尿酸、高黏血症状态.

    作者:韩英;程耀科;陈玉娟;李咏梅;江雁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