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黄坚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观察组A采用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B采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观察组A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B,观察组A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病例,统计分析后得到万古霉素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 共入选病例78例,发现临床中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指证用药、给药速度不标明或标注不准确、应用剂量偏低、对特殊情况下的剂量调整方法不当以及靶谷浓度的选择不当、监测时机不当等.结论 针对临床中实际存在的应用问题,通过建立万古霉素应用标准及鼓励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孙浩;徐英宏;刘晓东;菅凌燕;肇丽梅;王大南;臧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体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Mashall评分、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3d,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APACHEⅡ、Masha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波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党宗彦;何再明;吴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金斌;刘绍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踝臂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对躁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2011年7-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治疗8周,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心电图,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并在治疗开始及结束后检测24h动态血压和踝臂指数.结果 8周末,两组治疗前后随机血压及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降压有效率均为85%,奥美沙坦酯降压可持续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降压谷峰比均>50%.两组治疗8周ABI较前分别有所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谷峰比满意,能够24h平稳降压,且长期应用可改善动脉硬化.

    作者:刘静一;赵政党;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共词聚类法分析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状况

    目的 探讨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状况.方法 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对2002年至2012年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主题词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分析.结果 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交界性并位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长QT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及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结论 正确识别和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重性,并选择合理、及时的治疗措施,是挽救危重心律失常患儿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薇;李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选择尚未进入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4、5期)6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的iPTH、血钙、血磷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65例患者经治疗12周后,血清iPTH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钙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而血磷有下降趋势.在治疗8、12周时,患者的Ca2+×p3-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72.3%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骨化三醇口服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非透析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袁移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作者:黄坚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18例在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注射碘佛醇的速度为3~6 mL/s,用量为80~100 mL.所有患者在增强前2h及增强后即刻、1h、48 h分别记录各项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以及观察注射部位情况,在增强前2h和增强后48 h,均进行肾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而且在增强时及增强后立刻、15 min、1h和48 h分别查看、记录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注射碘佛醇后发生热感及潮红28例(8.8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4例(1.26%).未发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在腹部CT增强检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明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难治性ITP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慢性难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难治性ITP患者,联合应用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菌素治疗,血小板计数>30×109/L或高于原基础值1倍以上,即为有效反应.结果 本组有效率为75.0%,有效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24个月,之后8例(40.0%)复发.8例复发患者继续采用该疗法,6例出现有效反应.14例经联合疗法后出现初始有效反应的患者中,2例在终停药后症状仍减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有效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作者:潘月芬;方遒;吴霞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熊去氧胆酸与S-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与S-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及血生化参数变化规律.方法 以84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S-腺甘蛋氨酸静滴1 500 mg/d+熊去氧胆酸250mg4次/d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生化参数.结果 治疗后,ICP患者总胆汁酸、甘胆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甘胆酸水平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之间呈低度正相关(r=0.29,P<0.05).结论 S-腺甘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ICP疗效良好,血生化参数是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评价的实用临床指标.

    作者:江旭芬;俎德学;汪琳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克喷预防喉癌放射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克喷预防喉癌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自放疗首日开始,分别于放疗前1h、30 min将奥克喷均匀喷在照射野皮肤上,并超出放疗范围3 ~5 cm,自然干燥后立即放疗,放疗结束马上再次喷奥克喷,3次/d,放射治疗结束后继续应用奥克喷7 ~10 d;对照组整个放疗期间未用任何药物保护.观察两组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克喷可有效预防喉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丁荣楣;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静脉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Y1组)、中剂量组(Y2组)和高剂量组(Y3组).麻醉诱导前,三组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溶于NS至20mL),剂量分别为0.2、0.5、0.8μg/kg,且均在10 min内完成.麻醉诱导药物相同.记录三组患者泵注前(基础值)、泵注后5 min、插管时、插管后1、2、5、15 min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输注右美托咪定后,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均呈下降趋势,且Y3组患者HR在右关托咪定输注完毕时下降明显(P<0.05);插管时,Y1组患者的SBP、MAP、HR高于基础值(P<0.05),并高于同时刻的Y2、Y3组(P<0.05),而Y2、Y3组各指标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15 min内,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逐渐下降到基础值附近,尤其是在插管后15 min,SBP、DBP、MAP、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韩光;刘坤;孟凌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2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A组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包括:合理评估、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B组术后给予传统的镇痛泵(PCA)进行镇痛.手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VAS数字疼痛评分法、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通过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减轻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有满意疗效.

    作者:张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验中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为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验工作的开展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针对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扩大标准适用范围、增加检验标准类别、提高对照品研制速度,可提升中成药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验水平.结论 应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开展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验工作.

    作者:王震红;杨永刚;王新意;薛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塞那肽治疗口服药失效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口服药失效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艾塞那肽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FPG、PPG、HbA1c、体重变化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艾塞那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降低nbA1c,使血糖达标,同时还可以持续降低体重.

    作者:龚叶;姚翡;郁秋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耳鼻喉科2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实验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布地奈德喷鼻剂,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均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董雪莲;张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通淋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 验证通淋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通淋颗粒对家兔发热的影响;观察通淋颗粒对SD大鼠纸片肉芽影响;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试验;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试验;选用SD大鼠进行通淋颗粒的利尿作用及对尿电解质的影响试验.结果 动物口服通淋颗粒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免发热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急、慢性炎性渗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正常动物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排出量,并可以改变大鼠尿电解质的含量.结论 通淋颗粒具有较明显的解热、抗炎、镇痛、利尿作用.

    作者:安君;魏凤玲;崔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CHD)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等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脑卒中事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及脑卒中例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海燕;崔玲;韦洪艳;刘英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的含量

    目的 建立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0.02 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6 nm.结果 浓度在0.028 ~0.066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为0.92%(n=9),精密度RSD为1.07%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作者:张勇;陈玉威;高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