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叶;姚翡;郁秋荣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时责任护士对30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施行整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药物治疗,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有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30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均明显下降,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是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作者:宋颖;魏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米氮平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联合组(MP组),每组32例.P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MP组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普瑞巴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MP组的疼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行.
作者:王志彬;姚鹏;兰培丽;丁远远;马佳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体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Mashall评分、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3d,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APACHEⅡ、Masha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波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党宗彦;何再明;吴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及降糖效果.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为期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患者HbA1 c和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降糖指数(DI)、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HbA1c、EPG、2hPPG均下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下降更多,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DI上升明显(P<0.05).结论 西格列汀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并能提高胰岛素降糖指数,但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强.
作者:李玲;韩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选择尚未进入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4、5期)6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的iPTH、血钙、血磷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65例患者经治疗12周后,血清iPTH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钙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而血磷有下降趋势.在治疗8、12周时,患者的Ca2+×p3-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72.3%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骨化三醇口服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非透析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袁移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对躁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2011年7-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治疗8周,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心电图,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并在治疗开始及结束后检测24h动态血压和踝臂指数.结果 8周末,两组治疗前后随机血压及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降压有效率均为85%,奥美沙坦酯降压可持续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降压谷峰比均>50%.两组治疗8周ABI较前分别有所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谷峰比满意,能够24h平稳降压,且长期应用可改善动脉硬化.
作者:刘静一;赵政党;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沫舒坦15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次/d,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疗程7~10d.结果 大剂量组显效率76.70%、总有效率93.33%,常规剂量组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结论 大剂量沐舒坦有显著的排痰作用,联合常规抗炎平喘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叶蕊;赵立;刘宏博;王翠红;吴晓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金斌;刘绍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口服药失效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艾塞那肽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FPG、PPG、HbA1c、体重变化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艾塞那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降低nbA1c,使血糖达标,同时还可以持续降低体重.
作者:龚叶;姚翡;郁秋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病例,统计分析后得到万古霉素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 共入选病例78例,发现临床中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指证用药、给药速度不标明或标注不准确、应用剂量偏低、对特殊情况下的剂量调整方法不当以及靶谷浓度的选择不当、监测时机不当等.结论 针对临床中实际存在的应用问题,通过建立万古霉素应用标准及鼓励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孙浩;徐英宏;刘晓东;菅凌燕;肇丽梅;王大南;臧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及其对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FHD)组(50例)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HFHD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FHD组患者血磷水平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包国豪;陈法东;张疆;黄艳;陈建胜;缪初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虎枝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7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应用复方虎杖颗粒治疗)和对照组(36例,应用别嘌醇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上升(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血尿酸、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虎杖颗粒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脂、高尿酸、高黏血症状态.
作者:韩英;程耀科;陈玉娟;李咏梅;江雁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临床常用的5种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使用各精密仪器测量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5种药物在常温下配伍后0、1、2、4、8h内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穿琥宁粉针剂与头孢唑林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甲硝唑、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配伍液的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穿琥宁在临床上可与此5种药物配伍应用.
作者:林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耳鼻喉科2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实验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布地奈德喷鼻剂,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均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董雪莲;张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观察组A采用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B采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观察组A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B,观察组A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脂及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β2-MG、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
作者:刘彩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54例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
作者:黎发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2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A组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包括:合理评估、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B组术后给予传统的镇痛泵(PCA)进行镇痛.手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VAS数字疼痛评分法、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通过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减轻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有满意疗效.
作者:张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慢性难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难治性ITP患者,联合应用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菌素治疗,血小板计数>30×109/L或高于原基础值1倍以上,即为有效反应.结果 本组有效率为75.0%,有效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24个月,之后8例(40.0%)复发.8例复发患者继续采用该疗法,6例出现有效反应.14例经联合疗法后出现初始有效反应的患者中,2例在终停药后症状仍减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有效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作者:潘月芬;方遒;吴霞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临床药师在心血管科遇到的用药问题,介绍临床药师指导药物治疗的过程与方法.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对医生的药学指导,完善了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的药学监护,提高了药物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对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栗云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