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芬;方遒;吴霞雯
目的 探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胸腺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5,P<0.05),且观察组色素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445,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色素脱失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朱林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验证通淋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通淋颗粒对家兔发热的影响;观察通淋颗粒对SD大鼠纸片肉芽影响;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试验;选用ICR小鼠进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试验;选用SD大鼠进行通淋颗粒的利尿作用及对尿电解质的影响试验.结果 动物口服通淋颗粒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免发热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急、慢性炎性渗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正常动物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排出量,并可以改变大鼠尿电解质的含量.结论 通淋颗粒具有较明显的解热、抗炎、镇痛、利尿作用.
作者:安君;魏凤玲;崔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Y1组)、中剂量组(Y2组)和高剂量组(Y3组).麻醉诱导前,三组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溶于NS至20mL),剂量分别为0.2、0.5、0.8μg/kg,且均在10 min内完成.麻醉诱导药物相同.记录三组患者泵注前(基础值)、泵注后5 min、插管时、插管后1、2、5、15 min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输注右美托咪定后,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均呈下降趋势,且Y3组患者HR在右关托咪定输注完毕时下降明显(P<0.05);插管时,Y1组患者的SBP、MAP、HR高于基础值(P<0.05),并高于同时刻的Y2、Y3组(P<0.05),而Y2、Y3组各指标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15 min内,三组患者的SBP、DBP、MAP、HR逐渐下降到基础值附近,尤其是在插管后15 min,SBP、DBP、MAP、HR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韩光;刘坤;孟凌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CHD)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等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脑卒中事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及脑卒中例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海燕;崔玲;韦洪艳;刘英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作者:黄坚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Pc)体内外对人胆囊癌细胞的抑铡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细胞,24h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PC组.MTT法检测PC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建立QBC93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及PC3个剂量组,每日腹腔注射给药,每隔3d测肿瘤大小;12 d后,处死裸鼠,剥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PC3个剂量组显著抑制QBC939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并诱导QBC939细胞凋亡;PC可抑制QBC93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PC体内外均可抑制SHG-44细胞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张玉洁;吴倩;洪学军;曹军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与S-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及血生化参数变化规律.方法 以84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S-腺甘蛋氨酸静滴1 500 mg/d+熊去氧胆酸250mg4次/d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生化参数.结果 治疗后,ICP患者总胆汁酸、甘胆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甘胆酸水平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之间呈低度正相关(r=0.29,P<0.05).结论 S-腺甘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ICP疗效良好,血生化参数是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评价的实用临床指标.
作者:江旭芬;俎德学;汪琳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及降糖效果.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为期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患者HbA1 c和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降糖指数(DI)、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HbA1c、EPG、2hPPG均下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下降更多,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DI上升明显(P<0.05).结论 西格列汀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并能提高胰岛素降糖指数,但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强.
作者:李玲;韩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AECOPD诊断标准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单一雾化吸入,治疗后对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咳嗽缓解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沭舒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显著,且方便、简单、安全.
作者:李少丹;林日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54例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
作者:黎发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心脏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衰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培养生后2dSD大鼠心肌细胞,取第4天的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TNF-α的培养液,检测不同时间作用下β3-A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细胞受TNF-α刺激后,β3-AR mRNA及蛋白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表达量增加,至作用浓度为1.6 ng/mL、作用时间为12h达峰值.结论 TNF-α作用下心肌β3-AR上调,且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引起心衰的原因之一.
作者:荣箭;刘春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0.02 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6 nm.结果 浓度在0.028 ~0.066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为0.92%(n=9),精密度RSD为1.07%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作者:张勇;陈玉威;高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应用普拉克索和美多巴为治疗组,应用吡贝地尔缓释片和美多巴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于老年PD患者,普拉克索不仅可以改善运动状态,还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作者:张红雷;尤林;白抚生;赵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时责任护士对30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施行整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药物治疗,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有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30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均明显下降,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是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作者:宋颖;魏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人氟安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转移率的影响.方法 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中行中人氟安800 mg腹腔内植入化疗法;5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仅行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疗效、1年及3年生存率和胃癌转移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63.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人氟安组1年及3年生存率、胃癌转移率分别为81.25%、64.58%和10.99%,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行中人氟安化疗法疗效显著,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癌症转移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小苗;肖宝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慢性难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难治性ITP患者,联合应用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菌素治疗,血小板计数>30×109/L或高于原基础值1倍以上,即为有效反应.结果 本组有效率为75.0%,有效反应持续时间平均为24个月,之后8例(40.0%)复发.8例复发患者继续采用该疗法,6例出现有效反应.14例经联合疗法后出现初始有效反应的患者中,2例在终停药后症状仍减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有效升高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作者:潘月芬;方遒;吴霞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血管性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0.25 mg/次,3次/d,神经节苷脂40 mg,1次/d;对照组加用美多巴,开始剂量每次1/4片,每日3次,逐渐加量,每日多不超过5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UPD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可有效治疗血管帕金森病.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观察组A采用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B采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观察组A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B,观察组A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体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Mashall评分、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3d,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APACHEⅡ、Masha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波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党宗彦;何再明;吴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患者术中眼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涂抹金霉素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实验2组(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与对照组(仅用聚乙烯薄膜敷贴),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眼部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两实验组眼部并发症减少(P<0.05);实验1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的并发痘主要集中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实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各年龄段间无集中趋势.结论 两种眼膏用于眼部护理均能有效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眼部护理的效果优于金霉素眼膏,其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比金霉素眼膏更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作者:张燕妮;赵柏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