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发家
目的 评价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及降糖效果.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为期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患者HbA1 c和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降糖指数(DI)、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患者HbA1c、EPG、2hPPG均下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下降更多,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DI上升明显(P<0.05).结论 西格列汀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并能提高胰岛素降糖指数,但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强.
作者:李玲;韩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体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Mashall评分、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3d,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APACHEⅡ、Masha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波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性休克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党宗彦;何再明;吴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奥克喷预防喉癌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自放疗首日开始,分别于放疗前1h、30 min将奥克喷均匀喷在照射野皮肤上,并超出放疗范围3 ~5 cm,自然干燥后立即放疗,放疗结束马上再次喷奥克喷,3次/d,放射治疗结束后继续应用奥克喷7 ~10 d;对照组整个放疗期间未用任何药物保护.观察两组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克喷可有效预防喉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丁荣楣;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患者术中眼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涂抹金霉素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实验2组(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与对照组(仅用聚乙烯薄膜敷贴),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眼部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两实验组眼部并发症减少(P<0.05);实验1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的并发痘主要集中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实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各年龄段间无集中趋势.结论 两种眼膏用于眼部护理均能有效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眼部护理的效果优于金霉素眼膏,其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比金霉素眼膏更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作者:张燕妮;赵柏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及其对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FHD)组(50例)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HFHD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FHD组患者血磷水平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包国豪;陈法东;张疆;黄艳;陈建胜;缪初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临床常用的5种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使用各精密仪器测量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5种药物在常温下配伍后0、1、2、4、8h内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穿琥宁粉针剂与头孢唑林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甲硝唑、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配伍液的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穿琥宁在临床上可与此5种药物配伍应用.
作者:林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米氮平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联合组(MP组),每组32例.P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MP组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普瑞巴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MP组的疼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行.
作者:王志彬;姚鹏;兰培丽;丁远远;马佳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0.02 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6 nm.结果 浓度在0.028 ~0.066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为0.92%(n=9),精密度RSD为1.07%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作者:张勇;陈玉威;高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虎枝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7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应用复方虎杖颗粒治疗)和对照组(36例,应用别嘌醇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上升(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血尿酸、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虎杖颗粒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脂、高尿酸、高黏血症状态.
作者:韩英;程耀科;陈玉娟;李咏梅;江雁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2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A组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包括:合理评估、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B组术后给予传统的镇痛泵(PCA)进行镇痛.手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VAS数字疼痛评分法、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通过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减轻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有满意疗效.
作者:张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急性肝损害的病例治疗,临床药师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及进行药学监护,并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药师与医生共同组成治疗团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壮;戴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作者:黄坚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脑梗死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磷酸肌酸钠组(PCr组),每组20只.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6h后将大鼠处死,检测血清及脑匀浆SOD、MDA、GPX活性,计算脑梗死体积,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脑梗死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P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PCr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内SOD、GPX、MDA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和PCr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组大鼠的梗死体积较脑梗死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 PCr可减少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缓解缺血后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郭传骥;李铁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耳鼻喉科2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实验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布地奈德喷鼻剂,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均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董雪莲;张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病例,统计分析后得到万古霉素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 共入选病例78例,发现临床中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指证用药、给药速度不标明或标注不准确、应用剂量偏低、对特殊情况下的剂量调整方法不当以及靶谷浓度的选择不当、监测时机不当等.结论 针对临床中实际存在的应用问题,通过建立万古霉素应用标准及鼓励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孙浩;徐英宏;刘晓东;菅凌燕;肇丽梅;王大南;臧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金斌;刘绍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CHD)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等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脑卒中事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及脑卒中例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海燕;崔玲;韦洪艳;刘英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心脏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衰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培养生后2dSD大鼠心肌细胞,取第4天的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TNF-α的培养液,检测不同时间作用下β3-A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细胞受TNF-α刺激后,β3-AR mRNA及蛋白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表达量增加,至作用浓度为1.6 ng/mL、作用时间为12h达峰值.结论 TNF-α作用下心肌β3-AR上调,且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引起心衰的原因之一.
作者:荣箭;刘春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血管性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0.25 mg/次,3次/d,神经节苷脂40 mg,1次/d;对照组加用美多巴,开始剂量每次1/4片,每日3次,逐渐加量,每日多不超过5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UPD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普拉克索可有效治疗血管帕金森病.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口服药失效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艾塞那肽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FPG、PPG、HbA1c、体重变化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艾塞那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降低nbA1c,使血糖达标,同时还可以持续降低体重.
作者:龚叶;姚翡;郁秋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