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眼部护理效果的比较

张燕妮;赵柏松

关键词:眼部护理, 全身麻醉, 金霉素眼膏,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口腔颌面手术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患者术中眼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涂抹金霉素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实验2组(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与对照组(仅用聚乙烯薄膜敷贴),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眼部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两实验组眼部并发症减少(P<0.05);实验1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的并发痘主要集中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实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各年龄段间无集中趋势.结论 两种眼膏用于眼部护理均能有效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眼部护理的效果优于金霉素眼膏,其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比金霉素眼膏更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奥克喷预防喉癌放射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克喷预防喉癌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自放疗首日开始,分别于放疗前1h、30 min将奥克喷均匀喷在照射野皮肤上,并超出放疗范围3 ~5 cm,自然干燥后立即放疗,放疗结束马上再次喷奥克喷,3次/d,放射治疗结束后继续应用奥克喷7 ~10 d;对照组整个放疗期间未用任何药物保护.观察两组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克喷可有效预防喉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丁荣楣;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金斌;刘绍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观察组A采用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B采用甘露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观察组A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B,观察组A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应用普拉克索和美多巴为治疗组,应用吡贝地尔缓释片和美多巴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于老年PD患者,普拉克索不仅可以改善运动状态,还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作者:张红雷;尤林;白抚生;赵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眼部护理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眼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患者术中眼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涂抹金霉素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实验2组(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使用聚乙烯薄膜敷贴)与对照组(仅用聚乙烯薄膜敷贴),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眼部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两实验组眼部并发症减少(P<0.05);实验1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的并发痘主要集中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实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各年龄段间无集中趋势.结论 两种眼膏用于眼部护理均能有效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眼部护理的效果优于金霉素眼膏,其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比金霉素眼膏更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作者:张燕妮;赵柏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2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A组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包括:合理评估、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B组术后给予传统的镇痛泵(PCA)进行镇痛.手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VAS数字疼痛评分法、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通过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减轻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有满意疗效.

    作者:张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共词聚类法分析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状况

    目的 探讨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状况.方法 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对2002年至2012年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主题词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分析.结果 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交界性并位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长QT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及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结论 正确识别和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重性,并选择合理、及时的治疗措施,是挽救危重心律失常患儿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薇;李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脂及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β2-MG、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

    作者:刘彩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磷酸肌酸钠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脑梗死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磷酸肌酸钠组(PCr组),每组20只.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缺血6h后将大鼠处死,检测血清及脑匀浆SOD、MDA、GPX活性,计算脑梗死体积,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脑梗死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P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PCr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内SOD、GPX、MDA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和PCr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组大鼠的梗死体积较脑梗死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 PCr可减少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缓解缺血后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郭传骥;李铁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单药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治疗新诊断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时责任护士对30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施行整体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药物治疗,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有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30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均明显下降,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配合利拉鲁肽是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作者:宋颖;魏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及其对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FHD)组(50例)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HFHD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FHD组患者血磷水平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包国豪;陈法东;张疆;黄艳;陈建胜;缪初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注射用穿琥宁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临床常用的5种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使用各精密仪器测量观察注射用穿琥宁与5种药物在常温下配伍后0、1、2、4、8h内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穿琥宁粉针剂与头孢唑林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甲硝唑、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配伍液的外观、含量、微粒、pH值和紫外光吸收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穿琥宁在临床上可与此5种药物配伍应用.

    作者:林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大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沫舒坦15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次/d,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疗程7~10d.结果 大剂量组显效率76.70%、总有效率93.33%,常规剂量组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结论 大剂量沐舒坦有显著的排痰作用,联合常规抗炎平喘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作者:叶蕊;赵立;刘宏博;王翠红;吴晓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虎杖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虎枝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7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应用复方虎杖颗粒治疗)和对照组(36例,应用别嘌醇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上升(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血尿酸、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虎杖颗粒能安全、有效地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脂、高尿酸、高黏血症状态.

    作者:韩英;程耀科;陈玉娟;李咏梅;江雁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急性肝损害患者的药学监护

    本文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化脓性扁桃体炎伴急性肝损害的病例治疗,临床药师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及进行药学监护,并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药师与医生共同组成治疗团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壮;戴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的含量

    目的 建立内标法测定奥扎格雷钠颗粒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0.02 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6 nm.结果 浓度在0.028 ~0.066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为0.92%(n=9),精密度RSD为1.07%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满足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作者:张勇;陈玉威;高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人氟安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人氟安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转移率的影响.方法 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中行中人氟安800 mg腹腔内植入化疗法;5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仅行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疗效、1年及3年生存率和胃癌转移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63.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人氟安组1年及3年生存率、胃癌转移率分别为81.25%、64.58%和10.99%,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行中人氟安化疗法疗效显著,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癌症转移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小苗;肖宝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踝臂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对躁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2011年7-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治疗8周,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心电图,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并在治疗开始及结束后检测24h动态血压和踝臂指数.结果 8周末,两组治疗前后随机血压及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两组降压有效率均为85%,奥美沙坦酯降压可持续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降压谷峰比均>50%.两组治疗8周ABI较前分别有所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谷峰比满意,能够24h平稳降压,且长期应用可改善动脉硬化.

    作者:刘静一;赵政党;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原花青素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抑制的体内外研究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Pc)体内外对人胆囊癌细胞的抑铡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细胞,24h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PC组.MTT法检测PC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建立QBC93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及PC3个剂量组,每日腹腔注射给药,每隔3d测肿瘤大小;12 d后,处死裸鼠,剥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PC3个剂量组显著抑制QBC939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并诱导QBC939细胞凋亡;PC可抑制QBC939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PC体内外均可抑制SHG-44细胞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张玉洁;吴倩;洪学军;曹军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CHD)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等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脑卒中事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及脑卒中例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海燕;崔玲;韦洪艳;刘英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