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327例分析

李永俊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分析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1994-2006年国内文献报道的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多在用药后30 min内发生,皮肤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死亡率.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娩出胎头后,子宫肌层常规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组使用缩宫素外,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共400μg.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h的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减少,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少,乳汁分泌量无减少.结论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显著,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初照;徐丽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抗感颗粒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小儿抗感颗粒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造成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其解热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小儿抗感颗粒能明显降低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提高小鼠痛阈值,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 小儿抗感颗粒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朱艳菊;贾冬;张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科门诊患者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笔者通过回顾性处方调查方法,查阅了8127张儿科门诊处方,对儿科门诊患者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8127张儿科门诊处方使用药物平均6~8种,多可达14种,有7种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表现,药品不良反应随用药品种类增多而增多.结论 4.7%儿科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应该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加强临床用药监控,减少用药品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提高儿科门诊患者的用药水平.

    作者:易洁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医院药师如何进行职能的转变

    本文分析了基层医院药师如何从单一的后勤保障型模式向技术服务型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以患者为中心实现药学服务.要求基层医院药师要以系统的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医院药师职能的转变是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群众对健康需求增长的需要,是医疗制度改革的需要,是药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基层医院药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加速医院药学发展.

    作者:杨椒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锌维糖浆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目的 制备锌维糖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锌维糖浆的处方、配制和质量标准,在同一介质的不同酸度条件下,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对锌、镁离子进行连续配位滴定测定含量.应用锌维糖浆治疗锌缺乏症患儿72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达91.4%.结论 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靠,锌维糖浆治疗锌缺乏症患儿,疗效确切.

    作者:朱增燕;仇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用药的方案.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7年3月门诊处方1382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书写有问题的处方254张,主要表现在规格、斜线、涂改、临床诊断、年龄、性别;不合理用药的处方604张,主要表现在给药次数、选择药物、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等方面不合理.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的学习,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徐成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由于本病可导致严重心血管病变,正在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目前,发现其发病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免疫系统激活,发病与感染有关,但对干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还是感染性疾病目前仍然不清.笔者从不同角度就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宋元华;何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妥布霉素滴眼液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考察妥布霉素滴眼液的安全性.方法 对比观察妥布霉素滴眼剂、5%辣椒酊、生理盐水局部应用、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1周对家兔眼的刺激性.结果 妥布霉素滴眼液单次及多次给药对兔眼均无明显影响,双眼角膜透明,无混浊,虹膜纹理清晰,结膜无充血、水肿、分泌物.结论 妥布霉素滴眼液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曲晓梅;李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析门诊药房的药患关系

    为了减少门诊药房的药患纠纷,提高药师处理药患纠纷的能力,笔者通过对门诊药房工作性质及引起药患纠纷的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药师应适应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构建和谐的药患关系.

    作者:慕文会;陈伍;何伟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亚麻醉剂量丙泊酚对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亚麻醉剂量丙泊酚对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丙泊酚组(P组),符合拔管条件后,缓慢静注丙泊酚(0.5mg/kg);静注生理盐水组(N组).结果 P组拔管后即刻MAP、HR分别上升4.7%、3.6%.与拔管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组拔管后即刻MAP、HR各上升9%、10%,与拔管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亚麻醉剂量的丙泊酚可明显减少全麻患者拔管反应.

    作者:雷海明;张雪红;甄庆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加替沙星与多西环素两组药物治疗男性不育伴支原体感染11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与多西环素两组药物口服治疗男性不育伴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将112例男性科初诊检查精液异常的不育患者(伴支原体感染)随机分成2组:A组62例,口服加替沙星400mg,1次/d;B组50例,口服多西环素200mg,1次/d,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有效率A组为96.77%,B组为98.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6.13%,B组为22.00%(P>0.05),两组药物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替沙星与多西环素口服治疗男性不育伴支原体感染均有满意的疗效,且较为安全.

    作者:金灿;毛金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并确定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尤其是冻干工艺.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法,对注射用奥英拉唑钠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与优选.结果 经过研究与优选,并经过中试生产及抽量生产的实践验证,终确定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结论 该工艺极大地满足了冻干粉针剂的各项指标的要求,成功地进行了剂型转换.

    作者:高振洲;金玉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脂症住院患者60例,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维持合理的膳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脂(TG)的浓度,同时用药前后检测肝、肾功能、血浆肌酸激酶(CK)、血常规、心电图各一次.结果 60例高脂血症患者中,36例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周后,TC、LDL-C及TG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为60%.有24例患者降低效果未达标,治疗4周后,14例患者的TC、LDL-C及TG指标中有1~2项达到有效,总有效率为83.3%.有4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TC、LDL-C及TG下降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政党;刘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黄体酮注射液致迟发型变态反应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4岁,结婚5年,人流1次后,因月经不调一直未怀孕,入院就诊.经诊断为月经不调继发不孕,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20mg/次,1次/d,14d为1个疗程;患者第1~5天注射黄体酮均无异常感觉,至第6天注射后,自觉全身乏力、嗜睡,休息后好转,误以为干活太累,未引起重视,也未向医生反映.

    作者:杨黎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PLC法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笔者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两方面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HPLC/MS联用技术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作者:李淑芳;吴秀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盐酸阿夫唑嗪片治疗产后顽固性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阿夫唑嗪片治疗产后顽固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择顽固性尿潴留产妇38例,均先按常规进行心理疏导、诱导排尿、新斯的明针肌肉注射、开塞露塞肛、中药煎服及留置导尿3d等处理后仍不能排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盐酸阿夫唑嗪片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再次留置导尿2d.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d内,治愈率为78.9%,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留置尿管2d,2d拔管后治愈率为84.2%,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盐酸阿夫唑嚷片治疗产后顽固性尿潴留疗效明显,且作用快,副作用小,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宣婉茹;杨黎星;王玉秀;杨迪琼;祝玲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糖并消丸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糖并消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甘草主要成分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8:3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 nm[2-3],理论塔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结果 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40%.结论 本方法 简便易行,适用于糖并消丸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全艳晖;冯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安妥碘结膜下注射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的效果评价

    分析安妥碘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无外伤史的玻璃体变性混浊的患者300例(350眼)随机分成治疗组150例(175眼)和对照组150例(175眼).治疗组用安妥碘0.1mg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用安妥碘0.4g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安妥碘结膜下注射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史汝娟;张庆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新用途

    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为中枢性止吐药和胃肠动力药.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综述甲氧氯普胺临床新用途.发现其治疗偏头痛、肾绞痛、顽固性呃逆、糖尿病性神经源膀胱有较好疗效,可用于腹部外科术中、术后预防内脏牵拉反应,减少并发症,还可用于防治剖宫产并发症及促进泌乳.

    作者:沈建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斯皮仁诺与头孢氨苄同服致喉头水肿一例

    1 病例资料男,25岁,因灰指甲服用斯皮仁诺(200mg,1次/d)45d,无任何不良反应.近日因感冒自服头孢氨苄0.5g,并与斯皮仁诺同时服下,约30min患者突感咽喉部堵塞感、全身发痒、恶心呕吐,急来我院急诊就诊.

    作者:暴奉娟;伊金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