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华;王俭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中药应有正确的认识,确保中药质量,合理、规范使用中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不同生产厂家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王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验证加诺对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型肝炎病例62例,随机选择32例为治疗组,应用加诺片口服,30 d为1个疗程.另外30例为对照组,应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分别检测ALT、胆红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组ALT,胆红素1个疗程后降为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减轻,总有效率为93.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结论加诺治疗黄疸型肝炎退黄效果显著.
作者:刘洪艳;王静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观察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方法在3种不同培养基中,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孢子振荡培养(pH 7.35,37 ℃),诱导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结果 RPMI1640、DMEM培养液中孢子密度为5×106/L时,芽管形成率高(大于95%).结论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
作者:张宝军;叶庆俏;周村建;李彦;唐书谦;李芹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测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病毒疗效的方法.方法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IFN-α 2 b(安福隆)300万u,隔日肌注,疗程1年,同时配合一般保肝治疗.治疗期间前3个月每半月化验一次,此后每月化验一次,直至疗程结束.化验项目有:肝功能生化指标、HBV标志物,HBV-DNA-PCR.疗程结束时,对病例分为抗病毒有效组和抗病毒无效组,并对2组治疗早期的病毒学反应进行比较.(治疗3个月视为治疗早期).结果 18例抗病毒治疗有效,12例抗病毒治疗无效.抗病毒有效组在治疗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毒学反应,而抗病毒无效组在治疗早期病毒学反应不明显.结论早期病毒学反应可能对预测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病毒疗效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慧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简要分析了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目前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与药物治疗.认识儿童孤独症,及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玉玲;田百玲;严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PICU患儿在危重期有必要给予适当的镇静治疗,咪唑安定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本文探讨了PICU患儿镇静镇痛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咪唑安定的药理特点、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晓敏;赵津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1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常发现较迟;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实施困难;对胰岛素敏感性低,降糖药物治疗易发生低血糖等.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应因人而异,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巩英凤;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常有糖代谢、脂代谢,水、电解质的紊乱及血凝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是极为常见的.新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极其重要.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1.5~3倍,可高达20%~60%.糖尿病的并发症35%~75%与高血压有关.同时,高血压患者半数以上有肥胖或超重,约10%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血压者的2.5倍[1].
作者:刘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鉴别浓百合剂中4味药材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制剂中麻黄、黄芩、黄柏及陈皮.结果 TLC定性鉴别特征明显,易于区别.结论该鉴别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君;徐英宏;段旭;张凤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药品市场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很多,从处方上分有3种:纯西药制剂、纯中药制剂、中西药组合制剂.本文选4种典型降糖药物进行分析,旨在提醒糖尿病患者慎重选药、用药.
作者:汤志萍;邓雅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重症儿童哮喘治疗经验.方法对52例重症儿童哮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52例,治愈50例,死亡2例,治愈率96.2%,病死率3.8%.结论提高危重哮喘的救治成功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及早诊治、快速平喘是治疗哮喘的关键.合理抗炎、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治疗合并症,缓解期避免诱因,规范治疗,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是防治哮喘的重要环节.
作者:富艳辉;孟晓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论述了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医院制剂今后的出路.指出在医院制剂改革的大潮中,医院制剂应适应环境,调整结构,加强质量管理,开发新的制剂,转变观念,由过去的供应型转变成服务型,以谋求发展.
作者:杨跃辉;霍保芳;何溥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据报道,显性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在1型糖尿病为30%~40%,在2型糖尿病为25%以上[1],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的一种重要亚型.早在1977年,Irvine等观察到2型糖尿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者多无肥胖、血浆C肽水平低、易出现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较多伴有自身免疫病.1987年,Kobayashi[1]建议称此类患者为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PIDDM).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被鉴定为胰岛自身抗体后,1993年Tuomi等[2] 检测并发现了一组成年发病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GAD-Ab阳性,并将其命名为LADA.LADA患者的特点[3]为:①疾病的性质属于自身免疫性,为1型糖尿病;②起病晚,成年出现;③起病方式缓慢,有较长阶段(至少半年)呈非胰岛素依赖状态.1999年,WHO正式定义其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LADA以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为特征,其进展速度不一,β细胞可长期维持一定的功能,也可较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现主张尽早从貌似2型糖尿病(TZDM)中鉴别出LADA并早期治疗,以减轻胰岛自身免疫损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胰岛素依赖阶段的出现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智广;熊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三焦化湿合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Nova-pak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5:55:0.2),在28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1~1 μg(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为1.3%(n=5).结论本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三焦化湿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秋华;戴其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化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52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4例.结论一般急救原则基础上,正确使用阿托品,迅速达到阿托品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俭;王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24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停经84 d,阴道流血2 d,拟诊为先兆流产,于2004年7月4日收入院.当时B超显示:早孕见胎囊(57 mm×46 mm),要求终止妊娠,于7月6日始服米非司酮片25 mg,每12小时一片,服用3 d,服后无自诉不适.7月9日晨6时服用米索前列醇片0.6 mg,即感恶心呕吐,呕吐少量黏液,并感下腹隐痛.6时30分出现四肢发麻,胸闷,予以吸氧2 L/min.6时35分出现唇绀,流涕,胸闷气促,张口呼吸,四肢痉挛,神清.
作者:陈利美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