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

王艳军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血脂异常, 脑血管疾病, 防治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血凝障碍, 危险因素, 脂代谢, 糖代谢, 全身性, 电解质, 并发症, 治疗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常有糖代谢、脂代谢,水、电解质的紊乱及血凝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是极为常见的.新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极其重要.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住院部5种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值.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中美施康定片用药频度大,其次是多瑞吉贴.结论我院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较为合理、谨慎,符合WHO推荐的镇痛药三阶梯用药原则.

    作者:蔡育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概述了近几年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研究将越来越紧迫.

    作者:邵俭;徐兆森;毕彦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不同生产厂家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王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症儿童哮喘52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儿童哮喘治疗经验.方法对52例重症儿童哮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52例,治愈50例,死亡2例,治愈率96.2%,病死率3.8%.结论提高危重哮喘的救治成功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及早诊治、快速平喘是治疗哮喘的关键.合理抗炎、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治疗合并症,缓解期避免诱因,规范治疗,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是防治哮喘的重要环节.

    作者:富艳辉;孟晓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高血压及其治疗

    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1.5~3倍,可高达20%~60%.糖尿病的并发症35%~75%与高血压有关.同时,高血压患者半数以上有肥胖或超重,约10%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血压者的2.5倍[1].

    作者:刘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头孢替唑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男,76岁,患高血压10余年,突然左侧肢体失去知觉,于2004年2月7日入院,并伴有咳嗽、咳痰、发热,有吸烟史.查体:T37.8 ℃,P88次/min,BP165/100 mmHg.神志清楚,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听诊可闻及散在干湿音.心、腹未见异常.颅部CT检查:右侧基底节有一小低密度影,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WBC 16.1×109/L,N 0.87,L 0.15.

    作者:郭玉芝;孙宏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奥丹西隆防治围术期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丹西隆防治围术期恶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奥丹西隆组给予奥丹西隆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结果奥丹西隆组在防治恶心呕吐效果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奥丹西隆能有效防治围术期的恶心呕吐.

    作者:曹营生;张佩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PD血液保存液保存全血的生化指标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CPD全血在2~6 ℃保存期内的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10份CPD全血于2~6 ℃保存.保存24 h,4,10,15,21 d时,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全血pH、Na+、K+、Cl-;用干化学分析系统测定全血氨;用酶法测定全血乳酸;用比色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CPD全血保存21 d内Cl-变化很小;pH及Na+随保存日期延长而逐渐降低;K+、乳酸、血氨、游离血红蛋白随保存期延长显著增高.结论高血钾症、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有输血适应证时,应输保存5 d内的CPD全血.

    作者:王殿昌;王秀英;张秀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白念珠菌ATCC-90028菌丝相的诱导

    目的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观察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方法在3种不同培养基中,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孢子振荡培养(pH 7.35,37 ℃),诱导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结果 RPMI1640、DMEM培养液中孢子密度为5×106/L时,芽管形成率高(大于95%).结论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

    作者:张宝军;叶庆俏;周村建;李彦;唐书谦;李芹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体表胃电图的影响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FD患者37例,记录服药前后的体表胃电图.结果治疗前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较低,胃动过缓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DFIC)较高; 治疗后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提高,胃动过缓率及DFIC降低,上述差异均于餐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香砂平胃散可使FD患者胃电规律性及稳定性增加,能改善胃排空功能.

    作者:张筠;陆宇;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几种降糖药物的分析

    近年来,药品市场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很多,从处方上分有3种:纯西药制剂、纯中药制剂、中西药组合制剂.本文选4种典型降糖药物进行分析,旨在提醒糖尿病患者慎重选药、用药.

    作者:汤志萍;邓雅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视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中药应有正确的认识,确保中药质量,合理、规范使用中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目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法用HPLC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选用Hypersil ODS2分析柱(4.6 nm×150 nm,5 μm),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范围在0.4~3.2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21%.结论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作者:鲁曼华;曲娜;孙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

    简要分析了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目前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与药物治疗.认识儿童孤独症,及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玉玲;田百玲;严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院制剂存在与发展的探讨

    论述了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医院制剂今后的出路.指出在医院制剂改革的大潮中,医院制剂应适应环境,调整结构,加强质量管理,开发新的制剂,转变观念,由过去的供应型转变成服务型,以谋求发展.

    作者:杨跃辉;霍保芳;何溥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早期先天性梅毒4例临床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晚期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以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为严重;亦可多年无症状,称为潜伏梅毒.

    作者:张卓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本文对1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常发现较迟;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实施困难;对胰岛素敏感性低,降糖药物治疗易发生低血糖等.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应因人而异,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巩英凤;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依法严格管理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作为一类特殊药品,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麻醉性镇痛药的管理、应用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我院作为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在工作中按照国家的<麻醉性镇痛药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麻醉性镇痛药的管理.

    作者:张蕾;刘文建;杨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葛根素注射液在聚丙烯输液瓶中的吸附性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聚丙烯瓶)中被吸附的情况.方法以同等实验下玻璃瓶为对照,以紫外分光法测定输液中葛根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塑料瓶中葛根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时,聚丙烯塑料瓶对葛根素注射液无吸附性.

    作者: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唑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目的建立双唑沙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辅料无干扰.结果乳酸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1~9 μg(r=0.999 9);甲硝唑的线性范围:1~5 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乳酸环丙沙星(100.8±0.51)%(n=5),甲硝唑(99.8±0.91)%(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双唑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作者:武洋;张素范;王沪凯;武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