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鲁曼华;曲娜;孙玫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 HPLC
摘要:目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法用HPLC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选用Hypersil ODS2分析柱(4.6 nm×150 nm,5 μm),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范围在0.4~3.2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21%.结论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生化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的一类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引起胰岛素绝对或部分分泌不足,另一类则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轻度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不伴胰岛素分泌障碍.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遗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均不同.糖尿病可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而威胁生命,久病者常伴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如能及早防治,严格和持久控制高血糖,可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

    作者:辛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其护理.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0.4 g/kg,连续应用3~5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丕英;李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体会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川崎病患儿87例, 男48例,女39例,年龄73 d~12岁,随机分成2组,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伍以静脉注射5%丙种球蛋白1.0 g/(kg·d)连用2 d或2.0 g/(kg·d)一次性静脉注射组(Ⅰ组) 32例;单纯服小剂量阿司匹林30~50 mg/(kg·d)组(II组)55例.结果Ⅰ组治疗前体温38.2~39.9 ℃,平均39.2 ℃,II组治疗前体温38.4~40 ℃,平均39.1 ℃,治疗后Ⅰ组热退时间及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高于II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一次或分成两次静脉注射伍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效果颇佳.

    作者:杨瑞雪;袁凤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视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中药应有正确的认识,确保中药质量,合理、规范使用中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目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法用HPLC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选用Hypersil ODS2分析柱(4.6 nm×150 nm,5 μm),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范围在0.4~3.2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21%.结论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作者:鲁曼华;曲娜;孙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唑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目的建立双唑沙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辅料无干扰.结果乳酸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1~9 μg(r=0.999 9);甲硝唑的线性范围:1~5 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乳酸环丙沙星(100.8±0.51)%(n=5),甲硝唑(99.8±0.91)%(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双唑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作者:武洋;张素范;王沪凯;武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29例患者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和新鲜血以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 29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母婴预后良好.结论及时治疗及正确的护理是改善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母婴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素杰;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变硫磺软膏浓度对治疗疥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制剂室通过改变硫磺软膏的浓度,经过不同浓度的实验和临床观察,对疥疮的治疗临床反应效果理想.

    作者:高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诺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加诺对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型肝炎病例62例,随机选择32例为治疗组,应用加诺片口服,30 d为1个疗程.另外30例为对照组,应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分别检测ALT、胆红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组ALT,胆红素1个疗程后降为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减轻,总有效率为93.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结论加诺治疗黄疸型肝炎退黄效果显著.

    作者:刘洪艳;王静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早期先天性梅毒4例临床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晚期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以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为严重;亦可多年无症状,称为潜伏梅毒.

    作者:张卓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80mg/d,疗程为6个月,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观测左心室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患者LVMI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E/A比值高于服药前(P<0.01),E峰减速时间减低(P<0.01).结论缬沙坦能有效地逆转左室肥厚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徐桂娟;胡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切除后双泵化疗的疗效

    目的观察对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切除术后患者比较应用5-氟脲嘧啶 (5-Fu) +甲酰四氢叶酸钙(CF)+草酸铂(L-OHP)方案或5-Fu+CF+羟基喜树碱(HCPT)方案行肝动静脉置泵(双泵化疗)及5-Fu+CF+HCPT方案外周静脉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7例应用5-Fu+CF+L-OHP行双泵化疗(A组),70例应用5-Fu+CF+HCPT行双泵化疗(B组),89例应用5-Fu+CF+HCPT行外周静脉化疗(C组).观察3组客观疗效与毒性反应的差别.结果 A、B两组间1,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同C组比较,A、B两组对骨髓抑制明显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及胃肠道的反应并无差异,且无静脉炎反应.结论双泵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法,对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切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外周静脉化疗.

    作者:孟庆凯;刘放;王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概述了近几年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研究将越来越紧迫.

    作者:邵俭;徐兆森;毕彦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对气管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以芬太尼作对照,观察使用瑞芬太尼行全身麻醉快速诱导窥喉和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 方法 24例ASAⅠ-Ⅱ级的全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瑞芬太尼组(RF),芬太尼组(F).RF组在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1.5 mg/kg后,予瑞芬太尼1 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为20 ml,输入时间大于30 s),60 s后插管;F组静注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1.5 mg/kg,3 min后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R组患者插管前血压降低,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 HR略减慢.插管后各项参数变化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患者插管前血压略降低、HR略减慢,但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插管后1,3 min SBp、DBp增高;HR增快,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5min时DBp、HR仍显著高于基础值.两组基础HR、SBp、DBp无显著性差异.诱导后RF组SBp、DBp显著低于F组(P<0.05);RF组插管后1 min的HR、SBp、DBp;插管后3 min的SBp、DBp;插管后5 min的DBp均显著低于F组(P<0.05).两组血糖在插管后差异不显著.皮质醇浓度在插管后R组降低,F组则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插管前静脉注入瑞芬太尼通常可较好地抑制窥喉和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且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作者:陈平健;吕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30)为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口服.B组(n=30)为对照组,给予人参健脾丸口服.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 ,B组总有效率为60% ,经X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疗效较好.

    作者: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甘露醇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肾损害10例分析

    对10例应用甘露醇治疗脑血管意外而引起肾损害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甘露醇的不良反应及其成因,认为老年肾功能减退是引起肾损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王楠;宋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8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确诊患者7例症状好转,1例无效,病程在6个月内疗效尤好.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为B12缺乏性疾病,血B12测定是确诊的依据,其影响像学方面有一定的特征.

    作者:高宇;张丕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院制剂存在与发展的探讨

    论述了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医院制剂今后的出路.指出在医院制剂改革的大潮中,医院制剂应适应环境,调整结构,加强质量管理,开发新的制剂,转变观念,由过去的供应型转变成服务型,以谋求发展.

    作者:杨跃辉;霍保芳;何溥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几种降糖药物的分析

    近年来,药品市场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很多,从处方上分有3种:纯西药制剂、纯中药制剂、中西药组合制剂.本文选4种典型降糖药物进行分析,旨在提醒糖尿病患者慎重选药、用药.

    作者:汤志萍;邓雅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不同生产厂家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王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