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辛颖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 药物治疗, 胰岛素抵抗, 慢性代谢性疾病, 控制高血糖, 胰岛素分泌, 胰岛β细胞, 慢性并发症, 心脑血管, 酸碱平衡, 生化特征,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代谢紊乱, 素合成, 电解质, 蛋白质, 种类, 脂肪, 障碍
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生化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的一类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引起胰岛素绝对或部分分泌不足,另一类则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轻度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不伴胰岛素分泌障碍.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遗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均不同.糖尿病可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而威胁生命,久病者常伴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如能及早防治,严格和持久控制高血糖,可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滴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20例,女10例,入院后予合贝爽50 mL注入50 mL生理盐水,5~10 mg/h泵入,维持48 h,观察用药前后48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改变;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合贝爽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作者:孙兆青;韩峰;张新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高血压及其治疗

    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1.5~3倍,可高达20%~60%.糖尿病的并发症35%~75%与高血压有关.同时,高血压患者半数以上有肥胖或超重,约10%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血压者的2.5倍[1].

    作者:刘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及其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据报道,显性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在1型糖尿病为30%~40%,在2型糖尿病为25%以上[1],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常有糖代谢、脂代谢,水、电解质的紊乱及血凝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是极为常见的.新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极其重要.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30)为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口服.B组(n=30)为对照组,给予人参健脾丸口服.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 ,B组总有效率为60% ,经X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疗效较好.

    作者: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其护理.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0.4 g/kg,连续应用3~5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丕英;李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早期病毒学反应对IFN-α抗病毒疗效的预测

    目的探讨预测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病毒疗效的方法.方法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IFN-α 2 b(安福隆)300万u,隔日肌注,疗程1年,同时配合一般保肝治疗.治疗期间前3个月每半月化验一次,此后每月化验一次,直至疗程结束.化验项目有:肝功能生化指标、HBV标志物,HBV-DNA-PCR.疗程结束时,对病例分为抗病毒有效组和抗病毒无效组,并对2组治疗早期的病毒学反应进行比较.(治疗3个月视为治疗早期).结果 18例抗病毒治疗有效,12例抗病毒治疗无效.抗病毒有效组在治疗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毒学反应,而抗病毒无效组在治疗早期病毒学反应不明显.结论早期病毒学反应可能对预测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病毒疗效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慧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硫酸庆大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制成注射剂、口服片剂等应用于临床,一些医疗机构还开发出口服溶液等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肠炎和痢疾等.GM抗菌谱广,但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狭窄,易发生毒副反应,为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精确测定其在制剂及血清中含量非常重要.

    作者:李刚;袁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变硫磺软膏浓度对治疗疥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制剂室通过改变硫磺软膏的浓度,经过不同浓度的实验和临床观察,对疥疮的治疗临床反应效果理想.

    作者:高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8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确诊患者7例症状好转,1例无效,病程在6个月内疗效尤好.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为B12缺乏性疾病,血B12测定是确诊的依据,其影响像学方面有一定的特征.

    作者:高宇;张丕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PD血液保存液保存全血的生化指标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CPD全血在2~6 ℃保存期内的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10份CPD全血于2~6 ℃保存.保存24 h,4,10,15,21 d时,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全血pH、Na+、K+、Cl-;用干化学分析系统测定全血氨;用酶法测定全血乳酸;用比色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CPD全血保存21 d内Cl-变化很小;pH及Na+随保存日期延长而逐渐降低;K+、乳酸、血氨、游离血红蛋白随保存期延长显著增高.结论高血钾症、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有输血适应证时,应输保存5 d内的CPD全血.

    作者:王殿昌;王秀英;张秀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儿童药疹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药疹类型,研究预防措施及方法.方法分析住院病例10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77例,占77%;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86例,其他14例.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药物为青霉素、先锋霉素,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疹发生.

    作者:俞信光;陈波;王庆丰;沈素娟;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不同生产厂家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王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与用药禁忌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治疗前列腺增生不仅要正确选择药物,还要注意用药禁忌,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张丽萍;赵晓春;黄涛;刘亚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出现过敏反应2例

    患者,24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停经84 d,阴道流血2 d,拟诊为先兆流产,于2004年7月4日收入院.当时B超显示:早孕见胎囊(57 mm×46 mm),要求终止妊娠,于7月6日始服米非司酮片25 mg,每12小时一片,服用3 d,服后无自诉不适.7月9日晨6时服用米索前列醇片0.6 mg,即感恶心呕吐,呕吐少量黏液,并感下腹隐痛.6时30分出现四肢发麻,胸闷,予以吸氧2 L/min.6时35分出现唇绀,流涕,胸闷气促,张口呼吸,四肢痉挛,神清.

    作者:陈利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 mg/m2分3 d静脉点滴d2-4,每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者66例,全组无CR者,总有效率(CR+PR)42.4%(28/66),其中初治者有效率53.8%(7/13),复治者有效率39.6%(21/53).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脱发和关节肌肉疼痛,其他毒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结论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个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

    作者:孟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概述了近几年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研究将越来越紧迫.

    作者:邵俭;徐兆森;毕彦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早期先天性梅毒4例临床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晚期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以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为严重;亦可多年无症状,称为潜伏梅毒.

    作者:张卓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子宫破裂致失血性休克一例抢救体会

    子宫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引发的产后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常引起母婴死亡,仍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我院于2004年9月收治一例基层医院处理不当致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的产妇,抢救成功,体会如下.

    作者:冯雅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76例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根据我院7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顽固性高血压控制困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高凯;高明铎;刘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