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张丕英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其护理.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0.4 g/kg,连续应用3~5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丕英;李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治疗前列腺增生不仅要正确选择药物,还要注意用药禁忌,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张丽萍;赵晓春;黄涛;刘亚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 mg/m2分3 d静脉点滴d2-4,每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者66例,全组无CR者,总有效率(CR+PR)42.4%(28/66),其中初治者有效率53.8%(7/13),复治者有效率39.6%(21/53).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脱发和关节肌肉疼痛,其他毒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结论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个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
作者:孟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患者52例,服用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92.3%(48/52)患者内膜转化为增殖期早、中内膜.治疗期间全部患者闭经,停药后47例恢复月经,5例绝经.结论米非司酮有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高阳;石新荷;孟晓华;王运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静脉炎外用药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治疗组:喜疗妥与金霉素二甲基亚砜交替应用,对照组:33%硫酸镁外敷.采用4级评分法分别判定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75%,对照组治愈率18.75%.结论喜疗妥与金霉素二甲基亚砜交替应用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33%硫酸镁外敷.
作者:王艳华;王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化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52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4例.结论一般急救原则基础上,正确使用阿托品,迅速达到阿托品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俭;王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1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常发现较迟;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实施困难;对胰岛素敏感性低,降糖药物治疗易发生低血糖等.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应因人而异,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巩英凤;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20 ℃、37 ℃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0 ℃、37 ℃下,观察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5 h内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光度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混合,5 h内其外观、pH值及紫外吸光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5 h内配伍基本稳定.
作者:韩莹旻;邓雅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晚期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以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为严重;亦可多年无症状,称为潜伏梅毒.
作者:张卓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男,76岁,患高血压10余年,突然左侧肢体失去知觉,于2004年2月7日入院,并伴有咳嗽、咳痰、发热,有吸烟史.查体:T37.8 ℃,P88次/min,BP165/100 mmHg.神志清楚,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听诊可闻及散在干湿音.心、腹未见异常.颅部CT检查:右侧基底节有一小低密度影,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WBC 16.1×109/L,N 0.87,L 0.15.
作者:郭玉芝;孙宏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据报道,显性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在1型糖尿病为30%~40%,在2型糖尿病为25%以上[1],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重症婴幼儿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00-2002年入住我院PICU的重症婴幼儿148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观察.结果头皮、四肢表浅静脉套管针穿刺一般能保持3~5 d,颈外静脉一般能保持7~10 d,临床观察5 d以内穿刺部位无红肿、硬结.结论套管针不仅能提高抢救的效率,且便于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袁凤清;杨瑞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不同生产厂家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王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概述了近几年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研究将越来越紧迫.
作者:邵俭;徐兆森;毕彦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观察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方法在3种不同培养基中,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孢子振荡培养(pH 7.35,37 ℃),诱导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结果 RPMI1640、DMEM培养液中孢子密度为5×106/L时,芽管形成率高(大于95%).结论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
作者:张宝军;叶庆俏;周村建;李彦;唐书谦;李芹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PICU患儿在危重期有必要给予适当的镇静治疗,咪唑安定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本文探讨了PICU患儿镇静镇痛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咪唑安定的药理特点、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晓敏;赵津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论述了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医院制剂今后的出路.指出在医院制剂改革的大潮中,医院制剂应适应环境,调整结构,加强质量管理,开发新的制剂,转变观念,由过去的供应型转变成服务型,以谋求发展.
作者:杨跃辉;霍保芳;何溥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麻醉性镇痛药作为一类特殊药品,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麻醉性镇痛药的管理、应用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我院作为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在工作中按照国家的<麻醉性镇痛药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麻醉性镇痛药的管理.
作者:张蕾;刘文建;杨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FD患者37例,记录服药前后的体表胃电图.结果治疗前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较低,胃动过缓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DFIC)较高; 治疗后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提高,胃动过缓率及DFIC降低,上述差异均于餐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香砂平胃散可使FD患者胃电规律性及稳定性增加,能改善胃排空功能.
作者:张筠;陆宇;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24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停经84 d,阴道流血2 d,拟诊为先兆流产,于2004年7月4日收入院.当时B超显示:早孕见胎囊(57 mm×46 mm),要求终止妊娠,于7月6日始服米非司酮片25 mg,每12小时一片,服用3 d,服后无自诉不适.7月9日晨6时服用米索前列醇片0.6 mg,即感恶心呕吐,呕吐少量黏液,并感下腹隐痛.6时30分出现四肢发麻,胸闷,予以吸氧2 L/min.6时35分出现唇绀,流涕,胸闷气促,张口呼吸,四肢痉挛,神清.
作者:陈利美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