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凤清;杨瑞雪
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8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确诊患者7例症状好转,1例无效,病程在6个月内疗效尤好.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为B12缺乏性疾病,血B12测定是确诊的依据,其影响像学方面有一定的特征.
作者:高宇;张丕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常有糖代谢、脂代谢,水、电解质的紊乱及血凝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是极为常见的.新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极其重要.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引发的产后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常引起母婴死亡,仍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我院于2004年9月收治一例基层医院处理不当致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的产妇,抢救成功,体会如下.
作者:冯雅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FD患者37例,记录服药前后的体表胃电图.结果治疗前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较低,胃动过缓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DFIC)较高; 治疗后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提高,胃动过缓率及DFIC降低,上述差异均于餐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香砂平胃散可使FD患者胃电规律性及稳定性增加,能改善胃排空功能.
作者:张筠;陆宇;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药品市场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很多,从处方上分有3种:纯西药制剂、纯中药制剂、中西药组合制剂.本文选4种典型降糖药物进行分析,旨在提醒糖尿病患者慎重选药、用药.
作者:汤志萍;邓雅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切除术后患者比较应用5-氟脲嘧啶 (5-Fu) +甲酰四氢叶酸钙(CF)+草酸铂(L-OHP)方案或5-Fu+CF+羟基喜树碱(HCPT)方案行肝动静脉置泵(双泵化疗)及5-Fu+CF+HCPT方案外周静脉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7例应用5-Fu+CF+L-OHP行双泵化疗(A组),70例应用5-Fu+CF+HCPT行双泵化疗(B组),89例应用5-Fu+CF+HCPT行外周静脉化疗(C组).观察3组客观疗效与毒性反应的差别.结果 A、B两组间1,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同C组比较,A、B两组对骨髓抑制明显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及胃肠道的反应并无差异,且无静脉炎反应.结论双泵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法,对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切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外周静脉化疗.
作者:孟庆凯;刘放;王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1.5~3倍,可高达20%~60%.糖尿病的并发症35%~75%与高血压有关.同时,高血压患者半数以上有肥胖或超重,约10%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血压者的2.5倍[1].
作者:刘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论述了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医院制剂今后的出路.指出在医院制剂改革的大潮中,医院制剂应适应环境,调整结构,加强质量管理,开发新的制剂,转变观念,由过去的供应型转变成服务型,以谋求发展.
作者:杨跃辉;霍保芳;何溥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20例,女10例,入院后予合贝爽50 mL注入50 mL生理盐水,5~10 mg/h泵入,维持48 h,观察用药前后48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改变;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合贝爽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作者:孙兆青;韩峰;张新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对不同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功能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数值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作者:王文昶;汪宏君;董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1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常发现较迟;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实施困难;对胰岛素敏感性低,降糖药物治疗易发生低血糖等.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应因人而异,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巩英凤;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三焦化湿合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Nova-pak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5:55:0.2),在28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1~1 μg(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为1.3%(n=5).结论本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三焦化湿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秋华;戴其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制成注射剂、口服片剂等应用于临床,一些医疗机构还开发出口服溶液等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肠炎和痢疾等.GM抗菌谱广,但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狭窄,易发生毒副反应,为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精确测定其在制剂及血清中含量非常重要.
作者:李刚;袁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其护理.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0.4 g/kg,连续应用3~5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丕英;李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双唑沙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辅料无干扰.结果乳酸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1~9 μg(r=0.999 9);甲硝唑的线性范围:1~5 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乳酸环丙沙星(100.8±0.51)%(n=5),甲硝唑(99.8±0.91)%(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双唑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作者:武洋;张素范;王沪凯;武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生化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的一类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引起胰岛素绝对或部分分泌不足,另一类则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轻度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不伴胰岛素分泌障碍.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遗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均不同.糖尿病可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而威胁生命,久病者常伴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如能及早防治,严格和持久控制高血糖,可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
作者:辛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患者52例,服用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92.3%(48/52)患者内膜转化为增殖期早、中内膜.治疗期间全部患者闭经,停药后47例恢复月经,5例绝经.结论米非司酮有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高阳;石新荷;孟晓华;王运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51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前来我院就诊,拟择期行手术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未服用过英太青.入院后因腰部疼痛较剧烈,遂予以口服英太青50 mg,2次/d,当日晚服药50 mg,第2天清晨出现眼睑部水肿,当时未在意,上午继续服药50 mg,于下午眼睑水肿逐渐加重并出现嘴唇肿胀,以上嘴唇明显,遂予以停药,停药后第3天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袁大伟;刘丽;熊宁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住院部5种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值.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中美施康定片用药频度大,其次是多瑞吉贴.结论我院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较为合理、谨慎,符合WHO推荐的镇痛药三阶梯用药原则.
作者:蔡育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PICU患儿在危重期有必要给予适当的镇静治疗,咪唑安定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本文探讨了PICU患儿镇静镇痛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咪唑安定的药理特点、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晓敏;赵津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