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石新荷;孟晓华;王运根
目的建立鉴别浓百合剂中4味药材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制剂中麻黄、黄芩、黄柏及陈皮.结果 TLC定性鉴别特征明显,易于区别.结论该鉴别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君;徐英宏;段旭;张凤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以芬太尼作对照,观察使用瑞芬太尼行全身麻醉快速诱导窥喉和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 方法 24例ASAⅠ-Ⅱ级的全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瑞芬太尼组(RF),芬太尼组(F).RF组在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1.5 mg/kg后,予瑞芬太尼1 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为20 ml,输入时间大于30 s),60 s后插管;F组静注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1.5 mg/kg,3 min后插管.连续监测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R组患者插管前血压降低,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 HR略减慢.插管后各项参数变化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患者插管前血压略降低、HR略减慢,但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插管后1,3 min SBp、DBp增高;HR增快,与基础值比较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5min时DBp、HR仍显著高于基础值.两组基础HR、SBp、DBp无显著性差异.诱导后RF组SBp、DBp显著低于F组(P<0.05);RF组插管后1 min的HR、SBp、DBp;插管后3 min的SBp、DBp;插管后5 min的DBp均显著低于F组(P<0.05).两组血糖在插管后差异不显著.皮质醇浓度在插管后R组降低,F组则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插管前静脉注入瑞芬太尼通常可较好地抑制窥喉和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且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作者:陈平健;吕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推广临床营养支持小组药学服务的应用,控制肠外营养液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肠外营养液这一特殊输液形式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将药师实施质量控制和提供药学服务有针对性地应用在相应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药师配制肠外营养混合液发生不良反应,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结论药师参与肠外营养液质量控制和提供药学服务在全面、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士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51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前来我院就诊,拟择期行手术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未服用过英太青.入院后因腰部疼痛较剧烈,遂予以口服英太青50 mg,2次/d,当日晚服药50 mg,第2天清晨出现眼睑部水肿,当时未在意,上午继续服药50 mg,于下午眼睑水肿逐渐加重并出现嘴唇肿胀,以上嘴唇明显,遂予以停药,停药后第3天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袁大伟;刘丽;熊宁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静脉炎外用药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治疗组:喜疗妥与金霉素二甲基亚砜交替应用,对照组:33%硫酸镁外敷.采用4级评分法分别判定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75%,对照组治愈率18.75%.结论喜疗妥与金霉素二甲基亚砜交替应用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33%硫酸镁外敷.
作者:王艳华;王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1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常发现较迟;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实施困难;对胰岛素敏感性低,降糖药物治疗易发生低血糖等.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应因人而异,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巩英凤;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药疹类型,研究预防措施及方法.方法分析住院病例10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77例,占77%;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86例,其他14例.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药物为青霉素、先锋霉素,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疹发生.
作者:俞信光;陈波;王庆丰;沈素娟;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其护理.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0.4 g/kg,连续应用3~5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丕英;李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8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确诊患者7例症状好转,1例无效,病程在6个月内疗效尤好.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为B12缺乏性疾病,血B12测定是确诊的依据,其影响像学方面有一定的特征.
作者:高宇;张丕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引发的产后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常引起母婴死亡,仍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我院于2004年9月收治一例基层医院处理不当致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的产妇,抢救成功,体会如下.
作者:冯雅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法用HPLC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选用Hypersil ODS2分析柱(4.6 nm×150 nm,5 μm),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范围在0.4~3.2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21%.结论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作者:鲁曼华;曲娜;孙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的一种重要亚型.早在1977年,Irvine等观察到2型糖尿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者多无肥胖、血浆C肽水平低、易出现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较多伴有自身免疫病.1987年,Kobayashi[1]建议称此类患者为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PIDDM).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被鉴定为胰岛自身抗体后,1993年Tuomi等[2] 检测并发现了一组成年发病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GAD-Ab阳性,并将其命名为LADA.LADA患者的特点[3]为:①疾病的性质属于自身免疫性,为1型糖尿病;②起病晚,成年出现;③起病方式缓慢,有较长阶段(至少半年)呈非胰岛素依赖状态.1999年,WHO正式定义其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LADA以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为特征,其进展速度不一,β细胞可长期维持一定的功能,也可较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现主张尽早从貌似2型糖尿病(TZDM)中鉴别出LADA并早期治疗,以减轻胰岛自身免疫损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胰岛素依赖阶段的出现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智广;熊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概述了近几年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研究将越来越紧迫.
作者:邵俭;徐兆森;毕彦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聚丙烯瓶)中被吸附的情况.方法以同等实验下玻璃瓶为对照,以紫外分光法测定输液中葛根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塑料瓶中葛根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时,聚丙烯塑料瓶对葛根素注射液无吸附性.
作者: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患者52例,服用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92.3%(48/52)患者内膜转化为增殖期早、中内膜.治疗期间全部患者闭经,停药后47例恢复月经,5例绝经.结论米非司酮有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高阳;石新荷;孟晓华;王运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FD患者37例,记录服药前后的体表胃电图.结果治疗前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较低,胃动过缓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DFIC)较高; 治疗后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提高,胃动过缓率及DFIC降低,上述差异均于餐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香砂平胃散可使FD患者胃电规律性及稳定性增加,能改善胃排空功能.
作者:张筠;陆宇;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化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52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4例.结论一般急救原则基础上,正确使用阿托品,迅速达到阿托品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俭;王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29例患者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和新鲜血以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 29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母婴预后良好.结论及时治疗及正确的护理是改善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母婴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素杰;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制成注射剂、口服片剂等应用于临床,一些医疗机构还开发出口服溶液等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肠炎和痢疾等.GM抗菌谱广,但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狭窄,易发生毒副反应,为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精确测定其在制剂及血清中含量非常重要.
作者:李刚;袁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验证加诺对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型肝炎病例62例,随机选择32例为治疗组,应用加诺片口服,30 d为1个疗程.另外30例为对照组,应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分别检测ALT、胆红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组ALT,胆红素1个疗程后降为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减轻,总有效率为93.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结论加诺治疗黄疸型肝炎退黄效果显著.
作者:刘洪艳;王静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