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目的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观察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方法在3种不同培养基中,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孢子振荡培养(pH 7.35,37 ℃),诱导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结果 RPMI1640、DMEM培养液中孢子密度为5×106/L时,芽管形成率高(大于95%).结论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率.
作者:张宝军;叶庆俏;周村建;李彦;唐书谦;李芹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聚丙烯瓶)中被吸附的情况.方法以同等实验下玻璃瓶为对照,以紫外分光法测定输液中葛根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塑料瓶中葛根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时,聚丙烯塑料瓶对葛根素注射液无吸附性.
作者: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双唑沙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辅料无干扰.结果乳酸环丙沙星的线性范围:1~9 μg(r=0.999 9);甲硝唑的线性范围:1~5 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乳酸环丙沙星(100.8±0.51)%(n=5),甲硝唑(99.8±0.91)%(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双唑星栓中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作者:武洋;张素范;王沪凯;武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常有糖代谢、脂代谢,水、电解质的紊乱及血凝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是极为常见的.新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极其重要.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PD全血在2~6 ℃保存期内的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10份CPD全血于2~6 ℃保存.保存24 h,4,10,15,21 d时,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全血pH、Na+、K+、Cl-;用干化学分析系统测定全血氨;用酶法测定全血乳酸;用比色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CPD全血保存21 d内Cl-变化很小;pH及Na+随保存日期延长而逐渐降低;K+、乳酸、血氨、游离血红蛋白随保存期延长显著增高.结论高血钾症、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有输血适应证时,应输保存5 d内的CPD全血.
作者:王殿昌;王秀英;张秀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简要分析了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目前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与药物治疗.认识儿童孤独症,及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玉玲;田百玲;严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的一种重要亚型.早在1977年,Irvine等观察到2型糖尿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者多无肥胖、血浆C肽水平低、易出现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较多伴有自身免疫病.1987年,Kobayashi[1]建议称此类患者为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PIDDM).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被鉴定为胰岛自身抗体后,1993年Tuomi等[2] 检测并发现了一组成年发病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GAD-Ab阳性,并将其命名为LADA.LADA患者的特点[3]为:①疾病的性质属于自身免疫性,为1型糖尿病;②起病晚,成年出现;③起病方式缓慢,有较长阶段(至少半年)呈非胰岛素依赖状态.1999年,WHO正式定义其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LADA以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为特征,其进展速度不一,β细胞可长期维持一定的功能,也可较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现主张尽早从貌似2型糖尿病(TZDM)中鉴别出LADA并早期治疗,以减轻胰岛自身免疫损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胰岛素依赖阶段的出现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智广;熊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20例,女10例,入院后予合贝爽50 mL注入50 mL生理盐水,5~10 mg/h泵入,维持48 h,观察用药前后48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改变;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合贝爽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作者:孙兆青;韩峰;张新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药疹类型,研究预防措施及方法.方法分析住院病例10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77例,占77%;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86例,其他14例.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药物为青霉素、先锋霉素,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疹发生.
作者:俞信光;陈波;王庆丰;沈素娟;陈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其护理.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0.4 g/kg,连续应用3~5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丕英;李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根据我院7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顽固性高血压控制困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高凯;高明铎;刘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中药应有正确的认识,确保中药质量,合理、规范使用中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住院部5种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值.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中美施康定片用药频度大,其次是多瑞吉贴.结论我院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较为合理、谨慎,符合WHO推荐的镇痛药三阶梯用药原则.
作者:蔡育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30)为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口服.B组(n=30)为对照组,给予人参健脾丸口服.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 ,B组总有效率为60% ,经X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治疗脾虚泄泻疗效较好.
作者:张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制成注射剂、口服片剂等应用于临床,一些医疗机构还开发出口服溶液等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肠炎和痢疾等.GM抗菌谱广,但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狭窄,易发生毒副反应,为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精确测定其在制剂及血清中含量非常重要.
作者:李刚;袁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引发的产后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常引起母婴死亡,仍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我院于2004年9月收治一例基层医院处理不当致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的产妇,抢救成功,体会如下.
作者:冯雅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化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52例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4例.结论一般急救原则基础上,正确使用阿托品,迅速达到阿托品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俭;王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29例患者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和新鲜血以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 29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母婴预后良好.结论及时治疗及正确的护理是改善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母婴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素杰;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患者52例,服用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92.3%(48/52)患者内膜转化为增殖期早、中内膜.治疗期间全部患者闭经,停药后47例恢复月经,5例绝经.结论米非司酮有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高阳;石新荷;孟晓华;王运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1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常发现较迟;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实施困难;对胰岛素敏感性低,降糖药物治疗易发生低血糖等.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应因人而异,制定个人护理计划;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巩英凤;宋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