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飏;高殿文
目的 了解中药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年龄6个月~6岁,诊断疱疹性咽颊炎的患儿,随机抽查法取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发热、咽痛症状变化及咽部疱疹吸收情况.治疗组用黑龙江庆安制药提供的莪术油注射液,按10/(kg*d),1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3 d.结果 莪术油治疗组退热平均时间(2.98±1.1)d,显效率47.5%,好转50%,无效2.5%,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红;王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需要做青霉素试敏,肌注时要匀速推注不可停顿,以免药液堵塞针头.对长期注射臀部肌肉出现硬节的患者,可以每晚用热毛巾湿敷、局部按摩或红外线照射.对第一次应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要口服强的松预防发生吉海反应.肌注完毕后,用耐刺盒将注射器和针头分离,做好针刺预防.如被污染针头刺伤,立即做意外暴露的处理.
作者:阴嘉微;李淑梅;随柏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博尔泰力联合九代清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博尔泰力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观察ALT、AST、TBiL及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HBV DNA、HBeAg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较单用博尔泰力组高.两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6.7%,30.0%;HbeAg阴转率分别为43.9%,26.6%(P<0.05);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3.3%,16.8%(P<0.05);ALT的复常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博尔泰力联合九代清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高的HBV DNA,HBeAg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
作者:王玉璋;张林;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许多老药如红霉素、西米替丁、云南白药、碘酊等除了已知的用途外,还有其他新用途.本文就一些老品种常用药的新用途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老药只要控制得当,对某些疾病可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疗效.
作者:汪宏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分娩发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由许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机械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化学因素以及胎儿本身因素.在实施计划分娩时,可以采用很多手段诱发有效宫缩,但若宫颈不成熟则分娩往往不易诱发成功,说明宫颈成熟在分娩发动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足月前宫颈口维持关闭状态,保持宫颈的坚硬,从而保证胎儿在宫内的正常生长发育.过早或过迟的宫颈成熟均可导致不良的产科后果.了解宫颈成熟的机制,是认识分娩发动和产程变化的基础,对于正确处理产程,适时、有效引产,防治早产和过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金镇;高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挑选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鼻渊舒口服液和荔花鼻窦炎片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鼻窦炎口服液可抑菌杀菌、清热疏风、排脓解毒、通利鼻窍,确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良药.
作者:孟祥国;依颖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 法单纯随机抽样30例哮喘患儿给予舒利迭起始剂量100/200~200/400 μg/d,每日2次.治疗3个月后,待临床症状控制后,平均50/100 μg/d剂量维持,总疗程为10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判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以舒利迭的临床疗效为优.结论 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可靠.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合剂能增强抗炎作用,使支气管扩张作用持续,且激素用量减少,副作用少.
作者:杨霏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 Venous Simus Thrombosis,DVST)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特殊少见类型,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较多,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CT、MRI的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尤其是MRI以其高敏感性、准确性、无创性及简便易行、费用低而被用于此病的诊断随访观察中,从而能帮助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高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立普妥对糖尿病高粘血症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口服立普妥片1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降糖药物,连续应用14 d.结果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血糖、血脂下降,P均<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立普妥治疗糖尿病高粘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孙莉;张霄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科素亚)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和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46例入选病例起始给予氯沙坦钾每天50 mg清晨口服,随访共8周.于第4周将血压未降至正常者增加到100 mg口服.用药前及治疗后第4、8周分别测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结果 治疗后第4、8周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用药前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血肌酐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氯沙坦钾能明显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对血压的降低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宏宇;郑强;刘洋;李铁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 本文介绍了哮喘发作期患儿300例,应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时的护理,认为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作者:赵红丽;吴景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对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进行质量研究.方法 用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选用Hypersil.ODS2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pH 6.0醋酸盐缓冲液(10:40:50),检测波长296 nm,流速0.8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本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本研究检测方法合理可行,能够有效控制本品质量,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鲁曼华;孙玫;梁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不动杆菌一般生存在水和土壤中,也存在于人的皮肤、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一般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致病.近年来,有不动杆菌引起感染性脑膜炎、中耳炎、伤口感染、败血症、泌尿道感染的报道,并且,由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上升的趋势.现将本院1例洛菲氏生物型不动杆菌引起的肺炎报道如下.
作者:赵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kg,超过60 kg给予0.6 ml,于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用药10 d.对照组用硝酸甘油5~1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用药10 d.两组均依据病情同时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1%,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孙洪;赵振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血宁胶囊对药物流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确诊为早孕,停经≤49 d,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而无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以息隐25次/d,米索0.2次/d,常规药流术,在孕囊排出后,治疗组口服宫血宁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连服5 d.对照组口服益母草每次5 g,每日3次,连服5d.并于用药的第7、14、35天随访.结果 口服宫血宁胶囊患者术后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口服益母草膏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口服宫血宁胶囊患者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益母草膏患者,产后月经恢复情况无变化.结论 宫血宁胶囊可减少药物流产术后出血,提高药物流产效果.
作者:郭文芬;姜红;孙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肝脂素对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造血的调控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光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形态.结果 肝脂素可选择性作用于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使网状细胞转变为小梭形正常基质细胞.抑制急性白血病基质细胞集落的生长,使ALL与AML基质细胞集落生长情况与正常趋向一致,ALL与AML的TNFα分泌明显下降(P<0.05), AML的IL-6明显下降(P<0.01),IL-1升高.结论 肝脂素能诱导急性白血病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向正常转化,发挥正常造血调控作用,为急性白血病的脂类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赵心宇;柴英;薛祖光;孙东明;宋振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Ⅲ期压疮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局部用炎敌油配合侧俯卧位,促进Ⅲ期压疮痊愈.结果 50例呼吸衰竭患者Ⅲ期压疮经过护理,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结论 局部用炎敌油配合侧俯卧位治疗呼吸衰竭患者Ⅲ期压疮,既有利于压疮愈合又有利于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促进康复.
作者:冯伟;孙晓旭;程青;陈玉凤;王丽萍;王悦;马虹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肠内营养对大手术及身体虚弱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如出现问题应及时有效地排出,以增强患者对营养液的信心,使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霍彬;周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概述了近几年来中药及其复方制剂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的研究情况.中药及其复方制剂中可含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因此,抗肿瘤作用可能是全面而广泛的.
作者:邵俭;毕彦忠;徐兆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经痰或呼吸道吸出物培养分离出的6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复习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18种抗菌药物敏感率依次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3.7%),复方磺胺甲唑(62.0%),头孢他啶(42.6%),环丙沙星(40.6%),头孢哌酮-舒巴坦(34.9%),氧氟沙星(3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3%).有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60%(66.7%).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致病原菌之一,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慢支、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重危监护病房的患者也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造成感染,可选用抗菌药物的范围较窄,治疗相对困难.
作者:赵亮;胡媛媛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