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张霄峰
目的 评价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晚期妊娠初产妇154例,分为2组,治疗组117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取米索阴道给药,对照组选催产素加液体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8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分别为(3.80±0.98)h,(6.82±1.93)h;对照组分别为(4.65±1.19)h,(10.65±1.76)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蔺冬梅;马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硝酸益康栓工艺,并制定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为基质制备硝酸益康唑栓,以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唑的含量.结果 硝酸益康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13%.结论 硝酸益康唑栓工艺可行,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栓的含量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指标.
作者:张晶;谭晓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托尼萘酸片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托尼萘酸治疗,对照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及B超脂肪肝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托尼萘酸治疗酒精性肝病安全、有效,且方便、经济.
作者:张姝娜;崔丽;刘洪艳;韩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内异症所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疼痛和不育严重影响着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其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易于浸润和复发,为临床难治之症,目前已成为妇产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
作者:宋杰;向梅;任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化学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们单独或联合应用,使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得以治愈,延长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传统的肿瘤化疗药物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铂剂、激素或抗激素类药6类.至今,已有80多种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现及深入研究,使肿瘤化学治疗日益进步和发展.尽管如此,现有的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不尽人意,其毒副作用较大,易发生耐药,人们仍致力于有效药物的开发.本文简要介绍几种新药.
作者:王敏;王欣彦;王纯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阿霉素与乙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三叉神经第二支或第三支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无水乙醇组为Ⅰ组,患者25例;阿霉素组为Ⅱ组31例.采用侧入法,进行三叉神经第二支或第三支阻滞.观察1周后、1年后疗效.结果 无水乙醇与阿霉素分支阻滞1周后疗效比较P>0.05,1年后疗效比较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霉素与无水乙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有显著性差异,阿霉素优于无水乙醇.
作者:张敬梅;韩树坤;田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早产(preterm birth,PTB)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当今产科临床关注的问题之一,75%~80%的新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20多年来,PTB的发生率持续升高,在美国约为11%~12%,而发展中国家更高,我国报道为12.7%~20.8%.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漆洪波;李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药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年龄6个月~6岁,诊断疱疹性咽颊炎的患儿,随机抽查法取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发热、咽痛症状变化及咽部疱疹吸收情况.治疗组用黑龙江庆安制药提供的莪术油注射液,按10/(kg*d),1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3 d.结果 莪术油治疗组退热平均时间(2.98±1.1)d,显效率47.5%,好转50%,无效2.5%,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红;王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对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进行质量研究.方法 用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选用Hypersil.ODS2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pH 6.0醋酸盐缓冲液(10:40:50),检测波长296 nm,流速0.8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本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本研究检测方法合理可行,能够有效控制本品质量,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鲁曼华;孙玫;梁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提高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水平.方法 对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口服百草枯15~60 ml(20%浓缩液),服药后首先出现局部粘膜,消化道烧灼症状,8 h~5 d后渐进性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并持续加重,4例服药后28 h~8 d死于呼衰或多脏器衰竭.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率极高,应早期认识其发病过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俭;刘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及防治.方法 71例上呼吸机的患儿通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吸引痰做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属、不动杆菌等.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在防治,VAP的治疗,抗生素的正确选用是关键,临床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钟闻燕;易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而至月经终止的一段时间.由于更年期的定义含糊,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使用围绝经期一词.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一年).绝经是指月经完全停止一年以上.
作者:杨清;王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介绍药物在输液管内的相互反应,提醒医护人员输液管内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并且列出了反应的主要原因和防范措施,同时提出重视药物在输液管内的配伍禁忌反应的重要性.
作者:冷波;朱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薄荷酚洗剂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和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薄荷酚洗剂对临床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经过对临床126例病例进行观察,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 薄荷酚洗剂对湿疹皮炎有明显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博尔泰力联合九代清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博尔泰力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观察ALT、AST、TBiL及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HBV DNA、HBeAg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较单用博尔泰力组高.两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6.7%,30.0%;HbeAg阴转率分别为43.9%,26.6%(P<0.05);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3.3%,16.8%(P<0.05);ALT的复常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博尔泰力联合九代清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高的HBV DNA,HBeAg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
作者:王玉璋;张林;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复方止咳糖浆的制备工艺,评价其止咳祛痰效果.方法 中药材经煎煮浓缩制成糖浆剂.选择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静滴头孢唑啉钠5 g/d,同时口服复方止咳糖浆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静滴头孢唑啉钠5 g/d,后服用蛇胆川贝液.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4.2%,治疗组总有效率90.6%,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 复方止咳糖浆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胡东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科素亚)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和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46例入选病例起始给予氯沙坦钾每天50 mg清晨口服,随访共8周.于第4周将血压未降至正常者增加到100 mg口服.用药前及治疗后第4、8周分别测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结果 治疗后第4、8周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用药前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血肌酐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氯沙坦钾能明显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对血压的降低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宏宇;郑强;刘洋;李铁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kg,超过60 kg给予0.6 ml,于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用药10 d.对照组用硝酸甘油5~1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用药10 d.两组均依据病情同时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1%,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孙洪;赵振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淋病奈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标本接种于VCA3培养基中35 ℃,5% CO2条件下培养,按鉴定手册操作程序进行,药敏试验用VCA3培养基按K-B法进行,用参考菌株做质量控制.结果 男性科和妇科所占百分比高分别为48.3%和36.43%,20~40岁青壮年组构成比大,为77.2%.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头孢三代,红霉素敏感,其次为先锋V、氟嗪酸.结论 淋病主要是性传播引起的疾病,好发于性活跃青壮年中,临床治疗淋病宜首选头孢三代和红霉素.
作者:陈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 Venous Simus Thrombosis,DVST)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特殊少见类型,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较多,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CT、MRI的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尤其是MRI以其高敏感性、准确性、无创性及简便易行、费用低而被用于此病的诊断随访观察中,从而能帮助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高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