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荷酚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周松

关键词:薄荷酚洗剂, 制备,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介绍薄荷酚洗剂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和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薄荷酚洗剂对临床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经过对临床126例病例进行观察,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 薄荷酚洗剂对湿疹皮炎有明显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薄荷酚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薄荷酚洗剂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和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薄荷酚洗剂对临床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经过对临床126例病例进行观察,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 薄荷酚洗剂对湿疹皮炎有明显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中药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年龄6个月~6岁,诊断疱疹性咽颊炎的患儿,随机抽查法取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发热、咽痛症状变化及咽部疱疹吸收情况.治疗组用黑龙江庆安制药提供的莪术油注射液,按10/(kg*d),1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3 d.结果 莪术油治疗组退热平均时间(2.98±1.1)d,显效率47.5%,好转50%,无效2.5%,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红;王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剂型的青霉素治疗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型的青霉素治疗轻、中细菌感染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择80例门诊患者,分成2组,A组口服青霉素V钾片,B组注射用青霉素钠.结果 2种药物在治疗的有效率上一致,在疗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用药费用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口服给药能治疗轻、中度细菌性感染,节省有限的医药资源.

    作者:李忠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肿瘤药物治疗新进展

    化学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们单独或联合应用,使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得以治愈,延长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传统的肿瘤化疗药物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铂剂、激素或抗激素类药6类.至今,已有80多种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现及深入研究,使肿瘤化学治疗日益进步和发展.尽管如此,现有的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不尽人意,其毒副作用较大,易发生耐药,人们仍致力于有效药物的开发.本文简要介绍几种新药.

    作者:王敏;王欣彦;王纯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及防治.方法 71例上呼吸机的患儿通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吸引痰做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属、不动杆菌等.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在防治,VAP的治疗,抗生素的正确选用是关键,临床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钟闻燕;易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人晕厥的预防及护理

    晕厥由影响患者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心血管性疾病所造成.分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低血压性晕厥、低血糖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精神性晕厥5类.晕厥跌倒所造成的骨折、软组织甚至脏器的损伤,成为诱发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减少晕厥的发生和因其导致的意外损伤,做好老年人晕厥的预防及护理,对减少老年人晕厥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英;关红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谈老药新用

    许多老药如红霉素、西米替丁、云南白药、碘酊等除了已知的用途外,还有其他新用途.本文就一些老品种常用药的新用途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老药只要控制得当,对某些疾病可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疗效.

    作者:汪宏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18株淋病奈瑟菌的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淋病奈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标本接种于VCA3培养基中35 ℃,5% CO2条件下培养,按鉴定手册操作程序进行,药敏试验用VCA3培养基按K-B法进行,用参考菌株做质量控制.结果 男性科和妇科所占百分比高分别为48.3%和36.43%,20~40岁青壮年组构成比大,为77.2%.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头孢三代,红霉素敏感,其次为先锋V、氟嗪酸.结论 淋病主要是性传播引起的疾病,好发于性活跃青壮年中,临床治疗淋病宜首选头孢三代和红霉素.

    作者:陈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捂热综合征患儿血钠值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7年冬至2002年春,于寒冷季节共收治31例捂热(蒙被)综合征(IMS)患儿,现就有关IMS患儿的血钠浓度总结如下.

    作者:张卓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血宁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出血60例

    目的 探讨宫血宁胶囊对药物流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确诊为早孕,停经≤49 d,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而无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以息隐25次/d,米索0.2次/d,常规药流术,在孕囊排出后,治疗组口服宫血宁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连服5 d.对照组口服益母草每次5 g,每日3次,连服5d.并于用药的第7、14、35天随访.结果 口服宫血宁胶囊患者术后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口服益母草膏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口服宫血宁胶囊患者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益母草膏患者,产后月经恢复情况无变化.结论 宫血宁胶囊可减少药物流产术后出血,提高药物流产效果.

    作者:郭文芬;姜红;孙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百草枯中毒急救及护理

    目的 了解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提高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水平.方法 对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口服百草枯15~60 ml(20%浓缩液),服药后首先出现局部粘膜,消化道烧灼症状,8 h~5 d后渐进性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并持续加重,4例服药后28 h~8 d死于呼衰或多脏器衰竭.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率极高,应早期认识其发病过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俭;刘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托尼萘酸片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托尼萘酸片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托尼萘酸治疗,对照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及B超脂肪肝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托尼萘酸治疗酒精性肝病安全、有效,且方便、经济.

    作者:张姝娜;崔丽;刘洪艳;韩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应用中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中心药房药品

    目的 掌握应用中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CHIS)管理医院中心药房药品的方法.方法 具体分析CHIS在管理中心药房药品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的情况,并与DOS管理模式作比较.结果 CHIS管理使中心药房药品进出、流向、帐务帐目等清晰明了.结论 应用CHIS管理医院中心药房药品更为科学合理,简单方便.

    作者:蔡育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吲达帕胺2.5 mg,每日上午一次口服,依那普利5.0 mg,分2次口服(8 Am,5 Pm)连续6周,用药前后监测血压、血清钾、血糖、血肌酐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总有效率为中度95%,重度90%.结论 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头孢噻肟与他唑巴坦不同配比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4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 (1:1、3:1、5:1、7:1)及头孢噻肟单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评价头孢噻肟联合他唑巴坦复方制剂的抗菌活性及不同配比间的差异.方法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β-内酰胺酶阳性)665株作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与他唑巴坦均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单剂.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宋内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的MIC90为0.25~16 mg/L,比头孢噻肟的活性提高1~32倍.4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无明显差异,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MIC50为0.125~16 mg/L,活性较头孢噻肟高1~32倍,MIC90为1~32 mg/L,活性较头孢噻肟高2~8倍.结论 5:1配比的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复方制剂对大多数临床分离致病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降低产酶菌耐药性,作用与1:1和3:1配比相当.

    作者:付莉;赵海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立普妥对糖尿病高粘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立普妥对糖尿病高粘血症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口服立普妥片1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降糖药物,连续应用14 d.结果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血糖、血脂下降,P均<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立普妥治疗糖尿病高粘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孙莉;张霄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缩宫素不同注射方法在刮宫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缩宫素宫颈注射与肌肉注射在刮宫术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50例中引产后宫腔残留行刮宫术的患者,分观察和对照2组,每组25例.观察组术中应用缩宫素采取宫颈注射的方法,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发挥药效所需平均时间为22.32 s,对照组为329.12 s,两组在发挥药效所用时间上有极显著差异(P<0.0001).结论 缩宫素宫颈注射与肌肉注射相比起效快,作用性强,患者所受痛苦小.

    作者:靳术兰;夏春玲;王桃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硝酸益康栓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目的 研制硝酸益康栓工艺,并制定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为基质制备硝酸益康唑栓,以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唑的含量.结果 硝酸益康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13%.结论 硝酸益康唑栓工艺可行,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栓的含量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指标.

    作者:张晶;谭晓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

    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 本文介绍了哮喘发作期患儿300例,应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时的护理,认为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作者:赵红丽;吴景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进行对比观察,了解两者的疗效.方法 将8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42例及法莫替丁对照组43例,对照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结果 奥美拉唑组出血率为4.77%,法莫替丁组出血率为2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更能减少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致死率.

    作者:郑殿魁;王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