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补缓释药条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李伟;靳茂礼;赵爱格

关键词:双黄补缓释药条, 重度慢性牙周炎, 牙周病, 菌斑微生物, 化学合成药, 广谱抗菌素, 感染性疾病, 治疗, 耐药菌株, 控制感染, 菌群失调, 局部, 毒副作用, 牙周袋, 牙菌斑, 骨碎补, 应用, 清除, 疗效, 黄芩
摘要: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清除牙菌斑和控制感染是治疗牙周病的主要措施.然而全身或局部应用广谱抗菌素和化学合成药易导致菌群失调、耐药菌株产生及其他毒副作用,因此我们研制了以黄连、黄芩、骨碎补为主要成分的双层缓释药条,局部用于牙周袋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缓释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比较

    茶碱是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之一,近几年虽然不断有新的抗哮喘药物在临床上被应用,但茶碱在全世界依旧是治疗哮喘的经典药物,实践中因其安全血药浓度范围较窄,故其作用和地位颇受争议.我们对60例患儿除给予止喘的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口服推荐剂量和小剂量茶碱缓释片,现将观察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郭彤;董国庆;袁世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4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切吸溶解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颈椎同盘突出症(PCID)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1].

    作者:戚福杰;温锋;高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的调查及其在预防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儿童烧伤原因及收治情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对其致伤原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探讨新的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儿童烧伤的发生率,是烧伤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作者:陈红;荆鸿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8岁,因受凉后咳嗽、气短在家中(社区医疗)静滴5%葡萄糖250 ml加入门冬氨酸阿奇霉素500mg(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4032),当液体滴入125 ml时,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大汗淋漓、端坐呼吸、无意识丧失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燕辉;张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的不良反应

    倍他乐克是一种以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作用为主(心脏选择性)的药物,能拮抗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减轻心作功,降低心肌耗氧量,使缺血心肌的氧供关系在低水平上恢复平衡,同时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供氧,使组织氧利用率增高,从而改善心肌代谢.随着倍他乐克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现综述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刘华;吕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呼吸道真菌感染55例分析

    呼吸道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机会型感染之一.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机会逐渐增多.对我院2年间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的55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祖革;王殿昌;李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护理体会

    风湿性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心功能多严重受损而需人工瓣膜置换术,临床上常用的人造瓣膜有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

    作者:马丽良;宋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常见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近年来,随着内镜和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及胃肠动力研究的深入和检查技术的开展,以及新的药物的推出,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种类繁多,可累及胃肠道各个部位,笔者就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作一介绍.

    作者:林连捷;郑长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治疗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氟尿嘧啶是临床上常用且药效确切的嘧啶拮抗剂类抗肿瘤代谢药.全身应用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对治疗肿瘤,延长患者生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孙秀杰;常青竹;齐小丹;殷红专;苏琪;刘恩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TLC法与HPLC法测定地蒽酚的纯度

    纯度检查为标化化学对照品的重要部分,化学对照品系指中国药典二部、部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中检验项目所用的实物对照品.

    作者:杜震;王震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慢性心房颤动对人心房肌细胞内向性钠离子流的影响

    波长被认为是诱发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波长定义为电激动在心肌有效不应期(ERP)时限内运动的距离,即波长=传导速度(CV)×ERP.

    作者:梁延春;张荣庆;周更须;贾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哮喘性支气管炎发作导致的非心源性CK、CK-MB增高

    血浆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增高通常见于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常用作心肌细胞损伤、心肌梗死的标志物.

    作者:王彤;李贺;白旭芳;谢淑英;牛凤珍;霍玉玺;李海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鱼腥草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鱼腥草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之作用,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癸酰乙醛、月桂醛等挥发油,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甲3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目前该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作者:章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3例新生儿肠穿孔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肠穿孔是小儿外科严重急腹症之一.新生儿肠穿孔的早期往往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疾病本身的表现常被原发病所掩盖,所以对病情的观察尤为重要.一旦出现肠穿孔后,应及时确定诊断,立即手术,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腹膜炎及全身中毒症状,有利于提高术后成活率.

    作者:李翠;吴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巨型脐膨出护理体会

    脐膨出是新生儿期一种罕见的严重的先天畸形,由于胚胎发育期发育缺陷,腹壁发育不全,导致腹内脏器通过脐部的腹壁缺损连同腹膜一起向外突出,脱出物表层覆盖一层脆薄囊膜,出生早期呈白色透明,24小时后逐渐变为混浊,一旦囊膜液化破溃,易造成内脏脱出腹腔感染,危及生命.

    作者:邓雅兰;付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肠内营养在食道、胃切除术后的应用

    营养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其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与肠外两大类,肠内营养的大特点是有食物通过肠道,可以降低小肠粘膜萎缩以及细菌易位的风险性,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利于肠粘膜的渗透性,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刘丽;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典必殊和巴美洛滴眼液对内眼手术患者结膜囊细菌清除率的比较

    内眼手术指涉及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手术.内眼手术要求无菌十分严格,但其术后罕见的细菌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发病率为0.072%,并认为细菌性眼内炎的病原主要是手术时结膜囊中细菌进入眼内引起,但术前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起到有效预防作用[1],为探讨典必殊和巴美洛滴眼液对内眼手术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抗菌效果,我们随机观察了130例内眼手术患者术前滴用典必殊和巴美洛滴眼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迅;朱英明;高殿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防治麻醉性镇痛药毒副作用的护理体会

    1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途径按照癌痛三阶梯镇痛原则[1]采用以非损伤性途径(经口、经皮、经肛)给药为主,在必要和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损伤性途径(PCIA、PCEA)[2]给药为辅,按阶梯、按钟点、个性化的使用镇痛药,目的是使癌痛得以控制,提高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玉颖;肖适崎;孙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雅博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高氨血症的疗效观察

    肝硬化时,由于氨的来源、生成、吸收增加和/或清除不足,引起血中氨浓度增高,造成高氨血症.血中氨含量水平的高低是早期测定及诊断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指标之一.减少氨生成与吸收,降低血中氨的含量,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对于肝硬化病人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艳春;肖适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中,我们对重组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α1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尤其对组织病理学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荣山;石理兰;赵文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