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治璐;刘志宇;刘用楫;朱丽遵
[目的] 研究发现脑缺血患者体内存在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自身抗体,了解其滴度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用NMDAR1单克隆抗体淘筛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获得NMDAR1模拟表位抗原.[结果] 细胞竞争ELISA结果显示,该模拟抗原可以竞争细胞表面天然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抗原模拟性.[结论] 噬菌体肽库中筛选NMDAR1受体模拟抗原可以用于临床病人血清检测.本研究为下一步临床检验准备了必要条件.
作者:康晓楠;孙长凯;范明;王芳;丁爱石;施广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Vitapex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270个患者的28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颗牙.实验组用Vitapex 糊剂充填根管,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追踪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 实验组追踪到135颗牙,治愈132颗(97.78%),对照组观察到130颗牙,治愈115颗(88.46%).[结论] Vitapex 糊剂较传统的根管充填材料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宏青;仲维剑;毕文翔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4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痊愈34例(74%),好转8例(17.4%),无效4例(8.6%),总有效率91.3%.[结论]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视野清楚、直视下操作、病灶清除彻底、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王家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于2000、2001年收治睾丸扭转6例.均经手术证实,治愈3例,3例行睾丸切除手术.1 临床资料
作者:赫荣军;王选岩;金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6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BIPAP呼吸机治疗组,对照组为经鼻导管氧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就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经BIPAP呼吸给氧与鼻导管给氧对COPD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经BIPAP呼吸机治疗后患者 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结论] BIPAP呼吸机对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江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直译为加强护理病区.加强护理是医护人员通过现代化仪器设备来监护多器官衰竭、危重疾病等临床表现极不稳定的病人,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或严重变化,以便准确处理,积极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我院ICU自成立以来,积极引进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文化背景、行为方式、精神状态,施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通过对132例病人的临床观察,深深感到心理护理在ICU的护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孤立肺结节的影像检查应对其性质、转移、分期、分型及预后作出判断.常规的影像学手段,包括CT、MRI诊断肺癌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
作者:于膊;鹿洁;曹慧玲;赵明;于公吉;邓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大疱破裂的急诊治疗.[方法] 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无效的肺大疱破裂的患者,积极行开胸手术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 本组患者均脱离危险.[结论] 对此类病人应客观分析,及时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积极的态度有利于患者生命的抢救.
作者:朱立宇;董志扬;任伟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3%~17%,多由颈外和颈内动脉双重供血,其血供极其丰富.传统开颅切除脑膜瘤,瘤体不宜完全分离,出血量大,易造成负损伤.美国的CUSA200系统超声外科吸引器(以下简称CUSA200)兼有振荡粉碎、冲洗乳化和吸引三种功能.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CUSA200治疗脑膜瘤35例,取得满意疗效,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在门诊血常规检查中,发现1例,用CELL-DYN 1700型血细胞分析仪反复检测血 小板均减少,而患者无出血倾向。涂片镜检,可见到成堆血小板,血液无凝集现象。用国际 公用的血小板校正方法计数血小板结果为500×109/L。结论:该患者血小板增高。
作者:张翠玲;黄晓敏;陈洁;马晓露;高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性外耳道、乳突遭破坏的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收集了44耳外耳道胆脂瘤,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采用了外耳道重建术,改良乳突根治术和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3种术式.结果:行外耳道重建术的26耳,随访1年恢复了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全部44耳随访1年以上无胆脂瘤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应根据不同病变范围而采用保守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作者:吕宏光;高晗;邢继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等国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乳腺癌年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1].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几十年来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得以改善,但未能减少乳腺癌的死亡率;其主要原因是50%的病人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因此对肿瘤的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凝芳;赵荣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奈替米星静滴0.4 g/d,疗程7~10 d,治疗呼吸道感染43例,均未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结果] 应用国产奈替米星静滴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0%和85.7%.[结论] 奈替米星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安全性高、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利丽;张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按LVMI和RWT将左室分为4种构型,对11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QT间期离散度进行研究,并以4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高血压组除正常构型外,其余QT间期离散度均大于对照组,而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组大于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重构组大于正常构型组.QT间期离散度与LVMI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不同,随着LVMI增加QT间期离散度加大.
作者:丁彦春;臧育霞;相雪梅;曲鹏;夏稻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前,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多依赖于光谱学的综合解析,包括红外、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其中,紫外-可见光谱由于鉴定方法相对简单、快捷、价格低廉、样品又可回收使用,仍为鉴定该类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田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顽固性呕吐是化疗药治疗中严重的毒副作用之一.根据1733例癌症化疗的观察,发现呕吐发生率为62%~70%,顺铂(DDP)致吐率可达90%~100%.化疗诱发呕吐的机制十分复杂,迄今为止的研究认为,化疗药进入体内先损伤了胃肠组织,促使5-HT过量释放,进而激动了迷走神经传入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5-HT3受体及速激肽NK1受体而导致呕吐中枢兴奋,引起呕吐反射.
作者:于化新;王德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肾癌伴腔静脉瘤栓形成病人的治疗及预后的情况。[方法] 对7例肾癌合并腔静脉瘤栓病人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 7例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均完整切除肿瘤及腔静脉瘤栓。有肾门淋巴结转移者同时清除淋巴结。术后病理回报:4例为透明细胞癌,其他3例为少见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4例病人中3例术后存活两年复查未发现有肿瘤复发,1例失访,其余3例均于术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伴腔静脉瘤栓的病人仍可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其他恶性度较高肾癌的患者在有腔静脉瘤栓的同时也有肾门旁淋巴结肿大患者即使行根治手术治疗,预后仍不良。
作者:范治璐;刘志宇;刘用楫;朱丽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观察前列地尔(Lipo PGE1)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一平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A组(ACEI组)、B组(Lipo PGE1组),性别、年龄、病程、蛋白尿量、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条件匹配.分别予一平苏和Lipo PGE1治疗,14 d后观察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胆固醇及空腹血糖的变化,治疗前后各两次取血、尿标本,分别取平均值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A、B组蛋白尿均显著下降(P<0.01),B组较A组更显著(P<0.01)A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显著(P<0.01),B组增高显著(P<0.01),组间差异显著(P<0.01)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及空腹血糖:A、B组治疗前后变化及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一平苏及前列地尔在控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方面均有显著疗效,而后者较前者尤突出,二者减低蛋白尿均不依赖其降血压作用.二者对肾小球滤过功能影响不同,故而在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患者蛋白尿仍较多时,Lipo PGE1应是更好的治疗选择.
作者:秦凤绮;张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学水平,探讨其检测意义.[方法] cTnI与心肌酶(CK,CK-MB)分别采用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系统和酶法作为检测手段.[结果] 50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0.306±0.393) μg/Lvs(0.027±0.021) μg/L (P<0.001),且与CK-MB有相关性,(P<0.0001).在50名UA患者中有31人血清cTnI高于正常.其中14人发生严重心脏事件(12例发生心肌梗塞,2例猝死),表示不良转归的预测值为45. 2%,且随浓度增加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增大;在19人血清cTnI低于正常中,无一人发生严重心脏事件,表示良好转归的预测值为l00%.[结论] 在UA病人中,cTnI检测微小心肌损伤的敏感性高于CK及CK-MB.cTnI是诊断心肌损伤高敏感度,高特异性的指标,对UA的病情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艳;陈洁;程艳杰;李士军;边兴艳;黄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乙、丙二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酶标法检测115位规律血透患者空腹静脉血乙肝两对半和抗-HCV抗体.[结果] 本院血透中心HBVHCV感染率分别为9.6%及47%.有输血史的血透患者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并与输血次数有关.HBV、HCV感染者透析平均时间分别较无感染者长(P<0.05).[结论] 输血史、输血次数及透析时间是血透患者HCV感染主要影响因素,而HBV感染受输血影响较小.
作者:秦凤绮;宋文华;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