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首诊临床特点分析

孙军;孙霞

关键词:糖尿病, 网膜病变, 眼科首诊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首诊临床的特点进行分析及探讨.方式:选取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首次入院,首次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未接受过眼底激光和手术治疗的患者144例(287眼).其中男80例、女64例,年龄为36-82岁,平均年龄(53.3±12.1)岁;糖尿病史10天-28年,平均(8.6±2.7)年,视力为0.09~0.9.使用眼底照相机对以黄斑为中心的后极部50°进行眼底彩色图片的拍摄,将1张或多个方向拼图、散瞳后裂隙灯眼底检查.结果:NPDR患者的视力情况与PDR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度NPDR患者和重度NPDR患者之间的视力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118例患者呈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对称,占比约为82%;有26例患者呈不对称,占比约为18%.结论:应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因其而致盲的情况予以高度的关注,及时予以诊断治疗和全方位的监控,控制糖尿病盲病症的发病率,提高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质.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通过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参保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新农合患者的需求.

    作者:权修权;郑培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39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与护理,在临床救治重症手足口病提供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依据,方法对238例小儿手足口病病情观察,制定周密的各系统监测观察指标,发放手足口病病情告知书,加强卫生消毒宣教,做到医(护)患(家长)互动.结果 前后甄别出39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除甄别3例危重症转送ICU治疗外,其余36例在我科均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及后期的调养,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规范细致病情观察和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抢救治疗极为重要,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程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起效快、作用强,因此被广泛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但甘露醇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现将急性脑血管病使用甘露醇后发生肾功能损害的30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2006年-2010年收治的310例各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情况.310例中,男194例,女116例,其中脑出血209例,脑血栓101例,年龄27岁~92岁.均经头颅CT确诊急性脑血管病,入院当天或次晨检测尿常规、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均正常.

    作者:姜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浅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肛肠科2011年收治20例结肠炎病人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得出护理体会.

    作者:周海英;李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在经过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用角膜裂隙灯镜面反射法对活体角膜内皮的观察

    目的:用角膜裂隙灯镜面反射法对活体角膜内皮的观察.方法:用角膜裂隙灯镜面反射法对137例活体角膜内皮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加而下降,30岁以下均为4,000/mm2,30岁以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渐下降至2,000/mm2或1,000/mm2,男性89人平均为2792.13/mm2,女性48人平均3020.83/mm2,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角膜裂隙灯镜面反射法研究一般的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是可取的.

    作者:殷洪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强化计生药具管理工作提升优质服务新水平——海宁市硖石街道探索避孕药具个性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海宁市硖石街道现有户籍人口69363人,育龄妇女18569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4739人.育龄群众使用药具数有4630人,其中城市社区使用药具数3516人.流动人口29263人,其中育龄妇女14972人,已婚育龄妇女9134人.为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服务管理水平,发挥服务站的各项功能,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街道在避孕药具服务和管理方面进行个性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董利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部术后吴茱萸外治法应用研究

    胃肠功能紊乱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恢复及生活质量,中药外治法自古就有记载,吴茱萸外治法外敷神厥穴对于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中药外治法有其广泛的临床适用性,值得推广.

    作者:霍磊;崔乃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90例小儿腹泻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小儿腹泻护理的干预效果状况.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12月住院治疗腹泻的患儿9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均给予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等综合基础性治疗,在此基础常规护理对照组,全面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对实验组,出院后做疗效整体评估.结果 实验组总病程、退热时间、呕吐转好时间、腹泻转好时间等方面都明显较对照组短,俩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96.0%有效,对照组74%有效,疗效俩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确实能够有效缩短病程、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发热待查反复住院确诊为淋巴瘤1例

    目前发热待查仍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群,其中不乏反复辗转多家医院全面检查仍未确诊的患者.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反复发热4月,前后4次住院全面检查,包括上海瑞金医院PET-CT检查,花费数万元,仍未明确病因,直至第4次行胸骨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淋巴瘤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1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的13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结果 ?治疗组显效62例(88.57%),有效5例(7.14%),总有效率95.71%,无效3例(4.28%);对照组显35例(58.33%),有效10例(16.66%),总有效率74.99%,无效15例(25.93%).对比分析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起效快、用药少、方法简单、效果肯定.

    作者:万光平;黄滔;王俭;李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以及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本院将符合手术条件的86例患者分两组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组46例采用针对性的术前访视,而对照组40例不进行术前访视.所有患者采用问卷调差形式,对照分析两组手术患者不同的心理影响.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01).结论:通过术前访视能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的紧张,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好手术的全过程,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成为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关键.

    作者:孙媛;封树华;孙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的研究进展

    经学习与应用,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报道,整理出捏脊疗法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从捏脊疗法结合其他相关综合性治疗方法,从多角度的治疗厌食症,对小儿饮食方面有着很好的改善与治疗作用.

    作者:李盛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及其应用探析

    固体脂质纳米粒属于亚微粒给药系统,制备方式和给药途径相对较多,虽存在载药量、稳定性等问题,但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本文在简单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基础上,从制备、给药、存在问题等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原长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防治疝修补术后人工补片感染的体会

    腹外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应用人工补片进行疝的无张力修补的普及,而由补片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增多.现就人工补片感染的问题做如下总结.1 补片植入后的生物学反应植入人工补片后,初的反应是补片周围组织的急性炎性细胞浸润,然后炎性细胞在补片的孔隙中逐渐被纤维母细胞和巨细胞代替,补片与机体组织之间的结合与炎性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比率的增加有关.此外,机体对补片的反应因补片本身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理想的环境下,植入的补片材料通过纤维的浸润结合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线性的新筋膜.补片植入初期的反应可导致其周围积液,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积液都可被机体所吸收.此时如果补片受到污染或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则极易并发感染.

    作者:梁宏彪;王文燕;刘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过敏性紫癜是以急性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累及皮肤常见,其次是关节、消化道及肾脏.起病较急,症状多变,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率高[1].现将我县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40例过敏性紫癜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小4岁,大12岁,平均7岁.过敏性紫癜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史占78%,发病同时有呼吸道感染占14%,不明原因占8%,此病好发年龄为学1.2临床分型4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男女之比1.2∶1.皮肤紫癜型24例,占60%;腹型8例,占20%;关节型7例,占17.5%;肾炎型1例,占2.5%.

    作者:冯桂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对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常用药物的合理性研究

    目的:了解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常用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从2008年4月-2012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中随机抽样6400张,并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400张处方中5岁以上的患儿共1500例(23.4%),5岁以下的患儿共4900例(76.6%).不合理处方共900张(14.1%).结论: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处方中仍有部分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医生需进一步加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付联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社区咳嗽治疗的常见误区分析

    咳嗽是社区常见临床病症,目前社区医师对咳嗽的治疗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滥用清热药、滥用抗菌素、滥用镇咳药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误区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并向社区医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避免陷入咳嗽治疗的误区.

    作者:张慧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C值,分析阳性率及该抗原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浆SCC-Ag阳性率较腺癌明显升高(P<0.01),鳞癌患者期别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P<0.05),放化疗前后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复发和/或转移患者SCC值明显升高.结论SCC-Ag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在中晚期宫颈鳞癌的诊断、治疗效果及复发/转移的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谢优优;吴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对构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考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2.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管理机构.3.加快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储备模式.

    作者:宋文洁;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