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慢性胃炎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

刘瑶

关键词:中医, 慢性胃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在经过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对卵巢肿瘤化疗诱导凝血功能活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肿瘤化疗诱导凝血功能活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D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肿瘤化疗诱导凝血功能活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继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压氧时基础血压不同病人的血压波动的探讨

    目的:观察急诊、危重病人高压氧治疗时舱内血压波动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一次或多次行高压氧治疗时舱内血压波动情况,所有患者舱内严密监测血压.结果:所有患者血压波动以升高为主,第一次高压氧治疗时基础血压正常与有高血压史者血压波动没区别(P>0.05),非首次治疗时正常血压者血压波动小于有高血压史者(P<0.05).结论:急诊、危重病人陪舱时需严密监护和监测血压,尤其是首次以及有高血压史者更需注意病人的反应,减少刺激,以确保安全.

    作者:李双琴;殷建华;王俊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少量甘露醇加入保留灌肠液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 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痛苦小的灌肠方法.方法 将100例患者对照组用一般灌肠液灌肠与实验组用肥皂生理盐水加入少量甘露醇分别作保留灌肠.结果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肥皂生理盐水加甘露醇保留灌肠液更有效,消除便秘易于被患者接受.

    作者:李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增强定位扫描在宫颈癌术后靶区勾画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CT增强定位扫描在Ⅰa-Ⅱa期宫颈癌术后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 对拟行手术治疗并且具有高危险因素的26例已确诊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采用体模固定,激光定位系统及双排螺旋CT进行定位扫描,平扫完毕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患者保持相同的体位,相同的宽窗、宽位;相同的扫描参数和范围开始CT增强扫描,将得到的两组图像通过网络输送到计划系统工作站.放疗医生在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上分别勾画靶区,进行对比,来说明两者的优劣.结果 26例患者中,9例勾画的靶(CTV)体积增大,占34.6%,5例靶区(CTV)体积减少,占19.2%,主要是髂总、髂外、髂内等淋巴引流区的转移性淋巴结,在增强CT图像显示清晰.结论CT增强定位扫描可分清正常组织、血管和肿大的淋巴结;应用增强CT图像勾画靶区可避免靶区遗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更精确地确定宫颈癌术后放疗靶区和制定放疗计划.

    作者:龚晓红;龚小宝;林鹏;宋伟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简便经济、副作用小、疗效好,已成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以期寻找佳的治疗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我们共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42例,随机分为8组,治疗前各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自愿要求保守治疗并符合以下条件:(1)输卵管妊娠直径小于4cm,排除宫角妊娠和宫颈妊娠;(2)血β-HCG<3000U/L;(3)无活动性内出血;(4)生命体征平稳;(5)既往无输卵管妊娠史、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

    作者:侯智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谈谈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初兴之时,医学研究被局限在人的躯体之内,而将人的情感、意志、想象等归于神学.直到1977年美国恩格尔教授提出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立即得到了WHO的赞同.随着新模式的确立,医患沟通成为医疗工作者的必修课.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随着医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因素致病已不是什么新概念,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通常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莫大帮助.但是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人员对此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在临床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应用心理学知识,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往往导致医疗纠纷.

    作者:孟东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生化急诊检验项目的质量保证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引进以及速凝管的使用,使得急诊生化达到了快速高效,大大提高临床的诊疗速度.但由于参与急诊值班的并非完全生化室固定人员,固而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完全保证,然而急诊危重患者居多,需提供快速而准确的结果作为临床医生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和抢救患者用药的重要依据.如何保证急诊检验的质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钱文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应用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的神经系统的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正确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程进展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环县农村已婚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农村妇女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方法:以乡为单位,对两个乡镇3257例农村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农村已婚妇女患病率高达80.20%.阴道炎发病率高(68.01%),其次,依次为宫颈炎(64.42%),附件炎(49.83%)、盆腔炎(41.94%)、子宫肌瘤(7.92%)、卵巢疾病(2.69%)、外阴疾病(1.01%)、子宫颈癌(0.25%).由于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造成小病拖,大病挨,影响健康.结论:环境、经济条件限制,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淡薄,不能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甚至有的农村妇女受传统观念影响,从未进行过妇科检查,加之早婚早育,致使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受到来得危害.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从而实现对妇科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减少妇科疾病的患病率,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志秀;杨志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感染疾病中的对比分析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出现的典型的急性实相蛋白,他是微生物入侵组织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增高快,半衰期短,随炎症的变化而变化,与传统炎症指标WBC比较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上有时即使是严重感染也往往会模糊不清,特别是新生儿感染[1].CRP的检测作为细菌感染的指标比WBC计数更具有临床价值.本实验采取CRP全量检测与外周血WBC计数及细菌培养结果相比较进行以下分析比较.

    作者:王双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在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B-Lynch)在剖宫产顽固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难治性出血的患者采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结果:18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止血全部成功,既避免了术中大量输血,又保留了子宫,均痊愈出院;在随访中,18例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新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顽固性剖宫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朝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西泮急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目的:研究地西泮在急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时的药物疗效.方法:将260例在临床上已经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13例)和实验组(147例),对照组应用疗效明显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即地西泮组在对照组用药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地西泮10mg/d,采用肌肉注射.持续48小时并观察疗效,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是否缓解,缓解程度如何,心电图的变化,是否恢复到正常波形,心率,血糖,血压的变化,主要观察舒张压的变化,服用药物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症状缓解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波形,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心率的影响,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血糖的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对于血压血糖的影响不大.另外在不良反应方面会出现偶尔的胃肠道反应,嗜睡外并无其他症状.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西泮治疗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而且由于药物应用得当,可以有效避免相关手术,同时对于手术的预后也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美纯;廖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患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抗痨药使用选择情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患者如何选择抗痨药.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1年入院的慢性乙肝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结核国家标准方案2HRZE/4HR;2009年至2011年入院的慢性乙肝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的23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2HRLfxE/4HR抗痨及护肝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和抗酸杆菌阴转率以及观察其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29例患者抗酸杆菌转阴19例,抗酸杆菌转阴率为65.5%,实验组23例患者抗酸杆菌转阴22例,抗酸杆菌转阴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LT明显增高,实验组患者治疗后ALT无明显增高;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较为明显.结论:采用2HRLfxE/4HR抗痨及护肝治疗,能有效地抗结核同时保护肝脏,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邹俊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奥美拉唑治疗)和对照组26例(雷尼替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烧心、反酸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的消失时间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加快症状改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依力亚尔.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20例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导致患者不孕,的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治疗方案.方法:全面回顾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其中,前一组患者口服抗生素,同时施行宫腔镜下插管输卵管通液术,后一组患者再加活血类中药通输卵管.结果:对照组病人39例有效,有效率为65.5%,治疗组病人56例有效,有效率为93.3%.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能够显著提升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惠茹;王梅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妊高征89例的护理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疾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妊娠20W以后[1].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威胁母婴生命.200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妊高征患者89例,通过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均安全度过产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89例妊高征患者,年龄20~48岁,平均34岁,35岁以下26例占30%,35~48岁63例占70%,初产妇33例占39%,经产妇56例占61%,孕28~35周者41例,孕36~39周者48例.发生子痫3例.保守治疗38例,药物引产2例,剖宫取胎2例,剖宫产47例,手术麻醉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作者:李建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例CS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有停经史.7例经超声明确诊断.1例误诊为宫颈妊娠.4例转入上级医院(其中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小时清宫术成功保留生育功能;1例行阴子宫疤痕病灶切除术保留子宫);2例行经腹子宫疤痕病灶切除术.1例甲氨蝶呤联合米菲司酮保守治疗成功保留生育功能.1例误诊宫颈妊娠行清宫术,致大出血休克急行子宫全切术.结论超声诊断CSP简便可靠;子宫瘢痕病灶切除术及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是安全有效.

    作者:赵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数字化X线技术在口腔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技术在口腔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4月口腔整形过程中行数字化X线技术检查患者9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普通X线片检查患者7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查过程中,普通X线片的曝光时间为0.5~1.0s,而数字化X线片的曝光时间仅为0.04s即可完成,由于CCD质硬不能被弯曲,所以投射角度与普通X线检查有较大不同,观察组X线片投射角度上颌前牙为55°,尖牙40°,磨牙35°,下颌前牙-30°,尖牙-20°,磨牙-10°,对照组X线片投射角度上颌前牙为50°,尖牙35°,磨牙28°,下颌前牙-20°,尖牙-10°,磨牙-5°.结论:数字化X线技术较普通X线检查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科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兆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如何有效降低山区农村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意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支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对自己的生殖健康做出知情选择,实施孕期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用药、人工喂养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作者:夏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C值,分析阳性率及该抗原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浆SCC-Ag阳性率较腺癌明显升高(P<0.01),鳞癌患者期别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P<0.05),放化疗前后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复发和/或转移患者SCC值明显升高.结论SCC-Ag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在中晚期宫颈鳞癌的诊断、治疗效果及复发/转移的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谢优优;吴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