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明片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秀栋;罗仁惠

关键词:视神经挫伤, 复方樟柳碱, 复明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复明片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视神经挫伤患者48例(48眼)分为2组,治疗组25例(25眼),对照组23例(23眼).复方樟柳碱注射剂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2mL/次,1次/天,14天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复明片,5片,tid;所有病例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除不加用复方樟柳碱及复明片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结果 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为视力、视神经诱发电位检查(VEP),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5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复明片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

    总结8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护理,包括术前,术后以及透析间期的护理,以达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蔡瑜玮;王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分析及干预对策

    艾滋病(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1].上世纪80年代末,艾滋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国际社会把它作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传播和蔓延,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快速增长期[2],艾滋病病毒感染发病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广泛扩散[3].医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因职业暴露而被感染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截止到1997年6月,美国共有52名健康工作者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1].艾滋病职业暴露正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性艾滋病感染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黄玉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镜室内感染原因及控制对策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都钟意于通过使用胃镜这种途径,达到诊断及治疗有关消化道方面疾病的目的.我们都知道,当胃镜室医生进行每一次胃镜操作的同时,胃镜管道上都会不同程度的粘上患者的体液,甚至是血液,同时,患者身体消化道部位的组织也可能会粘附在胃镜管道壁上.虽然,胃镜会经过非常严格的消毒程序,但在某些管道瓣膜处或者是接头处的细菌是很难清理和消除的.试想,某些患者的诸如体液、血液或者是消化道部位组织残留在胃镜管道上,并且经过消毒后并未清除,那么必将会造成大规模的感染.现在笔者就对胃镜室感染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胃镜室更好地进行感染的预防,能够使胃镜真正发挥治病救人的功用,而不是使已经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因受到其他细菌感染而更加加重病情.

    作者:张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无痛四步法治疗痔疮体会

    2005年以来,我所采用无痛四步法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853例,现将本人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62例,女391例,年龄18-72岁,其中内痔312例、外痔189例、混合痔352,病程3月-30年.2 方法2:1 第一步:本组病例全部采取局麻法,选用药物2%利多卡因5ml;注射用水4ml;亚甲蓝注射液1ml,祖师麻2ml,肾上腺素0.1-0.2ml.选择截石位3、6、9、12点处局麻.6点处浸润药量要大,使药液呈扇形分布,一般用量2-4ml.3-9点分别为1-3ml,12点处0.5ml-2ml,如无病变者,可不予浸润.然后在病变或手术部位适当浸润.

    作者:郑国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冠心病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及预防

    目的:研究年龄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91,P<0.05,OR=1.76455),logistic模型也说明年龄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2618.结论: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文菊;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药物引产的观察与护理

    药物引产是指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2w~18w妊娠的方法.其效果安全、简便、痛苦小、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胎盘胎膜残留少.通过对2009年5月-2010年8月在我院行药物引产孕妇106例,进行系统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5月-2010年8月间在我院妇产科药物引产的健康妇女106例,年龄18-40岁,孕12w-18w,其中剖宫产史孕妇20例,孕1-2产0孕妇48例.查体心、肺、肝、肾功能正常,妇查无阴道畸形,炎症,无药物过敏史及应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禁忌症.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ADL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ADL的影响.方法:20例脊髓伤患者予以运动、作业和物理治疗及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经过90天的康复治疗,20例患者AD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能显著促进脊髓损伤患者ADL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治疗细菌性肺炎67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治疗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67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组给予单纯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19例,疗效良14例,疗效中1例,疗效差0例,疗效优良率97.06%;对照组疗效优2例,疗效良22例,疗效中9例,疗效差0例,疗效优良率72.72%.两组在疗效优良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2=10.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治疗细菌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项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32例,对围手术期采取的相关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效果分析,指导临床实践.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得到完整实施,手术时间平均在6.8小时.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治愈.结论:正确及时的综合护理有利于急性坏死性肠炎围手术期的开展,利于患者康复治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易春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胸腔内自体血注入治疗复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胸膜腔下利用自体血治疗复发难治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对46例复发性气胸患者一次性胸腔内注射自体静脉血40--60ml,其中男17例,女2例.结果:19例复发性气胸中一次注射成功16例,注射2次成功3例.结论:胸腔内注射自体血治疗复发性气胸疗效确切,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作者:袁艳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生物制品和制药恒温室的设计及控制

    本文对生物制品和制药恒温室的设计及控制进行综述.

    作者:王惟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在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B-Lynch)在剖宫产顽固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难治性出血的患者采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结果:18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止血全部成功,既避免了术中大量输血,又保留了子宫,均痊愈出院;在随访中,18例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新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顽固性剖宫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朝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静脉推注地西泮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静脉推注地西泮对于缩短第一产程,减缓阵痛以及促进宫口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份经过阴道生产的100例产妇分成地西泮组和对照组两组.地西泮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静脉推注10mg的地西泮,而对照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则不使用地西泮,观察两组产妇宫颈口的扩张速度、羊水的污染情况、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窒息问题等.结果:地西泮组宫口开全的时间明显的比对照组短,而且剖腹产率也是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新出生的孩子发生窒息的概率也比对照组低.至于产后出血的情况,地西泮组与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第一产程中静脉注射地西泮,有利于扩张宫口,降低产妇剖腹产概率以及新生孩子的窒息概率,并且对于产后是否会出血没有影响,静脉推注地西泮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给产妇和新生孩子的安全带来一定的提高.

    作者:韩艳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本药物配送企业遴选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的:解决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在遴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综合了各个省市的配送标准,就配送企业遴选标准、配送商的数量及费用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建议通过完善基本药物配送政策,以现代物流能力为主要标准,制定相对统一的遴选办法;遵循市场规律,限定配送企业数量及配送费率;通过基本药物配送与非基本药物配送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当前基本药物配送企业遴选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吴胜英;韩晓亮;孟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新加入的100名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为实验对象,将所有实习生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并保证两组实习生在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组实习生使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而对照组实习生使用传统的护理实习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经过实习,实验组实习生在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两组实习生学习指标达标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马孝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洗冤集录》的现代法医学意义

    <洗冤集录>在中国法医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世界上的早的法医学著述.<洗冤集录>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医学的正式诞生.它比意大利人费德利著的<论医学的关系>早了350年,先后被译成多国的文字广为流传,为世界法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洗冤集录>是一部具有极高现实意义的古代法医学经典之作.<洗冤集录>对尸体现象、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中毒、现场尸体检查、猝死、自杀、医疗事故、堕胎杀婴、妇科检查等都有研究.总而言之<洗冤集录>的现实法医学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建友;魏孔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后,实施DCS(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对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的56例患者实施DCS治疗并配合全面,合理的护理,观察治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56例患者经全面合理护理,在DCS手术的初始简化阶段与支持治疗阶段,患者的内环境稳态及生命体征都能得到一定的维护,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感染的发生,50例治愈(89.29%),再手术后出现肠瘘,胰瘘各1例,肝脓肿2例,后经治疗出院,死亡2例,死因与手术无关.结论:严重腹部创伤后实施DCS治疗并全面合理护理,效果较好,具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可必特联合糜蛋白酶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93例疗效观察

    目的:可必特(相当于异丙托溴铵0.5mg、硫酸沙丁胺醇3mg)联合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93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即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51例,对照组采用吸氧、解痉平喘,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可必特、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治疗后喘息症状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必特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茂珍;杨园园;贾荣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呼吸机在使用中的不足与对策

    近年呼吸机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的辅助治疗中,呼吸机品种更新、高科技含量增加和使用病种范围扩大,对使用者和维护者的要求相应的提高,导致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只有维护和管理好呼吸机,才能大程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使用律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艳伟;冯正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了解引起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对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意识障碍、滥用抗生素、吸氧、鼻饲、持续导尿、吸痰、输白蛋白、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与医院感染有关;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活动障碍、持续导尿、白细胞计数升高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获得途径以外源为主,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的发生原因,我们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预防应采取综合预防为主与重点预防相结合的措施.

    作者:张绍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