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院病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宋利

关键词:病案管理, 规范化, 标准化
摘要:医院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不断提高医院基础管理水平的需要,并在医院建设和医疗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焉耆县孕产妇死亡漏报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焉耆县孕产妇死亡情况.方法:成立孕产妇死亡漏报调查小组,利用三级保健网,深入到县乡核对有关年报数据资料.结果:活产漏报率2.11%,产妇漏报率2.12%,核实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孕产妇死亡漏报率为0%,15岁至49岁育龄妇女死亡10例,都与妊娠无关.建议:进一步坚强两系管理力度,对全县三家医院进行监测,加强三级网络管理,做好层层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李惠萍;陈继业;张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碘盐对防治碘缺乏病的影响与效果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4期)、MEDLINE(1966~2011.12)、OvidMedline(1966~2011.12)、Embase数据库(1986~2011.12)、CBM光盘版(1978~2011.12)、CNKI(1980~2011.12)以及VIP(1989~2011.12),并且追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842例研究对象,儿童组碘盐和空白食盐的甲肿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OR=1.19,95%CI(0.74,1.92),成人组碘盐和其他形式的补碘措施比较,碘盐组甲肿率、甲状腺体积均低于其他形式的补碘组.结论碘盐能显著改善成人的碘营养状况,副作用还需大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胡幼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有关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目的:探讨有关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护理方法,指导日后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共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正确体位摆放、功能训练、出院指导等护理.结果:对于3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均正常进行康复护理,其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后的第三天发生脱位现象,但经过主治医生的及时治疗,治愈,总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出院后随访5~50个月,发现患者的髋关节的恢复情况都比较好,没有出现关节脱落的现象.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患者及时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郜辉;郭泳斌;朱元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4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讨论:中药、针灸结合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有效率,改善临床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兆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静脉推注地西泮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静脉推注地西泮对于缩短第一产程,减缓阵痛以及促进宫口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份经过阴道生产的100例产妇分成地西泮组和对照组两组.地西泮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静脉推注10mg的地西泮,而对照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则不使用地西泮,观察两组产妇宫颈口的扩张速度、羊水的污染情况、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窒息问题等.结果:地西泮组宫口开全的时间明显的比对照组短,而且剖腹产率也是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新出生的孩子发生窒息的概率也比对照组低.至于产后出血的情况,地西泮组与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第一产程中静脉注射地西泮,有利于扩张宫口,降低产妇剖腹产概率以及新生孩子的窒息概率,并且对于产后是否会出血没有影响,静脉推注地西泮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给产妇和新生孩子的安全带来一定的提高.

    作者:韩艳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在VIP病房的实施

    在VIP病房住院的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往往需求更高水准的医疗护理服务.在VIP病房工作的护士不仅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现代医学操作,同时需要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在VIP病房的实施能使护理工作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安全优质.能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治疗及生活质量.

    作者:钟俊;王润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痛经的辩病与辨证

    痛经是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痛经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在于邪气内伏与经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痛经在祖国医学里通常分为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结五种.在现代医学里与下列几种疾病息息相关.原发性痛经,炎症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排卵期卵泡破裂.

    作者:杨敬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现状及建议

    目的 总结了临床使用抗菌素不合理的现状,提出了合理使用抗菌素建议,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了作者观察到的临床使用抗菌素不合理的现状,根据作者的认识提出合理使用建议.结果:抗菌素临床使用现状表明,由于滥用抗菌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产生了对健康不利的后果.从选药品种、对症用药、给药疗程、给药方式、联合用药、滥用原因等方面总结了抗菌素使用不合理的现状.从正确选择药物品种、明确用药适应症、严格控制药物用量、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认真设计联合用方案、建立抗菌素管理制度方面提出抗菌素合理使用建议.结论对科学使用抗菌素,减少抗菌素的滥用,保证抗菌素疗效,有参考价值.

    作者:邓文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分层管理在临床营养专科护理小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分层管理在临床营养专科护理小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临床营养专科护理小组中建立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架构,专科护理组长、副组长分别由1名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担任.按小组分工设立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根据小组成员职责设立教育训练组、质量控制组、专题研究组及宣传服务组.设小组长2名,核心组员10名,通讯秘书1名;制定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指标;形成专科护理组长、小组长及组员的三层管理模式.将分层前(2010年)及分层后(2011年)的护士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对专科护理小组工作的满意度、专科操作随机抽考成绩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后患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专科护理小组工作满意度、专科操作随机抽考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管理模式更加合理的运用了护理人力资源、为不同护理单元的需求营养支持患者提供同质、安全高效的护理,从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有效提升专科护理服务品牌形象.

    作者:马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频电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0例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3月入住我院的30例临床确诊前庭大腺囊肿患者,采用予高频电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1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高频电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肿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50例呼吸衰竭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50例呼吸衰竭的NIPPV治疗.方法:50例呼衰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吸氧、抗感染、抗心衰、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治疗,同时行NIPPV治疗.结果:50例患者经NIPPV治疗,有效(显效+好转)4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结论:只要出现呼吸衰竭,而不存在NIPPV禁忌的情况,吸氧2h血气无明显改善,就进行NIPPV,及时纠正呼吸衰竭,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唐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患者脑动脉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行脑动脉造影后的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脑动脉造影术的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PGE1组,n=54)和基础治疗组(CON组,n=50).CON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及水化等治疗.PGE1组脑动脉造影术开始前3天开始给予前列地尔10μg入壶,每日一次,共1周.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4天测定血清肌酐.比较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共发生CIN9例(8.7%),其中基础治疗组6例(12%),治疗组3例(5.6%),两组CIN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有效地预防行脑动脉造影的糖尿病患者CIN的发生.

    作者:贾伟;杨正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85例产后出血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86例,对产妇用传统方法进行止血,如实施按摩子宫,垫热盐袋,输注止血试剂和促宫收缩的试剂实施止血,而缝合组99例,在使用传统方法止血效果不良的情况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术,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后治疗效果.结果:缝合组和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缝合组远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效果来看,对照组在结扎止血无效的情况下,对子宫进行了全切除,治疗的效果相比对照组(97.67%)低于缝合组(1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可以治疗传统止血方式不良的剖宫产后大出血产妇,同时,与传统止血方式比较,有止血效果好,且操作简便等优势.

    作者:杨春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议金银花的临床应用

    金银花又名双花,茶叶花,为忍冬科缠绕灌木忍冬的花蕾.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轻宣疏散,止痢之功效.现代药理分析证明,其茎含有皂素羁鞣酸,其花含有纤维糖1%.具有消炎清热解毒、收敛利尿等作用.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现浅述如下.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进展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类复杂骨折,治疗方法呈多样化,但目前仍未形成一固定的,能够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治疗模式.为此笔者综合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做一综述,为选择佳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覃开兵;周树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食道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食道中段.手术是治疗早中期食道癌的首选.由于食道癌手术时间长,吻合口多,术后并发症较多,对生理功能影响很大因此,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我院2009~2010年对68例食道癌患者行根治术,通过术后科学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食道癌患者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促进其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菁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咽炎患者的日常护理问题研究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咽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依据患者病程长短及病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类.本文以慢性咽炎为例,首先对慢性咽炎的病因、病理等进行介绍,随后叙述了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慢性咽炎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帮助缓解其痛苦.

    作者:罗丹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医辨证分为热哮及寒哮,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先锋霉素Ⅳ,氨茶碱,地塞米松口服治疗,10d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副反应及下次发作的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副作用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道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护士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及对策

    基层医院护士的教育过多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忽略人文素质教育,为发展和谐教育,探究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实现护士全面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能力.

    作者:王菊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内子宫切除术护理探析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可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必将导致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变化,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全部为女性患者,她们本身生理及心理均存在一些变化,而手术创伤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更为突出.而手术室护理在整个手术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进而产生了很多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和新内容,出现多种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 是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刘改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