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B超在中老年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探讨

齐昀

关键词:动态B超, 急性胰腺炎, 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究动态 B 超诊断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动态 B 超组和常规 B 超组,各25例,比较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变化及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结果动态组共检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18例,敏感性为94.74%,检出坏死型急性胰腺炎5例,敏感性为80%.常规组共检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11例,敏感性为73.33%,检出坏死型急性胰腺炎7例,敏感性为70%,两组患者对两组类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 B 超诊断老年急性胰腺炎准确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目的:针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术后患者可以快速的康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产生的影响较小,不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焱;钟彦培;布占红;朱虹;祝建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动态B超在中老年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动态 B 超诊断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动态 B 超组和常规 B 超组,各25例,比较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变化及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结果动态组共检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18例,敏感性为94.74%,检出坏死型急性胰腺炎5例,敏感性为80%.常规组共检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11例,敏感性为73.33%,检出坏死型急性胰腺炎7例,敏感性为70%,两组患者对两组类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 B 超诊断老年急性胰腺炎准确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齐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imMan 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在急救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急救课程中使用 SimMan 模拟人的综合实验设置进行技能教学和考核,提高学生临床急救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我校同届两个班级的护理本科生分为观察组(60人)和对照组(60人),观察组在原有急救课程中应用挪威诺度 SimMan 模拟人进行 CPR 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验教学,对照组则仍接受急救课程的传统教学,在挪威诺度 SimMan 模拟人上只进行 CPR 操作,并未有综合实验设置练习。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对 Sim-Man 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教学评价条目反馈中显示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83%,其余均在90%以上。结论采用挪威诺度 SimMan 模拟人功能,利用科技改良实验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抢救技能及综合能力。

    作者:黄米娜;李丹;李淑云;吴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后外侧入路治疗外踝及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手术方式对外踝及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1例外踝及后踝骨折患者,由后外侧入路作为主要暴露途径,以T型钢板固定术式进行治疗。随访AOFAS (美国足踝外科学会)问卷调查评分对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1例患者AOFAS问卷调查评分为75~97分,平均(90.5±8.2)分,其中,优14例,良33例,一般4例。术后未见内固定脱落、未见明显愈合不良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后外侧入路对外踝及后踝骨折进行治疗和复位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运璇;吴峰;朱永展;沈国栋;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骨科术后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60例,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找出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出发生率。结果脑血管病因素占34%,肿瘤因子占11.67%,创伤严重占34%,患肢静脉输液占8.33%,患肢制动占13.33%。结论骨科术后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中脑血管病因素及创伤严重所占比例高,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在患肢进行静脉输液这一原因也不可忽视,同时患肢制动也要引起骨科护士的注意,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发生率是主要目的。

    作者:张金荣;王东辉;王秀丽;刘雪丽;孙亚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吐纳法配合辨证施膳对胸腰椎骨折便秘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吐纳法配合辨证施膳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保守治疗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吐纳法配合辨证施膳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受伤后腹胀发生率及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吐纳法配合辨证施膳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吐纳法配合辨证施膳护理,减少了患者腹胀发生情况,缩短排便时间,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关露娟;林梅;吕燕碧;肖彬娥;李凤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电动取皮联合应用术尔泰在取皮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动取皮联合应用术尔泰与滚轴取皮刀取皮联合应用凡士林纱布对取皮创面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对40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行取皮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电动取皮联合应用术尔泰与滚轴取皮刀取皮联合应用凡士林纱布的方法处理取皮创面,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取皮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渗出数、创面渗出率。结果电动取皮联合应用术尔泰组在取皮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渗出数、创面渗出率上均优于滚轴取皮刀取皮联合应用凡士林纱布组(P<0.05)。结论在移植自体皮片修复三度烧伤创面时,电动取皮联合应用术尔泰较传统的滚轴取皮刀取皮联合应用凡士林纱布能够缩短取皮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渗出数,降低渗出率。

    作者:张彤;郎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N-乙基乙酰胺的简易合成

    目的:N-乙基乙酰胺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采用 Al2 O3和 SiO2组合物作催化剂,以乙酸乙酯、乙胺为原料合成N -乙基乙酰胺。方法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佳工艺条件为 Al2 O3和 SiO2组合物(87∶13)催化下40℃水浴反应24h ,室温静置48 h。结果产品收率达61.62%,产品纯度99.2%(HPLC 归一化法),产物结构经1 HNMR 表征。结论改进后的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实验室简易合成。

    作者:张诗缇;罗振;陈或敏;柳雪琦;蔡锐;蔡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节段 ALIF 内固定选择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比较双节段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不同后路内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建立 L1~5运动节段正常有限元模型,根据正常模型分别建立 L3~4与 L4~5双节段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两个模型。对各模型分别施以265N 轴向压缩载荷与10 Nm 前屈、后伸、侧弯与扭转力矩,计算 L2~3运动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压与椎间运动范围。结果正常模型 L2~3运动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弯与扭转运动状态下,椎间盘髓核内压与椎间运动范围均小;同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模型相比,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髓核内压在前屈、后伸、侧弯与扭转运动状态下分别增加14.8%、15.2%、8%与8.7%,而椎间运动范围分别增加9.8%、7.3%、9.3%与8.3%。结论双节段腰椎前路椎间融合辅以椎弓根螺钉固定比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更易导致邻近节段退变。

    作者:唐树杰;刘红杰;唐勇;张玉佩;周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考体检服务流程的优化与效果观察

    目的:根据高考体检的实际情况,优化体检流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效率,提升受检者满意度。方法以“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为核心理念,对健康体检工作流程进行改进。采用单纯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3及2014年龙岗区高考各10个班的体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资料的 t 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对 PDCA 实施前后平均体检耗时的 t检验(t=2.468, P<0.05)以及体检报告平均出具时间的 t 检验(t=4.510, P<0.05),可以认为优化体检流程可有效缩短体检所需时间和体检报告出具时间。通过对 PDCA 实施前后晕针、身体不适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χ2检验(χ2=6.993, P<0.05)以及体检报告合格率的χ2检验(χ2=16.699, P<0.05),可以认为优化体检流程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体格报告合格率。 PDCA 实施前后体检学生满意率分别为83.26%和96.64%,模糊评价总评分分别为 J =0.8127和0.9779, PDCA 实施后体检学生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应用 PDCA 循环的四个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体检学生满意度,对高考体检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均起到了科学有效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瑞媚;冯丽娜;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 VCAM-1、 FGF2检测与糖尿病足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检测对糖尿病足的诊治意义。方法将我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足(DF)患者参照 Wagner 分级方法随机分为 WagnerⅢ级 A 组(37例)、 WagnerⅣ级 B 组(42例)与 WagnerⅤ级 C 组(41例)。对照3组患者治疗前后 VCAM-1、 FGF2、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 VCAM-1、 FGF2、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 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VCAM-1、 FGF2、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VCAM-1、 FGF2水平与 Wagner 分级呈正相关(r =0.621,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 VCAM-1、 FGF2水平直接影响 DF 患者血糖水平及创面愈合,治疗期间对其检测有助于评估本病预后。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颈癌 MRI 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MRI 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MRI 常规、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并进行分期诊断,研究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 术前分期总准确度为88.16%;ⅠB 及ⅡA 期 MRI 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有极佳的一致性;ⅡB 为中度一致;Ⅲ、ⅣA 期符合率为100%。结论MRI 较好显示宫颈癌的浸润程度及范围,并进行较准确分期。

    作者:齐景红;郭振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细胞聚核糖性死亡

    目的:观察小鼠慢性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细胞聚核糖性死亡的细胞学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光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肝病的肝脏进行了观察。结果实验性酒精损伤的动物发生了肝功能受损,肝脏出现了大小不等坏死灶。肝细胞呈现出坏死表现。细胞肿胀,细胞内大量空泡形成,核萎缩变形。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的结果说明在肝细胞损伤过程中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过度激活。结论小鼠慢性酒精性肝病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细胞聚核糖性死亡(PARP-1介导的细胞死亡)参与了这种肝细胞损伤。

    作者:丁星;何薇;徐海涛;郑天域;康艳平;邵姝媛;包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相互影响

    肿瘤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是肿瘤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区域特殊的微环境除了改变巨噬细胞表型及功能外,还与巨噬细胞的募集密切相关,而一旦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被募集后,会进一步参与肿瘤细胞生长、血管形成、侵袭正常组织及远处转移等。因此,我们将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作者:孙静;杨江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 IgA 肾病进展

    IgA 肾病是临床常见的肾小球肾炎,以系膜或毛细血管袢 IgA1沉积为主,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各异,病情逐渐进展,糖皮质激素、 ACEI/ARB 及免疫抑制剂是目前治疗 IgAN 的一线药物。本文就免疫抑制剂治疗 IgAN 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刁兵(综述);张道友(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前皮肤预处理对腹部手术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皮肤清洁干预措施对手术消毒部位效果的干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进行腹部手术患者120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 A 组36例常规术区皮肤消毒、 B 组41例生理盐水预处理、 C 组43例75%酒精进行预处理。3组患者术区皮肤消毒均采用碘伏消毒液3遍消毒,分别对3组患者入室后、术区皮肤消毒前、术前、手术开始后30、60、120 min 不同时间点进行手术野皮肤无菌采样并送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计算每平方厘米细菌菌落数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采样结果发现入室后、术区皮肤消毒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前、手术开始后30、60、120 min 比较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野皮肤75%酒精预处理可以有效杀灭术区皮肤细菌和及污物,但是碘伏常规皮肤消毒可以达到杀灭细菌目的,因此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预处理无必要性。

    作者:房桂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并探讨有效的孕妇营养干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孕妇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80例缺铁性患者不采取任何营养干预,观察组缺铁性患者采取相关的营养干预,主要有膳食调查监测和健康教育处方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分别于第10周、第20周和第30周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铁摄入量、细胞血溶比和血清铁蛋白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年龄,孕周、 BMI 以及血液学指标等进行比较, 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采取营养干预之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取营养干预效果尤为显著,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辅助下 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 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术式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术后1年、2年、3年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2年、3年,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 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二者远期疗效相似。

    作者:魏纯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单侧上肢手术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30 min 和术中2 h 的 MBP、 SpO2及 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2 h 的 MBP、 SpO2及 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好、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志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音乐舒适护理对初产妇的干预作用

    目的:围绕初产妇孕产期间焦虑对产程的影响,探讨音乐舒适护理对初产妇的干预作用及评价。方法根据临床实际,结合参阅的文献,征询专家意见后形成音乐舒适护理的干预方案,对我院产科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320例进行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5例、观察组165例,两组均实施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音乐舒适护理干预,对照两组焦虑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及剖宫产率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产妇焦虑水平、产程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指数、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改善疼痛症状、缩短产程时间平稳血流动力学,减少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华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