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尤华彦;郑杰;李坚
目的 耳廓毛母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方法 通过1例耳廓毛母质瘤伴慢性肉芽肿炎病例,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等. 结果 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 无复发. 结论 耳廓毛母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病理组织切片是准确的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彬;吴昌竹;张志明;乔健;赵臻;马秀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CCP抗体) 及3种血清型类风湿因子 ( RF) IgM-RF、 IgG-RF、 IgA-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 RA)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对60例RA患者及55例非RA患者的血清进行抗CCP抗体、 IgM-RF、 IgG-RF、 IgA-RF检测, 并结合其RF、 免疫球蛋白、 补体、 CRP、 ESR、 血常规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RA组患者抗CCP抗体及3种血清型RF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单项检测抗CCP抗体、 IgM-RF、 IgG-RF、 IgA-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 3%、 83. 3%、70%、 65%和94. 9%、 76. 4%、 81. 8%、 78. 2%; 联合检测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 IgM-RF+IgG-RF为53. 5%、81. 8%; IgM-RF+IgA-RF为46. 7%、 87. 3%; 抗 CCP抗体+IgM-RF 为56. 7%、 96. 4%; IgM-RF+IgG-RF+IgA-RF 为43. 3%、 90. 9%; IgM-RF+IgG-RF+抗 CCP 抗体为38. 3%、 96. 4%; IgM-RF+IgG-RF+IgA-RF+抗 CCP 抗体为20%、100%; 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ESR、 RF滴度值和晨僵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结论 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优于IgM-RF、 IgG-RF、 IgA-RF; 抗CCP抗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RA的病情判断和活动性的监测;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
作者:韩日成;张家明;冼观秀;李艳;黄妙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硫化氢对哇巴因诱发触发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SD大鼠, 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系统. 应用1μmol/L哇巴因灌流心脏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分别观察50, 100, 200 μmol/L硫氢化钠 ( H2 S的供体) 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全程记录心电图的变化. 按照Na+-K+-ATP酶、 Ca2+-Mg2+-ATP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心肌细胞Na+-K+-ATP酶、 Ca2+-Mg2+-ATP酶活性. 结果 哇巴因可诱发出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 硫氢化钠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哇巴因诱发的期前收缩, 降低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 ( P<0. 05 ) , 哇巴因抑制Na+-K+-ATP酶、 Ca2+-Mg2+-ATP酶活性, 硫氢化钠增加其活性. 结论 硫化氢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a+-K+-ATP酶、 Ca2+-Mg2+-ATP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刘慧霞;李琳;陈宝琅;闫长虹;王旭;孔晓霞;吕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 88% (5/8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60岁, 手术时间≥160 min, 引流时间≥2 d, 长期应用激素, 合并糖尿病, 具有髋关节手术史, 血清清蛋白<35 g/L 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明显增高 ( P<0. 05), 而不同性别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P>0. 0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长期应用激素、 合并糖尿病与髋关节手术史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OR=6. 541、 6. 312、 6. 401,均P<0. 05).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多种临床因素具有明显相关性, 根据多种危险因素采用积极预防与早期临床干预措施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李宗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子痫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过确诊的72例子痫前期的患者, 随机均分为两组, 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6例, 仅给予对照组患者硫酸镁注射液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给予硫酸镁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一起进行治疗, 观察并比较用药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情况、 全身水肿情况、 尿液中蛋白的水平以及对自觉症状的治疗效果评价, 并且对在治疗过程患者产生的不良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 72例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两组患者在治疗10 d后的蛋白尿水平、 全身水肿情况以及对自觉症状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而且观察组达到显著有效的患者有19例, 有效的患者16例, 无效的仅为1例, 总有效率达到了97. 2%. 而对照组达到显著有效的患者为14例, 稍微有效的患者为15例, 无效的患者有7例, 总有效率为81%, 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利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子痫前期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明显优于单一使用硫酸镁治疗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卢银欢;梁伟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跟骨骨质增生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8例, 对照组给予25 mg泼尼松龙和1 mL 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痛点注射, 观察组给予40 mg曲安奈德和1 mL 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痛点注射, 治疗4 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AOFAS踝-后足评分. 随访1 年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 6%) 高于对照组 (81. 8%),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两组患者治疗后AOFAS踝-后足疼痛、 功能、 总分均高于治疗前,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且观察组治疗后AOFAS踝-后足疼痛、 功能、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 随访1 年, 观察组复发率为5. 4%, 对照组为7. 3%, 两组患者复发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结论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可缓解跟骨骨质增生症患者的疼痛, 复发率较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程亮;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应用在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资料选取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的对象, 对所选患进行放化疗前后的CT扫面, 之后对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相关的灌注参数分析. 结果 治疗后, 有效组灌注值、 强化幅度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低于治疗前 (P<0. 05); 但无效组治疗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 P>0. 05 ); 且有效组BV、 BF、 PS低于无效组 ( P<0. 05 ); 有效组 MTT高于无效组 ( P<0. 05). 结论 肺肿瘤CT灌注能够有效反应患者血流供应、 肿瘤周边的高灌注区和肿瘤的生物行为,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苑麟;刘红艳;陈建初;曾庆千;赖碧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脱氧葡萄糖 (2-deoxyglucose, 2-DG) 诱导的内质网应激 (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 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组)、 脑缺血/再灌注组 ( I/R组)、 2-DG诱导的ERS预处理组. 采用TUNEL法检测CA1区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在海马CA1区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I/R组比较, ERS预处理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 凋亡细胞数目亦明显减少 (P<0. 05); Bcl-2蛋白表达细胞数明显增加 (P<0. 01), Bax蛋白表达的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1).结论 ERS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Bcl-2和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闵鹤鸣;贾玉洁;程雪;包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 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 为研究组; 另52例, 采用双层螺旋CT检查, 为对照组, 分析64层螺旋CT检查病灶特征, 比较两组不同肝癌类型诊断正确率及病灶显示率. 结果 研究组阳性诊断率96. 15%, 结节型、 巨块结节型、 弥漫型诊断准确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动脉期、 静脉期病灶显示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 05 ). 结论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戴谦;刘兆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枸杞多糖 ( LBP) 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 血脂的影响. 方法 取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各50只, 对照组采用常规饲料喂养, 模型组通过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45只大鼠造模成功,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LBP干预, 其中, 未干预组11只 (未用LBP干预), 低剂量组11只 (100 mg/kg), 中剂量组12只 (200 mg/kg), 高剂量组11只 (400 mg/kg). 未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LBP干预4 w后, 检测大鼠血清中空腹胰岛素 (FINS)、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血糖 (FB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C) 水平. 结果 (1) 与未干预组相比, 对照组及高、中、 低剂量组大鼠的FBG和HbA1c水平明显下降 (P<0. 05), FINS水平显著升高 (P<0. 05), 血糖水平与LBP剂量存在相关性; (2) 与未干预组相比, 对照组及高、 中、 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 (P<0. 05), HDL-C水平显著升高 (P<0. 05), 血脂水平与LBP剂量呈现相关性. 结论 LBP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存在量效关系,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112例维吾尔族单纯2型糖尿病和109例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程、 DBP、 TC、 TG、 LDL-C、HbA1c、 HCy、 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P<0. 0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 TG、 TC、 DBP、 HCy、尿微量白蛋白、 吸烟史是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OR值>1 ). 结论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 TG、 TC、 DBP、 HCy、 尿微量白蛋白、 吸烟史与并发冠心病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高静;王晨菲;王敏哲;苟静;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 低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8例, 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9例. A组接受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 B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 对比两组患者血透前和血透1个月后的血肌酐、 尿素氮、 甲状旁腺素、 血钙、 血磷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血透前后的血肌酐、 尿素氮水平及其差值的对比, 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均P>0. 05 ); B组血透后的甲状旁腺素水平为 (159. 74±114. 83) μg/L, 差值为 (319. 36±20. 08) μg/L, 显著低于A组 (P<0. 05); B组血液透析后的血钙水平为 (2. 32±0. 20) mmol/L, 血磷水平差值为 (0. 26±0. 07) mmol/L, 显著高于A组, 而血磷水平为 (2. 19±0. 59) mmol/L, 血钙水平差值为 (-0. 13±0. 03) mmol/L, 显著低于A组 (均P<0. 05). 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通过降低血磷有效的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状态, 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
作者:姜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OAST标准对其进行病因学分型, 并与101例老年缺血性卒中进行比较, 分析其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特点. 结果 青年组TOAST分型的结果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 LAA) 43. 6%、 小动脉闭塞型 ( SAO) 20. 2%、 不明病因型 ( SUE) 17. 0%、其他明确病因型 ( SOE) 12. 8%及心源性栓塞型 ( CE) 6. 4%, 与对照组相比, LAA、 SOE有显著差异性; 青年组危险因素的前3位依次为高血压48. 9%, 长期吸烟40. 4%, 血脂异常35. 1%; 比较两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的危险因素, 吸烟在青年组中所占的比例 (58. 5%) 更高. 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为主; 长期吸烟在青年LAA型缺血性卒中更为明显.
作者:王丽娜;孙迎雪;滕继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口腔鳞状细胞癌 (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约占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比例更高, 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除了吸烟和饮酒等明显潜在刺激因素外, 某些病毒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关系密切, 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本文就近些年与口腔癌发生相关密切的一些病毒做一综述.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内科89例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3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传统多次法根管充填,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疼痛消失时间、 治疗时间、 治疗后用药时间、 就诊次数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8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 9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在疼痛消失时间和治疗后用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但观察组就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完成治疗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多次法根管充填治疗相当, 两种方法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 且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疗程短,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易志明;于江源;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住院的140例处于中风恢复期的患者, 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70例.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手法按摩的基本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则除进行手法按摩的基本康复治疗外, 还根据患者的性格、 心理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的焦虑评分为41. 85±3. 73, 抑郁发生率为24. 29%, 对照组的焦虑自评分为45. 14±6. 87, 抑郁发生率为54. 29%,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法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处于中风期患者来说, 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降低抑郁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群梅;黄益军;黄彤;陈汝文;李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将PDCA循环 (戴明环) 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 成绩考核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满意度及考核成绩总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结论 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 运用PDCA循环法开展教学,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欢;赵俐杰;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冠状动脉走行心肌中被心肌纤维包绕, 这段心肌纤维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 以往认为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良性解剖变异, 近年研究发现, 心肌桥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 进而引起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 本文就心肌桥与心肌缺血的有关问题予以概述.
作者:穆林;刘仁光;高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米氮平联合不同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20例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 (n=60) 和对照组 (n=60). 对照组给予氨磺必利 (50 mg/d) +米氮平 (15 mg/d), 研究组给予氨磺必利 (100 mg/d) +米氮平 (15 mg/d). 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HAMD-17) 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 0% ( 15/50 )、 12. 0% ( 6/50 ) ,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5). 结论 100 mg/d氨磺必利联合15 mg/d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效果优于50 mg/d氨磺必利联合15 mg/d米氮平, 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作者:温全球;郑朝盾;黄淑仪;程榕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 ( BNP) 和肌红蛋白 ( MYO)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设为观察组, 另将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4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BNP和MYO水平, 其中BN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MY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BNP和MYO分别为 (698. 4±207. 9) pg/mL和 (133. 6±42. 1) ng/m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 血清BNP和MYO呈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心功能为Ⅳ级患者血清BNP和MYO显著高于心功能为Ⅱ级和Ⅲ级患者, 而心功能为Ⅲ级患者血清BNP和MYO显著高于心功能为Ⅱ级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 05).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BNP和MYO显著升高, 且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其可能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 病情评估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健;尤华彦;郑杰;李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