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光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元变性疾病.它以不可逆的进行性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主要的病理特征包括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老年斑(senile plaques)由类淀粉前体蛋白(APP)断裂后产生的多肽Aβ组成,而神经原纤维缠结(NTFs)是由异常细胞骨架组成的神经元内结构,由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所致[1].
作者:李亚男;金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30%~50%[1],而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肿瘤经过缓慢的无血管生长期后,进入血管形成期,使瘤体得到营养而生长,因而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和侵袭的前提.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尤为重要.胶质瘤是一种富含血管的恶性肿瘤[2] ,血管的生成有利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作者:魏晓妍;高志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脐血IgE水平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测定134例脐血中IgE的含量.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电话或门诊随访,共5次(目前已完成前4次).详细记录婴儿发生湿疹、反复哮喘和荨麻疹等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等情况.结果 随访134例,随访率100%,有42例正常,有92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脐血IgE水平大于0.35 KU/L的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为84例(68.7%),其中发生婴儿湿疹63例(47.0%),荨麻疹25例(18.7%),反复喘息12例(9.0%);脐血IgE水平小于0.35 KU/L的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为8例(6.0%),发生婴儿湿疹3例(2.2%),荨麻疹4例(3.0%),反复喘息4例(3.0%).结论 结果提示脐血IgE水平升高的婴儿易患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疹和荨麻疹.脐血IgE水平升高结合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较高.
作者:孙盈建;魏庆宇;朱哓明;曹发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对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外孕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65例为住院病人,2例在门诊吸宫.年龄18~36岁.59例在术前测定HCG,56例阳性,3例阴性.主要症状是停经,腹痛和少量流血.停经时间40~80 d.
作者:亚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副鼻窦冠状位CT研究钩突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8例(256侧)经CT检查的病人资料,选择冠状位CT片观测以下内容: 钩突头端的附着部位,测量钩突高度、角度及筛漏斗宽度.将钩突不同附着类型的钩突高度和角度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并分析钩突常见解剖变异分布情况及其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结果 钩突头端的附着部位有4种类型:钩突分叉型 (41.01%);中鼻甲型(26.17%);纸样板型(17.96%);颅底型(14.38%).这4种类型的发病率在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有显著差异.钩突高度、钩突角度和筛漏斗宽度及钩突形态变异在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钩突形态变异与慢性前组鼻窦炎关系密切.
作者:刘宏伟;谷京城;崔颖;类延华;曲成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人工肛门灌肠是将灌肠液经人工肛门灌入肠道.是肠梗阻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肠道手术前必要的肠道准备工作.在普外科虽然并不常见,但却是普外科护士为头痛的灌肠方式.因为人工肛门无肛门括约肌,所以灌入的液体无法在肠道内保留.另外,一般人工肛门均是位于腹部,不便于放置大便器.因此,灌入后流出的液体连同粪便就会污染患者的身体及床单元,有时也会污染操作者.
作者:宋静;王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3种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C组).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皮质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麻醉诱导后B、C组皮质醇降低,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组手术60 min 至术后3 d,皮质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组无明显变化;3组E、NE均于手术结束前、术后1 d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或P<0.01);3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变化,IL-6、IL-8在手术60 min、手术结束前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而A、B组持续时间长至术后3 d,C组于术后1 d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不能完全阻断手术创伤性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小,利于保持各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术后镇痛.
作者:戴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家兔体外冲击波致伤模型,探讨不同冲击电压和冲击次数对肾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家兔30只,不同体外冲击波(14 KV·1 000次、 14 KV·2 000次、14 KV·3 000次、12 KV·2 000次和10 KV·2 000次)致伤,测定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IgG水平,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体外冲击波致伤后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的水平升高,而IgG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随冲击次数增加和冲击电压增高,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的水平升高;病理观察示肾脏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结论 体外冲击波能量升高可加重肾脏损伤,建议在不影响碎石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冲击电压和减少冲击次数.
作者:冯艳红;姜华茂;郭敏;张春阳;邵佑之;李晨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从昆明种小鼠的早期胚胎中获取并培养胚胎干细胞.方法 收集小鼠3.5 d的囊胚培养,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形成的ES细胞样集落,72 h后分离隆起生长的内细胞团并继续培养,观察集落的生长状态,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鉴定.结果 ES细胞有其典型的形态学特征:集落呈鸟巢状,边缘清楚,表面平滑,结构致密,隆起生长,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楚;单个细胞体积小、核大;对ES 细胞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在AKP底物作用下,未分化的ES 细胞显微镜下为棕褐色,分化的不着色.结论 昆明种小鼠囊胚在小鼠胚胎饲养层细胞上可以发育为胚胎干细胞.
作者:高巍;刘福强;梅晰凡;刘畅;任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骶髂关节是骶骨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构成的微动滑膜关节,引起骶髂关节病变的疾病较多,较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普通X线平片对其早期关节破坏敏感性较低.本文采用多排CT对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对CT征象的分析,进一步了解骶髂关节常见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陈伟志;张祥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睾丸固定术对隐睾大鼠生殖细胞发育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22日龄 SD 雄性大鼠复制左侧隐睾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隐睾组和隐睾固定术组,每组10 只.建立左侧隐睾模型,隐睾固定术组于建立左侧隐睾模型后14 d行隐睾下降固定术.以生物素-dUTP/ 酶标亲和素测定法检测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数目,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NOS 基因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隐睾组和隐睾固定术组隐睾侧睾丸发生生精细胞凋亡的数目显著增加(P<0.01).与隐睾组相比,睾丸固定术后生殖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隐睾组睾丸退化的生精细胞胞浆中eNOS 基因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隐睾大鼠生殖细胞凋亡增多,睾丸固定术可降低生精细胞的凋亡水平.eNOS表达与生精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娜;张雨;王艳洁;汪威廉;张春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2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微波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把2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治疗及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采用微波治疗.结果 微波治疗较单纯的常规治疗大大提高了疗效.结论 微波治疗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任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诱导分化作用中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终浓度为10-7、5×10-7、10-6、5×10-6、10-5 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作用SW579细胞株,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全反式维甲酸能使细胞趋向良性分化,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使细胞滞留在S期.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有剂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在低浓度时(10-7、5×10-7、10-6 mol/L)可能对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李男;肖建英;张秀梅;王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D44V6、HIF-1α、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SP法)测定粘附分子 (CD44V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 、HIF-1α和VEGF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7%、61.19%和74.63%;CD44V6 、HIF-1α、VEGF蛋白表达与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且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这3种蛋白的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CD44V6 、HIF-1α和VEGF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张秀亮;朱志图;哈敏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丹东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感染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2007年5月由我所对1 423例城镇无业、下岗女工和农村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科检查,结果统一录入生殖健康档案.结果 1 423例检查对象中,患病人数673例,总患病率47.29%;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BV)、盆腔炎、非特异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分析表明:生殖道感染与不良卫生习惯、大量应用抗生素、激素水平下降、阴道灌洗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改变观念和态度、改变不良个人卫生行为是预防RTI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杜振华;吴俊梅;金晓霜;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膀胱痉挛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比例达45%~86.8%[1].为预防感染及血块阻塞尿管,一般常规应用大量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我们研究了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膀胱痉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人类血管瘤的发病率较高.婴幼儿血管瘤发病率可高达10%,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的60%.由于血管瘤的生长直接影响面部的美观及口腔颌面部的功能,故及时采取恰当方法治疗成为必要.而判定增殖期血管瘤增殖期大小,也就是判定血管瘤是否还将快速生长成为众多治疗方法选择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组织学,对血管瘤中血管密度的研究,从一个方面探讨了血管密度的大小对血管瘤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娜;邓文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黄对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实验性创伤性脑水肿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治疗组.每组分4个时间点:1、3、5、7 d,每个时间点各8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复制Feeney自由落体大鼠脑外伤模型.其中,治疗组大鼠造模后给予大黄500 mg/(kg·d)灌胃.各组大鼠分别在1、3、5、7 d处死,分别测量脑含水量;观察各组脑组织的超微结构以及应用western blot测量各组大鼠AQP4的表达.结果 脑外伤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通过电镜观察提示,大黄组毛细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减轻,线粒体等细胞器完整.另外,模型组创伤后第1 dAQP4的表达略升高,而到第3 d达低,从第5 d起AQP4的表达逐渐升高,第7 dAQP4的表达仍高于假手术组.在颅脑创伤早期以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的第1、3 d时,大黄组AQP4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对脑水肿起保护作用,在第5、7 d细胞毒性脑水肿出现后大黄可明显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结论 大黄可减轻创伤性脑水肿;它可能是调节脑外伤后创伤脑组织周围的AQP-4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段英杰;刘兴波;莫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